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早在1998年就被联合国命名为次于电视、报纸、广播的“第四媒体”。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图为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挑战;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
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得教育部门也越来越正视网络的力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德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德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的精神。这是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依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达3.38亿人;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学生群体(见图1、2);占到总数的28.8%,近9734万人规模(图3)。而据图2显示,在9734万学生网民中有相当部分是大学生或即将成为大学生的高中生。此为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众基础。
图1 网民的年龄结构
此外,随着网络的日趋流行与普及,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道德失范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缺乏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如铜须门事件、陈易救母事件、海艺门事件等就伴随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达到既能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又能主动远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目的。这是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依据。
图2 网民的学历结构
图3 网民的职业结构
二、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传播者分析
网络文化是开放的,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甚至是“侵略”。据悉互联网上流通信息使用语言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和法语18%,而汉语仅为0.5%。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型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人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高度自由而又缺乏有力监控的网络运行机制,也给迷信、邪教组织进行宣传创造了条件。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骨在世界范围就有上千个网址网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
2.传播媒介分析
由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构建的强大网络体系,使得全球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村落”。然而,网络也有其“双刃面”,网络促成“地球村”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的机会,潜移默化中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人际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渐疏远。这与人的社会性事背道而驰的。格林特就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作为群体生活的历史。此外,由于人与人的交往以符号与符号互动,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排出“他人在场”的压力,可以任意行事不受约束,致使学生迷恋于网络,痴情于自身角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的穿梭与幻变,扮演着“两面人”。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际交往的阻碍,更有甚者会引发当事人的人格裂变。当前,基于web2.0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些暴力、色情类的角色扮演游戏造成大学生走向歧途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
3.传播内容分析
网络还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不良信息内容。这些极易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灰色污染、黑色污染和黄色污染。据有关专家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与暴力、色情有关,互联网上共有黄色网点90多万个,这些网站的存在极可能诱导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发生扭曲。
4.传播受众分析
通过虚拟网络社会提供的空间,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可以成就理想的自我。而这一切的获得无需受到任何真实身份和现实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致使学生迷恋其中,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甚至会出现像马加爵那样因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惨痛事件。
5.传播效果分析
学生时代是人际关系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存在的网络不仅没有社会关系的约束,而且也是道德和法律的真空地带。由此网络世界是一张缺乏真实与安全的网,此举无疑会加剧网民之间的多疑、恐惧与防范心理,长此以往则可能导致部分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乃至诱发心理疾病。如果侵染于网络上的非法信息,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乃至理想信念上更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的建议
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虚拟性虽然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正是基于网络的这些特性,借助网络也可能促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的灵活、方便与丰富。为此,要扬长避短,促使网络思政教育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控制分析(传播主体)
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一切关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志之士都要顺应网络社会的改变,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把关人。
“把关人”一词由传播学的先驱勒温于1947年提出,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通渠道存在着许多关口,在采集、写作、编辑每一个流程都中存在着把关人。把关人站在关口检查送来的各种信息,决定是否放行,以何种方式放行。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引导就要“把关人”灵活运用“议程设置论”,“议程设定论”认为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却可以通过素材的选用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由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唱响主旋律,主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反击负面舆论。为此,要提高教师、特别是思政队伍的网络应用能力,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之成为集思想性、教育性、技术性的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力军。
2.内容分析(传播内容)
内容是高校思政工作取得实效的生命线。确保德育教育信息的可接受性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确保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广大教育者要扬网络之长,克服网络之短。保证网络德育内容的快捷性、贴近性、互动性。“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媒介内容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内容和讯息。这就要求传播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服务中赢得广大学生受众的信任与支持,以服务促教育。因此,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可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在校园网中设置一些权威性的思政教育站点的镜象,提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网站、名校名师的信息链接、优秀人物、典型事件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方法、策略;在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网学习的条件,给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传播媒介分析
网络媒介不仅没有时空限制,储量惊人,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指网站综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追求多种媒体的统一。为此,高校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积极开发德育工作主题网站,发挥网络应有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如今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处的网页上加挂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内容大多只是一些文字或图片的超链接,且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继续精耕细作的必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中国大学生在线”和曾获得西安地区高校思政类网站桂冠的西北大学学生工作处红帆网则是可资借鉴的对象。
4.受众分析(传播对象分析)
保证对象的参与性也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保证网络德育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其自觉抵御风险的能力,通晓网络系统的本质,了解信息制作和传递的全过程,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质,能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建立网络信息的批判反应意识。
5.效果分析
效果来源于内容,也来源于方法。内容已再上面分析,在此以方法为例。传播学中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德育教育方法对德育教育效果的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将传播技巧中的“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两面传播”以及信息的对比度、刺激度、重复率、结构安排等加以改进运用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德育教育方法的技巧性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文明网就在传播方法上就做到了单一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单向教育与双向交流的结合、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显形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结语
本文阐释了当前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工具分析了当前网络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为网络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法规[OL].http://www.isc.org.cn.2007-12-28.
[2](德)埃里希,弗罗姆,刘林海.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报告[OL].http://tech.qq.com/zt/2010/cnnic25,2010-11-15.
