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而我们通常说的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每次读到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关于印度的评价,都不免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要找到答案或许需要从地理、法度与人性去考量印度的文化,但所有这些都浸染在印度的宗教之中。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空气清冽、凉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我踏入的地区已属于印度。入侵者无数次经由这个狭长谷地由北向南,然后长驱直入,从而一次次刷新印度历史。但这里却不是真实的印度,因为这里不能代表印度的文化。真实的印度要从阿姆利则向南开始,空气从温暖趋向炎热,这里的温度混沌了四季,仅以是否有雨水到来而划分为旱季与雨季。忽视这种气候特征,不仅会忽视印度的最大特点,更重要的是将无法解释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的文明更迭。
上古时期的雅利安人,如若不能适应这片温暖的土地,人类就少了一方文明奇迹;蒙古人虽然长于征战,却不能真正适应这片土地的温暖,于是在不舍中退却,最终且恋且退,慌乱中在一片大地留下了莫卧儿王朝的恢弘建筑;英国人虽然逐步推进,希望能够利用印度人来实现殖民统治,但是他们也遇到了难题,一群放弃暴力且一门心思寻求独立的人,任你宰杀,这又该如何是好?于是赶在二战潮汐的退却时,一并将这片土地又还给了当地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种温度一种文明。英国的地理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感慨道:认识印度,从认识这片温暖的土地开始。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许多个世纪以来,它既不像中国那样从内部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印度文明也不像欧洲文明那样对全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印度文明很难追溯到清晰的源头,更多的是受到外部力量的支配,一次次地受到侵扰,一次次地自愈疗伤。
产生于四季分明地区的基督教不能适应这种温暖,产生于沙漠地区的伊斯兰教也无法解释这片土地的种种天相,外来的文明在经历种种努力去尝试改变而失败后,最终仅留下一些文明的碎片,任这片土地如同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遇到北纬15°的滚热,立刻复原到原来的样子。可见,这片温暖的土地不仅给了宗教以萌生的机会,更是浸透到社会文化中滋生,使得整个印度文化秉承一脉且绵绵不绝。
混沌的法度
探寻一种文化,如若能够从法度着手,往往极易把握精要。但是,对于印度文化似乎有着另一种角度,明明法度存在,但又无度可循。如同中国哲学强调无即有,印度的文化也反映了大度至极即为无度。无度,无以度量,不以度来衡量尘世种种。
印度的时间走得很慢。诗人说过去的时光慢到一生只够爱一人,现在印度的时光仍然很慢,慢到一生只够用来开始一场仪式感十足的下午茶……因为盛茶的杯子很小,小到仅能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并用一种优雅的姿态送到唇边,再细细品咂。既然已经放下时光来细细品咂丝滑的奶茶,又怎能少了曼妙的印度音乐呢?于是音乐升腾,盈盈袅袅……一杯茶的时光,一个下午划过。那又如何?甘地不是说过“慢慢来,总会来”吗?今生只是轮回的驿站,何必匆忙!
混沌的时光,混沌的世俗生活,呈现出无度可循的法度,而宗教又为这种无度增添了迷茫与无奈。印度文明的生存秘密在哪里?在不一样的法度,且难以捕捉。印度文化一如哲学所表述的那样,为了保持自己而不去逾越一定的界限;或者说,正是这种一代代不去主动改变,才保全了印度的文明模样。一定事物一定会保持与自己本质相匹配的数量,突破了这一数量界限,则本质已变。印度文明中保持本质的数量又在哪里?是一直以来的人口众多吗?是取之不竭的太阳光辉吗?是林林总总的宗教派别吗?似乎都不是,似乎又都有着关系。
既然从宏大的视角无法找到答案,我们不妨从细微处着手来一探究竟。
牛是印度的神物,但是如果神牛吃了庄稼,又该如何处理呢?往往神牛初来,虽然吃掉了一些庄稼,但是如同天子临幸,自然能够接受,而且还满心成就感;但是如若吃掉了过半的庄稼,则万万不能接受,要么愤而赶走,要么严加防范,但心中一定充满怨恨。既然,这种临幸与受害之间度的把握如此随性,自然盗窃与毁坏就变得不再那么耸人听闻。其中折射出的法度判断与行为选择恰恰印证了宗教的存在感,宗教神秘且混淆世俗法度,世人真实但无奈揣摩法度,宗教对印度法度的影响真是微妙。
轮回的等待
初识印度,你会为街头的交通繁乱搞得无处可遁。街头的车辆时时撞在一起。车夫往往仅仅扭头对视一下,大声嚷嚷几声,即挥手离去,大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此等小事不足挂齿之气魄。面对印度人的淡然处之,我又在思考:混乱与有序之间的限度在哪里?人与人之间不吵不骂的气度又在哪里呢? 大街上除了繁乱的车辆外,还有许多种动物相处其中:牛、狗、猴子等,可谓应有尽有,但是已经如此繁乱的街头,人们仍能对动物保持宽容与善良。人与动物间和谐共处的风度又在哪里呢?
恒河从瓦拉纳西蜿蜒穿过,使得这里成为了印度宗教的圣城。一条河,既可以是沐浴之地,又裹挟着垃圾日夜湍流。面对这样的宗教图腾,是该理解为有度,还是无度?一名信徒,可以早晨信奉佛教,黄昏又改为信奉印度教,这又是何等的气度呢?如果大道至简,大吉岭红茶不过是叶子,戈尔康达钻石不过是石头。这些话听起来多么富有禅意,但再仔细品味:这不正是由宗教孕育出的哲学吗?
向印度人问路,无论知与不知,往往都会热情地指点一番;坐上一辆出租车,报出地名,无论闻与未闻,往往都会乐观地回您一句:No problem!这有什么关系呢?印度人连革命都从容至简,只需要游行一番亮明观点,又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绝食。居然,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信念居然真的带来了印度的独立。
印度的宗教是多元的,雖然全国以印度教为主,却容纳别的宗教共存。佛教兴起于印度的菩提伽耶,传播到全世界,但是在印度很难找到他的辉煌存在感。印度教曾经遭受过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多种宗教的影响,但最终占据了大量印度人的生活。芸芸众生痴迷于宗教且沉浸不拔,而宗教也随着时光悄然改变且趋往轮回。这是不是再次印证了印度的有度与大度呢?
印度何来这样的气度?如果窥视到了印度人心中盛满的轮回期待,这一切都不再难以解释。宗教也是一种教育,只是这种教育,不仅混沌了世俗生活,也混沌了精神生活。
向北之北,喜马拉雅,飞不过去的巅峰。
向南之南,印度洋,不能逾越的海洋。
何必去飞?何必去想?温暖的土地上晒晒太阳。
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总会来。
哦,罗摩,可没有人偷懒,大家正在等待。诸事皆有度,一切皆轮回。
哦,罗摩,请世界保持安静,印度正在等待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