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有效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着力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十几年的教育、教研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种课堂提问技巧,归纳如下:
一、创设情境,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当营养师,你怎样对下面的菜谱合理搭配?用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学生置身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当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
二、重难点处的引问,用问题来疏通学生的思路
提问要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问在知识的要点上。只有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猜想,学会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纸上找1/2、1/4、1/6,再观察比较得出1/2>1/4>1/6,接着我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一位学生答:我发现数越多那个数就越小。听到这样回答时我追问:你发现哪个数越多,哪个数就越小,为什么?最终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数就越小。这样的及时引问,步步深究,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得到拓展。
三、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提问,由未知转化为已知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街心广场》一课时,在自主探究环节我引导学生:怎么样把不会的小数乘法转化为学过的整数乘法,学生在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得出可以把米转化为分米来计算;接着我又让学生对结果和乘数的小数位数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比较后轻松得出结论: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通过以上的教学提问设计,学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在学生的模糊点处提问,化解学生的困惑
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教师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一课后,要求学生做(12.5+7.2)×5等于多少。有一部分学生出现12.5×5+7.2,也有个别学生出现12.5+7.2×5这说明学生对知识地理解还存在着片面性,有些模糊不清。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适时引问:如果要按照你们原来的计算方法,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乘法分配律小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有效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困惑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贯溪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一、创设情境,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当营养师,你怎样对下面的菜谱合理搭配?用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学生置身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当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
二、重难点处的引问,用问题来疏通学生的思路
提问要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问在知识的要点上。只有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猜想,学会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纸上找1/2、1/4、1/6,再观察比较得出1/2>1/4>1/6,接着我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一位学生答:我发现数越多那个数就越小。听到这样回答时我追问:你发现哪个数越多,哪个数就越小,为什么?最终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数就越小。这样的及时引问,步步深究,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得到拓展。
三、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提问,由未知转化为已知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街心广场》一课时,在自主探究环节我引导学生:怎么样把不会的小数乘法转化为学过的整数乘法,学生在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得出可以把米转化为分米来计算;接着我又让学生对结果和乘数的小数位数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比较后轻松得出结论: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通过以上的教学提问设计,学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在学生的模糊点处提问,化解学生的困惑
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教师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一课后,要求学生做(12.5+7.2)×5等于多少。有一部分学生出现12.5×5+7.2,也有个别学生出现12.5+7.2×5这说明学生对知识地理解还存在着片面性,有些模糊不清。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适时引问:如果要按照你们原来的计算方法,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乘法分配律小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有效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困惑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贯溪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