作者简介:游富廷,男,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挑战;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
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得教育部门也越来越正视网络的力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德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德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的精神。这是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依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达3.38亿人;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学生群体(见图1、2);占到总数的28.8%,近9734万人规模(图3)。而据图2显示,在9734万学生网民中有相当部分是大学生或即将成为大学生的高中生。此为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众基础。
图1 网民的年龄结构
此外,随着网络的日趋流行与普及,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道德失范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缺乏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如铜须门事件、陈易救母事件、海艺门事件等就伴随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达到既能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又能主动远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目的。这是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依据。
图2 网民的学历结构
图3 网民的职业结构
二、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传播者分析
网络文化是开放的,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甚至是“侵略”。据悉互联网上流通信息使用语言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和法语18%,而汉语仅为0.5%。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型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人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高度自由而又缺乏有力监控的网络运行机制,也给迷信、邪教组织进行宣传创造了条件。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骨在世界范围就有上千个网址网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
2.传播媒介分析
由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构建的强大网络体系,使得全球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村落”。然而,网络也有其“双刃面”,网络促成“地球村”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的机会,潜移默化中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人际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渐疏远。这与人的社会性事背道而驰的。格林特就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作为群体生活的历史。此外,由于人与人的交往以符号与符号互动,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排出“他人在场”的压力,可以任意行事不受约束,致使学生迷恋于网络,痴情于自身角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的穿梭与幻变,扮演着“两面人”。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际交往的阻碍,更有甚者会引发当事人的人格裂变。当前,基于web2.0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些暴力、色情类的角色扮演游戏造成大学生走向歧途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
3.传播内容分析
网络还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不良信息内容。这些极易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灰色污染、黑色污染和黄色污染。据有关专家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与暴力、色情有关,互联网上共有黄色网点90多万个,这些网站的存在极可能诱导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发生扭曲。
4.传播受众分析
通过虚拟网络社会提供的空间,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可以成就理想的自我。而这一切的获得无需受到任何真实身份和现实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致使学生迷恋其中,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甚至会出现像马加爵那样因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惨痛事件。
5.传播效果分析
学生时代是人际关系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存在的网络不仅没有社会关系的约束,而且也是道德和法律的真空地带。由此网络世界是一张缺乏真实与安全的网,此举无疑会加剧网民之间的多疑、恐惧与防范心理,长此以往则可能导致部分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乃至诱发心理疾病。如果侵染于网络上的非法信息,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乃至理想信念上更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的建议
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虚拟性虽然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正是基于网络的这些特性,借助网络也可能促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的灵活、方便与丰富。为此,要扬长避短,促使网络思政教育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控制分析(传播主体)
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一切关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志之士都要顺应网络社会的改变,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把关人。
“把关人”一词由传播学的先驱勒温于1947年提出,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通渠道存在着许多关口,在采集、写作、编辑每一个流程都中存在着把关人。把关人站在关口检查送来的各种信息,决定是否放行,以何种方式放行。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引导就要“把关人”灵活运用“议程设置论”,“议程设定论”认为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却可以通过素材的选用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由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唱响主旋律,主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反击负面舆论。为此,要提高教师、特别是思政队伍的网络应用能力,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之成为集思想性、教育性、技术性的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力军。
2.内容分析(传播内容)
内容是高校思政工作取得实效的生命线。确保德育教育信息的可接受性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确保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广大教育者要扬网络之长,克服网络之短。保证网络德育内容的快捷性、贴近性、互动性。“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媒介内容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内容和讯息。这就要求传播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服务中赢得广大学生受众的信任与支持,以服务促教育。因此,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可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在校园网中设置一些权威性的思政教育站点的镜象,提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网站、名校名师的信息链接、优秀人物、典型事件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方法、策略;在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网学习的条件,给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传播媒介分析
网络媒介不仅没有时空限制,储量惊人,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指网站综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追求多种媒体的统一。为此,高校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积极开发德育工作主题网站,发挥网络应有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如今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处的网页上加挂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内容大多只是一些文字或图片的超链接,且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继续精耕细作的必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中国大学生在线”和曾获得西安地区高校思政类网站桂冠的西北大学学生工作处红帆网则是可资借鉴的对象。
4.受众分析(传播对象分析)
保证对象的参与性也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保证网络德育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其自觉抵御风险的能力,通晓网络系统的本质,了解信息制作和传递的全过程,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质,能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建立网络信息的批判反应意识。
5.效果分析
效果来源于内容,也来源于方法。内容已再上面分析,在此以方法为例。传播学中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德育教育方法对德育教育效果的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将传播技巧中的“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两面传播”以及信息的对比度、刺激度、重复率、结构安排等加以改进运用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德育教育方法的技巧性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文明网就在传播方法上就做到了单一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单向教育与双向交流的结合、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显形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结语
本文阐释了当前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工具分析了当前网络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为网络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法规[OL].http://www.isc.org.cn.2007-12-28.
[2](德)埃里希,弗罗姆,刘林海.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报告[OL].http://tech.qq.com/zt/2010/cnnic25,2010-11-15.
作者简介:游富廷,男,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