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止血治疗。比较(1)两组注射前、注射15min、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前及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15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5±16.5min、70.3±16.8ml)、(83.9±21.4min、90.5±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会造成一过性血压升高,但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缩宫素;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可达30%~50%[1]。目前医学界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逐步代替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目前研究指出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有很高比例发生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探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素对止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止血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39.6±7.5)岁,平均剔除子宫肌瘤数量(1.8±0.6);对照组平均年龄(40.1±8.2)岁,平均剔除子宫肌瘤数量(1.7±0.5)。2组人员年龄、剔除子宫肌瘤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完整。(2)患者通过临床症状、体征、B超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3)子宫肌瘤数目<3个。
1.3 排除指标:(1)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妊娠期间子宫肌瘤者,宫颈癌者。(3)黏膜下肌瘤,高血压、冠心病者。
1.4 手术方法
1.4.1 研究组 常规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做操作孔,行人工气腹,确定肌瘤位置,将垂体后叶素6 IU加入0. 9%氯化钠10 ml稀释,刺入肌瘤四周肌层。黏膜下肌瘤直接电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壁间肌瘤,用单极电凝于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切开,然后分离肌瘤,用大抓钳钳住肌瘤并向外牵拉,切断结缔组织,切除肌瘤,1-0号可吸线缝合子宫,并充分冲洗腹腔。
1.4.2 对照组 使用缩宫素20 IU加入氯化钠10 ml,然后注射肌瘤周边肌层,其余步骤同研究组。
1.5 评价方法 比较(1)两组注射前、注射15min、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资)X±s描述,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注射前、注射15min、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前及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15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5±16.5min、70.3±16.8ml)、(83.9±21.4min、90.5±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易出血部位进行预处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是从猪牛羊脑垂体后叶提取的九肽类物质,半衰期为10~20 min,对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其药理学机理为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血管加压素受体,使磷脂醇二磷酸生成三磷酸肌醇,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有学者[1]指出血管加压素受体广泛表达与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因此,使用垂体后叶素后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的双重收缩。而且垂体后叶素注入子宫肌层后,使术中出血减少,造成手术视野清楚,降低了腹腔镜下缝合的难度。
但是我们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垂体后叶素后,会造成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但是时间非常短,在30min后两组研究组血压基本下降至正常范围。垂体后叶素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除了能增强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还会引起冠状血管收缩,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者,禁用垂体后叶素,避免不良反应发生[2,3]。
缩宫素半衰期短,因此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效果有限,因此需要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干预,但是长时间的缩宫素滴注,会引起低血压,而且缩宫素在肌注过程中,万一吸收入血会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会造成一过性血压升高,但是止血效果明显好于缩宫素。
参考文献:
[1] 关锦图,李光仪,李秋萍.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86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8): 756 -758.
[2] 陈日利,关 棱,高婷婷,等.腹腔镜改良式与常规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3): 227 -229.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08-2101
[4]Lee CL, Huang KG, Jain S, et a.l A new portal for gynecologic laparoscopy. J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 2001, 18(1): 147 -150.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缩宫素;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可达30%~50%[1]。目前医学界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逐步代替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目前研究指出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有很高比例发生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探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素对止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止血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39.6±7.5)岁,平均剔除子宫肌瘤数量(1.8±0.6);对照组平均年龄(40.1±8.2)岁,平均剔除子宫肌瘤数量(1.7±0.5)。2组人员年龄、剔除子宫肌瘤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完整。(2)患者通过临床症状、体征、B超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3)子宫肌瘤数目<3个。
1.3 排除指标:(1)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妊娠期间子宫肌瘤者,宫颈癌者。(3)黏膜下肌瘤,高血压、冠心病者。
1.4 手术方法
1.4.1 研究组 常规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做操作孔,行人工气腹,确定肌瘤位置,将垂体后叶素6 IU加入0. 9%氯化钠10 ml稀释,刺入肌瘤四周肌层。黏膜下肌瘤直接电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壁间肌瘤,用单极电凝于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切开,然后分离肌瘤,用大抓钳钳住肌瘤并向外牵拉,切断结缔组织,切除肌瘤,1-0号可吸线缝合子宫,并充分冲洗腹腔。
1.4.2 对照组 使用缩宫素20 IU加入氯化钠10 ml,然后注射肌瘤周边肌层,其余步骤同研究组。
1.5 评价方法 比较(1)两组注射前、注射15min、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资)X±s描述,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注射前、注射15min、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前及注射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注射15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5±16.5min、70.3±16.8ml)、(83.9±21.4min、90.5±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易出血部位进行预处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是从猪牛羊脑垂体后叶提取的九肽类物质,半衰期为10~20 min,对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其药理学机理为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血管加压素受体,使磷脂醇二磷酸生成三磷酸肌醇,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有学者[1]指出血管加压素受体广泛表达与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因此,使用垂体后叶素后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的双重收缩。而且垂体后叶素注入子宫肌层后,使术中出血减少,造成手术视野清楚,降低了腹腔镜下缝合的难度。
但是我们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垂体后叶素后,会造成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但是时间非常短,在30min后两组研究组血压基本下降至正常范围。垂体后叶素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除了能增强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还会引起冠状血管收缩,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者,禁用垂体后叶素,避免不良反应发生[2,3]。
缩宫素半衰期短,因此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效果有限,因此需要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干预,但是长时间的缩宫素滴注,会引起低血压,而且缩宫素在肌注过程中,万一吸收入血会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会造成一过性血压升高,但是止血效果明显好于缩宫素。
参考文献:
[1] 关锦图,李光仪,李秋萍.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86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8): 756 -758.
[2] 陈日利,关 棱,高婷婷,等.腹腔镜改良式与常规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3): 227 -229.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08-2101
[4]Lee CL, Huang KG, Jain S, et a.l A new portal for gynecologic laparoscopy. J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 2001, 18(1): 147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