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扎扎实实,语言积累
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默读课文”等。由此可见,教材注重读书训练。因此教师要把读书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根据教材提出的读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练习。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后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指导第三自然段背诵时,用填空法进行背诵,让学生边背边想象: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 )(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 ),( );流连其间,仿佛( )。而指导第四自然段背诵时是抓住“总——分——总”的段式特点进行背诵。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理清顺序,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边读边想画面,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背诵的要求努力落实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由点到面,整体感知
第三学段的课文较长,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而课时又较少,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突出重点,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课后习题就成为了许多新课的切入点。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课后第二题就是和同学讨论:“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紧扣重点词“了不起的父与子”,由此辐射全篇课文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几个方面感受人物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这对父与子的认识。
这样的阅读指导,能启发学生围绕主题,抓住重点潜心会文,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阅读整体性更为凸显,课堂更为简约。
三、品味领悟,内化方法
就阅读教学而言,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就像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第三学段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能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每课课后都有与之配套的习题。教学时,我们可把习题有机地融入其中,引领孩子细细揣摩,领会句子独特的魅力。
如《开国大典》的第三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再从课文中找出能表达人们强烈感情的句子讨论交流。这就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抓住“直奔”一词,“直奔”是什么情形?人们为什么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齐”意思是什么?多少人一齐干什么?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整合运用,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在课后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以对比、夸张和想象,写出了书的神奇:能开阔眼界,领略人生真谛,是人类文明与精神的传递。诗歌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一画书都神奇在哪里,体会作者的写法,然后结合实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正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愿意背诵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课已尽而疑尚存,思考还在继续。此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不再肤浅,在他们内心激起了深入探究的欲望。
五、综合课外,巧设作业
《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人物一组——“走进鲁迅”,借助这组课文,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课的课后第四题也围绕这一内容设计。关于人物描写,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于是我设计综合性较强的练习。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练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车子,一个( ),一个( ),爸爸( )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 )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药,( )绷带。当我问那车夫为什么要光脚在路上跑,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伯父的脸上不再有那种( )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读了这些语句,我感到爸爸和伯父( ),文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得多细致啊,请你也模仿这一段话的寫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道作业将动作、神态描写、语段感悟和写法迁移进行内容上的综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再现了生活的场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教师都来重视“课后练习题”教学,并且能够整合运用,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扎实、有效。因此,如何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重视。
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默读课文”等。由此可见,教材注重读书训练。因此教师要把读书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根据教材提出的读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练习。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后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指导第三自然段背诵时,用填空法进行背诵,让学生边背边想象: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 )(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 ),( );流连其间,仿佛( )。而指导第四自然段背诵时是抓住“总——分——总”的段式特点进行背诵。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理清顺序,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边读边想画面,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背诵的要求努力落实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由点到面,整体感知
第三学段的课文较长,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而课时又较少,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突出重点,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课后习题就成为了许多新课的切入点。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课后第二题就是和同学讨论:“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紧扣重点词“了不起的父与子”,由此辐射全篇课文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几个方面感受人物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这对父与子的认识。
这样的阅读指导,能启发学生围绕主题,抓住重点潜心会文,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阅读整体性更为凸显,课堂更为简约。
三、品味领悟,内化方法
就阅读教学而言,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就像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第三学段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能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每课课后都有与之配套的习题。教学时,我们可把习题有机地融入其中,引领孩子细细揣摩,领会句子独特的魅力。
如《开国大典》的第三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再从课文中找出能表达人们强烈感情的句子讨论交流。这就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抓住“直奔”一词,“直奔”是什么情形?人们为什么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齐”意思是什么?多少人一齐干什么?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整合运用,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在课后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以对比、夸张和想象,写出了书的神奇:能开阔眼界,领略人生真谛,是人类文明与精神的传递。诗歌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一画书都神奇在哪里,体会作者的写法,然后结合实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正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愿意背诵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课已尽而疑尚存,思考还在继续。此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不再肤浅,在他们内心激起了深入探究的欲望。
五、综合课外,巧设作业
《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人物一组——“走进鲁迅”,借助这组课文,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课的课后第四题也围绕这一内容设计。关于人物描写,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于是我设计综合性较强的练习。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练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车子,一个( ),一个( ),爸爸( )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 )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药,( )绷带。当我问那车夫为什么要光脚在路上跑,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伯父的脸上不再有那种( )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读了这些语句,我感到爸爸和伯父( ),文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得多细致啊,请你也模仿这一段话的寫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道作业将动作、神态描写、语段感悟和写法迁移进行内容上的综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再现了生活的场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教师都来重视“课后练习题”教学,并且能够整合运用,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扎实、有效。因此,如何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每位小学语文老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