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作者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化教材建设以及等方面对石油炼制工程精品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石油炼制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质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教育质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我校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在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指导下,着力打造,2008年被茂名学院评为精品课程,几年来,作者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了《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网络教学模式建设、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等。在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引下,课程组教师致力于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广开教学渠道,努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学成效显著。近几年,共成功申请校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2项;已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实践证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与基础课不同,专业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和适应石油炼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提高计划,并分步骤进行实施,做到定期检查实施的情况。例如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学习。近几年来先后派出4人次到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进修学习,效果较好;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及短期研讨班,使教师们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开拓眼界,丰富专业知识。此外,我们还聘请重点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的著名专家、教授到教研室指导等。对青年教师则在“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的指导下进行“师德”与“师能”的培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石油炼制工程课程组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目前,承担石油炼制工程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有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有1人获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获专业首席教授,1人获课程首席教授1名,1人获“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人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获学生 “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多人次获得市及校级先进个人。
3 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随着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也应随之不断加以更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将工程实际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引入本课程教学中外,还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带进课程,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科研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炼油技术发展较快,出现讲授的内容较多,学时少的矛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上采取“教师精讲,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讲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常减压蒸馏和催化裂化。该内容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该方法突出了重点,难点由老师精讲分析。一般性的内容由老师课后布置作业答疑(包括网络在线答疑),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4 采用先进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课程组全体成员一直致力于这两方面的改革。每位教师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快课程建设信息化、网络化。建立了石油炼制工程网站以及信息实验室。学生可在课程网站上自学、复习、预约实验以及在网上进行师生互动、讨论热点问题等。近年来,主讲教师100%使用多媒体授课,我们还自已到炼油企业拍摄工艺流程、设备,制作生产装置录像片等,使学生立体性地、多渠道多角度地学习,学生学习的有趣味,理解的更深刻,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适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意愿,一个合适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模拟法、案例法、双语教学法、启发法和归纳对比法。
4.1 模拟教学法
石油炼制工程是一门专业课,对于一些新的炼油工艺技术,让学生查资料,写成小论文,制作成PPT,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模拟老师上台演示,使学生体会做“渔翁”的快乐。并为学生们的表现打分,作为平时的主要成绩。学生反映说:“动手可以使课本的知识活起来!”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寻找信息、组织材料、分析归纳、找出答案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演讲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的能力。
4.2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论与实验的联系可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教师的科研案例更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及早地投入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来。
4.3 双语教学法
关于双语教学,多种意见纷呈,本着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我们组织小班上课,尝试采取双语教学。而对于一般学生采用中文授课,在教案、讲稿及PPT中的专业名词采用中英文对照。通过双语教学提高了师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
4.4 启发式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及应用。
4.5 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石油炼制工程的内容多,学时少的实际情况,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在讨论课前,首先安排题目,由学生查资料作准备,课堂上以学生发言为主,最后由老师小结。这种讨论式教学方法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4.6 情感教学法
感情是启发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鲜明和有说服力的重要因素。用乐观的声调,蓬勃的朝气,创造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并注意用眼睛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并观察学生学习的表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5 构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立体化教材"是指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是从不同视角,利用不同媒体为授课者提供教学资源,为不同学习者提供最佳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能。包括教科书、教具、补充读物、影片、视听媒体、说明书等。立体化教材即是知识的载体,又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编写了《石油炼制工艺学》作为教科书,该教科书2008年获茂名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如CAI课件,电子教案,电子图书、网络课程、工艺装置电视短片、资料库、习题库和试题库等,并通过课程网站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6 优化实践教学的模式
石油炼制工程课实践部分包括实验、实习及仿真实习三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科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具有完善的石油产品分析实验室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石油产品分析、油品实沸点蒸馏等实验项目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高校开设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开出率为100%。该实验室属于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茂分公司为依托,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实习和科研基地。并且还具有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实习。借助计算机工段仿真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对炼油过程中的工段进行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训练。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模拟真实的生产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石油化工过程系统的操作原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石油化工装置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复杂生产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做得真正掌握石油化工过程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技能,也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更具个性化,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优化了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摆脱了灌输法的束缚,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生产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效果显著。在华南地区首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一个金奖、四个铜奖、三个优秀奖的好成绩。
7 结束语
近几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专业受到了石化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在2008年学校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有不少企业关注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是否学过石油炼制工程这门课,已成为衡量学生是否能进入该企业的一门课程,另外在2006年专业调研中,毕业生觉得石油炼制工程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教研室将一如既往地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努力将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朱向军,抓精品课程建设,推教育教学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建设教育,2006,(9):28-32.
[2]孙锦茹,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J].高等理科教育,2006,66(2):41-43.
[3]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
[4]顾浩,为精品课程全力打造一流立体化教材[J].福建电脑,2007,(2):185-186.
[5]程丽华,谢颖,吴世逵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99(1):52-55.
