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居民食品塑化剂暴露风险评估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厦门市居民膳食消费现状及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含量,评估厦门市居民食品塑化剂暴露风险。

方法

于2010年9–10月,在厦门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按行政区划,以居委会为抽样点,抽取6个抽样点,再分别从每个抽样点抽取25户家庭,共150户,以每户家庭中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495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体力活动水平,以及调查对象的谷薯类、豆类、蔬菜类、菌藻类、水果类、乳类、肉类、水产品、蛋类、零食、饮料、烹调油、调味品,共13类33种食品的单位时间进食次数和平均每次食用量,测量其身高和体重,计算调查对象平均每人每日膳食摄入量。在厦门地区超市采集所调查的13类33种食品,每种食品选取超市年度销售量排在前3~5位的不同品牌,对其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2~3个品牌的食品进行采样,每个品牌取同一批次3个完整独立包装样品,共计243份样品。固体样品采集100~500 g,液体样品采集100~500 ml。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含量,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点评估法计算PAEs暴露量、贡献率及风险指数,分析不同种类食品间PAEs的含量差异。

结果

13类食品中,厦门市居民膳食平均摄入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谷薯类(337.16 g/d,18.21%)、蔬菜类(309.12 g/d,16.69%)和水果类(213.20 g/d,11.51%)。不同类别食品间DEP、DBP、DEH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05、50.19、102.10,P值均<0.01),水产品含DEP最多,为0.090(0.000~0.324)mg/kg;烹调油含DBP、DEHP最多,分别为0.700(0.000~2.980)、5.115 (0.000~24.160)mg/kg。厦门市居民食品DEP、DBP、DEHP暴露量(0.19、4.20、18.10 μg·kg–1·d–1)均小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的经口摄入参考剂量(RfD)(800、100、20 μg·kg–1·d–1),风险指数分别为0.02%、4.20%、90.50%。水产品为DEP膳食暴露的首要来源,暴露量和贡献率分别为0.18 μg·kg–1·d–1、94.74%。蔬菜类为DBP和DEHP的主要暴露来源,暴露量和贡献率分别为1.48 μg·kg–1·d–1、35.24%和6.07 μg·kg–1·d–1、33.54%。

结论

厦门市居民膳食整体处于安全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DEHP暴露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0年在湖南省10个市的集贸市场和超市,按照无菌采样原则采集畜肉159份、禽肉152份,动物性水产品381份,共计692份样品,分离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692份动物源性食品中,9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13.4%,禽肉、畜肉和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3.0%(35/152),22.6%(36/159
目的 利用多种来源数据建立中国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的筛选方法.方法 利用2010-2011年国家法定传染病上报系统、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年报系统等提供的数据,选择6个新生儿破伤风相关指标,采用综合加权方法计算每个地级市的高危评分,筛选出最高危的30个地市,并将该结果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监测系统的破伤风发病率排位结果和WHO评分方法的排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我国最高危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聚
艾滋病(AIDS)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是AIDS最有效治疗方式.但ART长期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HIV变异导致耐药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对HIV-CD4膜融合过程的分子机制及gp41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gp41基因不同功能区为靶点的HIV融合抑制剂和融合阻断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分析2009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口腔癌和咽喉癌(除鼻咽癌外)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中提取2009年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数据,包括72个登记处,覆盖登记人口85 470 522名,其中城市57 489 009名,农村27 981 513名.计算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率、死亡率、累积率(0 ~ 74岁)、截缩率(35 ~64岁)等.采用1982年中国标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00–2009年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状况。方法2000–2009年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来源于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区,并经浙江省癌症中心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及变化趋势。根据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计算中国人口结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简称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并根据Segi′s世界人口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构成标化发病率、死亡率(简称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