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的国家战略,生态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说明了推广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以公选课推广生态教育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生态教育;公选课;电影赏析
  一、推广背景
  1.高校学生的基础生态知识储备状况
  20世纪中叶以来,像伦敦烟雾事件样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灾难激发着人们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反思,在70年代催生了全球性的生态意识,与此同时,“环境教育”的概念得以确定并推广实施[1]。我国生态环保教育基本与世界同步,基础教育方面,于1979年在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着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2]。虽然政策层面的支持,但是无论是生态还是环保教育都是极其有限的,贯穿于小学课本的环保知识只有只言片语,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生态环保知识的有地理、生物和政治,但没有系统性和逻辑联系,而高中文理分科以后,理科从生物中能获取很少部分的生态知识,文科生态教育就断层了。总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之前的生态教育体系是不完整不系统的,给学生积累的知识也是零散的。这点可以从云南大学大学生社团唤青社的调查中看出,从问题“进入大学前,是否接受过有关环保的教育”的回答结果分析,89.65%人在大学之前只是接受了零碎的生态教育[3,4],大学生生态知识基础薄弱。
  结合我校面向多省市招生、文理工专业兼有特点,除去因教育体制导致的这种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域生源的教育条件带来的基础差异和环境影响造就的生态意识差异。
  2.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开办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5]。一直以来,生态学仅仅是环境、生物、生态学科的专业课,被认为是专业性很强的理工科学科。90年代以后,国家政策的宣传使得高校逐步重视生态教育,口号喊得很响亮,也有不少学者开始研究怎样建立高校生态教育体系,甚至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将生态教育定位为基础教育、大众化教育[4,6],若干年过去了,但是生态学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大众化生态教育仍没有落实。
  对比同期发展起来的国外生态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高校生态教育远远滞后。俄罗斯高校已将生态教育列为高校基础教育[4,7],美国高校开设生态环保类专业学校达45%以上[8],推算接受生态教育学生数达45%-85%,而中国虽然开设生物环境类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达到150多所[9],但是不到学校总数的10%,所培养的具有生态知识的学生占总数比例更低。
  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生态学只针对环境专业,还是一门专业选修课,此种情况代表了我国大多高校生态教育的情形。我国高校生态教育普遍存在面向学生少,课程地位不突出,内容不够翔实,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培养的人才模式单一,师资力量缺乏,重视程度不够,口号多,落实少等问题[10]。虽然很多学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构建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体系[10,11],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体制和培养方案设置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3.高校生态教育推广的必要性
  2001年颁布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提出了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并第一次提出在全国高校逐步创建“绿色大学”的要求[9]。此后在各种生态环境教育论坛中,呼吁加强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各专业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声音愈来愈高[12]。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1992年我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写进白皮书,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将原来“四化”变“五化”,将“绿色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进行落实。由此可见,国家主体的推广生态教育,构建新的生态教育体系已经箭在弦上。
  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承载着高层次教育的任务,在高校推广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具有直接而显著的推动效果。
  二、推广过程
  1.公共选修课的选择
  虽然许多学者呼吁要学习俄罗斯将生态教育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将其地位提升到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的水平[13],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要实现推广生态教育,使其面向更多非生物、环境专业的学生,最好的平台就是公共选修课了。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虽然由学生自由选择,但其不分专业、大班教学的特点满足了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的要求。高校推广生态教育的形式还有生态环保宣传活动、校园环保氛围等,但相比这些,公选课具有系统性好、时间充足等优点,可以高层次介绍生态环保知识和进行系列专题探讨,效果肯定是一些活动无法比拟的。
  我校恰好尝试新开公选课以满足学生需求,将生态教育融入公选课,既达到了推广生态教育的目的,也满足了校方的要求,并在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获得校方大力支持。
  2.将生态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