[关键词]石油炼制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质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教育质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我校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在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指导下,着力打造,2008年被茂名学院评为精品课程,几年来,作者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了《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网络教学模式建设、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等。在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引下,课程组教师致力于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广开教学渠道,努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学成效显著。近几年,共成功申请校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2项;已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实践证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与基础课不同,专业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和适应石油炼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提高计划,并分步骤进行实施,做到定期检查实施的情况。例如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学习。近几年来先后派出4人次到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进修学习,效果较好;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及短期研讨班,使教师们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开拓眼界,丰富专业知识。此外,我们还聘请重点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的著名专家、教授到教研室指导等。对青年教师则在“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的指导下进行“师德”与“师能”的培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石油炼制工程课程组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目前,承担石油炼制工程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有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有1人获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获专业首席教授,1人获课程首席教授1名,1人获“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人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获学生 “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多人次获得市及校级先进个人。
3 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随着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也应随之不断加以更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将工程实际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引入本课程教学中外,还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带进课程,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科研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炼油技术发展较快,出现讲授的内容较多,学时少的矛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上采取“教师精讲,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讲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常减压蒸馏和催化裂化。该内容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该方法突出了重点,难点由老师精讲分析。一般性的内容由老师课后布置作业答疑(包括网络在线答疑),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4 采用先进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课程组全体成员一直致力于这两方面的改革。每位教师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快课程建设信息化、网络化。建立了石油炼制工程网站以及信息实验室。学生可在课程网站上自学、复习、预约实验以及在网上进行师生互动、讨论热点问题等。近年来,主讲教师100%使用多媒体授课,我们还自已到炼油企业拍摄工艺流程、设备,制作生产装置录像片等,使学生立体性地、多渠道多角度地学习,学生学习的有趣味,理解的更深刻,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适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意愿,一个合适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模拟法、案例法、双语教学法、启发法和归纳对比法。
4.1 模拟教学法
石油炼制工程是一门专业课,对于一些新的炼油工艺技术,让学生查资料,写成小论文,制作成PPT,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模拟老师上台演示,使学生体会做“渔翁”的快乐。并为学生们的表现打分,作为平时的主要成绩。学生反映说:“动手可以使课本的知识活起来!”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寻找信息、组织材料、分析归纳、找出答案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演讲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的能力。
4.2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论与实验的联系可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教师的科研案例更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及早地投入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来。
4.3 双语教学法
关于双语教学,多种意见纷呈,本着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我们组织小班上课,尝试采取双语教学。而对于一般学生采用中文授课,在教案、讲稿及PPT中的专业名词采用中英文对照。通过双语教学提高了师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
4.4 启发式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及应用。
4.5 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石油炼制工程的内容多,学时少的实际情况,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在讨论课前,首先安排题目,由学生查资料作准备,课堂上以学生发言为主,最后由老师小结。这种讨论式教学方法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4.6 情感教学法
感情是启发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鲜明和有说服力的重要因素。用乐观的声调,蓬勃的朝气,创造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并注意用眼睛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并观察学生学习的表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5 构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立体化教材"是指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是从不同视角,利用不同媒体为授课者提供教学资源,为不同学习者提供最佳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能。包括教科书、教具、补充读物、影片、视听媒体、说明书等。立体化教材即是知识的载体,又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编写了《石油炼制工艺学》作为教科书,该教科书2008年获茂名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如CAI课件,电子教案,电子图书、网络课程、工艺装置电视短片、资料库、习题库和试题库等,并通过课程网站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6 优化实践教学的模式
石油炼制工程课实践部分包括实验、实习及仿真实习三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科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具有完善的石油产品分析实验室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石油产品分析、油品实沸点蒸馏等实验项目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高校开设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开出率为100%。该实验室属于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茂分公司为依托,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实习和科研基地。并且还具有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实习。借助计算机工段仿真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对炼油过程中的工段进行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训练。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模拟真实的生产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石油化工过程系统的操作原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石油化工装置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复杂生产过程动态运行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做得真正掌握石油化工过程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技能,也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更具个性化,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优化了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摆脱了灌输法的束缚,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生产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效果显著。在华南地区首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一个金奖、四个铜奖、三个优秀奖的好成绩。
7 结束语
近几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专业受到了石化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在2008年学校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有不少企业关注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是否学过石油炼制工程这门课,已成为衡量学生是否能进入该企业的一门课程,另外在2006年专业调研中,毕业生觉得石油炼制工程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教研室将一如既往地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努力将石油炼制工程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朱向军,抓精品课程建设,推教育教学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建设教育,2006,(9):28-32.
[2]孙锦茹,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J].高等理科教育,2006,66(2):41-43.
[3]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
[4]顾浩,为精品课程全力打造一流立体化教材[J].福建电脑,2007,(2):185-186.
[5]程丽华,谢颖,吴世逵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99(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