  不少学者尝试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贯穿于政治教育中,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所涉及到的生态环保内容实在有限,而且十分零散。但是面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相关课程上,贯穿生态教育的内容,效果就大不一样。以笔者所在的食品工程学院开设的公选课《生活·化学》为例,该课程从食品、环境、日化用品与化学的关系介绍化学相关的知识,但在课程中不同专题的老师均会从环境保护、绿色化工、绿色技术、绿色消费等角度进行生态教育,学生在学习了身边的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绿色消费、环保先行的观念。再以笔者开设的《生态电影赏析》为例,课程设置了一半的理论教学学时,用于介绍各种时下聚焦的生态环保问题,并深入介绍其成因,生态机制、过程和危害,譬如温室效应、酸雨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等等。生态理论教育是生态教育的主要方面,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思考和指导实践,进而提升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   3.注重情感教育和生态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生态教育仅仅停留在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介绍,生态的概念、知识的认知层面,还没有把这一问题提升到生态伦理层面,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素养的培养[14]。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一些生态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但是依然漠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生态环保的意识。
  生态教育同一般文化教育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生态教育不能只考虑或定位于智力、智慧教育,必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为此,应该采取广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如电影、电视、图片展览、情感体验等[15]。
  《生态电影赏析》课程的实践部分,以影片欣赏为契机,在影片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下,深入剖析电影背后的生态背景,揭露电影表达的情感和教育意义,再结合影片展示出来的正确和不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并进行对比,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影片是一种相对轻松,学生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影片带来的精神震撼和心灵共鸣使受教育者印象深刻,例如《后天》《可可西里》这些影片,这种情感教育是学生发于内心的反思。课堂上有不少感性的学生热泪盈眶,说明这种方式确实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理想效果。
  《生态电影赏析》课程通过一系列热门的生态环境问题专题,以影片为窗口,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介绍,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的情感教育,意在引领学生思考人类发展的大问题,逐步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
  结束语
  笔者以《生态电影赏析》这样一门公选课为手段,推广生态教育,从到课率等指标上看,这次实践还是十分成功的,从学校部门对学生的采访看,课程十分受学生欢迎。课程后期还会采用论文的方式,检验学生生态意识的水平。通过本次实践,笔者想说明目前推广生态教育是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在当前体制下,以公选课为平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张万红.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第6期:11-13
  [2]刘静.生态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92-95
  [3]王愉,周鸿.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2年第2期:61-64
  [4]梁仁君,林振山.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第3期:21-23
  [5]段昌群.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12
  [6]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3-14
  [7]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年第2 期:52-55
  [8]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第2 期:61-63
  [9]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03-107
  [10]朱国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J]中国环境巡礼,2006/10:26-29
  [11]张庆彩,吴椒军.论我国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路、原则与对策[J]四川环境,2004年第 4期:91-94
  [12]张园,陈建华.环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生态教育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5 期:34-37
  [13]文传浩,郭涛,常学秀,段昌群.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年第5期:17-19
  [14]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48-250
  [15]周海瑛.关于生态教育和培养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111-113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在21世纪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全面讲究质量的经济.rn
“责权对等”是传统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运行时责权常常分离.当责权分离的事实发生后,对权力负责就成为个人或部门的“私利”负责了.所以,企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常
Robertshw双腔气管导管(简称双腔管)由于质地柔韧、管腔通畅、插管方便,已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没有舌状小瓣,对位正确后可能出现错位,造成再对位困难,甚至不得不退到气管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过硬的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培育卓越的教育品牌.rn
近年来,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用外科手术或胸腔镜下切除过度膨胀的气肿肺,即所谓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已获得良好效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
糖尿病患者易患细菌和真菌感染皮肤病 ,最易长颈痈。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比正常人高 5倍 ,可诱发或加重原发病。对此 ,以往采用呋喃西林纱条或其他抗生素纱条换药治疗 ,其病程长
1999年湖南图书城首开湖南建工集团鲁班奖工程先河后,以后连续6年荣获14项鲁班奖,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工程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rn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位从采油作业队转岗到维修队的 老师傅对原单位的同事说:我们用两个 多小时就安装好了一台抽油机!同事们 都笑他在吹牛:就你们那些老弱病残 的,连个技术人员都没有,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