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靠俾路支沙漠,常年的风沙以及烈日的炙烤,这就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被当地人称之为“风之门”的地方;也是在这里,我国派出了常驻非洲以外地区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伍,为当地民众以及中资企业员工提供了踏实可靠的医疗保障。
第一批援外医疗队
2017年2月,为了优化“一带一路”人道服务供给,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丝路博爱基金,在巴已资助开展了“中巴急救走廊”项目,主要内容是沿中巴经济走廊布设由急救站点、急救人员、急救车辆、信息系统等组成的“应急单元”。5月7日,首个“应急单元”——“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落成,该急救中心包括急救设备、急救车辆等 。
由于巴方暂不具备接管运营瓜达尔港急救中心的条件,经中巴两国红会协商,决定由中方分批派遣医疗队到该急救中心开展急救医疗服务,为日后整体移交巴方奠定基础。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的两年服务周期期满后,该急救中心将移交至巴基斯坦红新月会自主运营。
第一批奔赴瓜达尔港的12名医疗队队员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也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支常驻非洲以外国家的援外医疗队。
华山医院在援外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时,就派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医疗队。参与到外援医疗任务中的华山医院外宣负责人唐弘表示,在此次医疗队中,华山医院有6名成员,其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国外救援。例如,参加过菲律宾台风救援的朱炎逢;尼泊尔地震救援的刘华晔;在巴基斯坦参加国际联合会培训的急症科医生徐思远。这次任务不仅仅是以往紧急救援的概念,而是更偏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因为当地没有大型的医院支撑,大部分疾病又是因环境与水源所引发的疾病,我们首要任务是确保能够开展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
与此前历次救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任务是去建立一家小型医院,从准备的物资清单来看,一旦设备全部调试完毕,这家医院可能成为当地能级最高的医疗机构。
瓜达尔港有一些医院,这些医院设备也不错。但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等因素,这些医院留不住医生。在当地设立医疗点会助推港区发展。一些企业看到那里有医院,会觉得自己有了(医疗)保障,会进一步地投入建设。
选址基于安全考虑
2017年9月22日,医疗队乘坐的飞机降落在瓜达尔机场,大片大片的荒漠出现在视野中,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卷着沙土扑面而来。东印度公司曾用“崎岖而老旧”来形容这里,西方媒体则评价说,“当地人的生活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等待医疗队的,是常年干燥炎热的气候和一片刚开始建设的“蛮荒之地”。
出于安全问题考虑,急救中心选建在瓜达尔港区内,既方便当地民众就医,也能为中资企业员工提供医疗保障。
“队员们不能随意离开港区,日常活动范围不超过3平方公里。”医疗队队长吴钢,鼓励大家打乒乓球、羽毛球,用从国内带来的种子开辟出了一片菜地。
唐弘表示,具体到“吃穿住”方面的困难都比较容易克服,最主要还是安全问题和队员们精神上的紧张问题。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国内分离势力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平均每个月会有三到四起爆炸在附近发生”。第一批医疗队员要在瓜达尔港生活工作半年,所以安全问题还是比较受重视的。
医疗队的成员在9月29日上午还进行了模拟反恐演习,让队员们了解如果恐怖袭击来临,他们应该做些什么。目前当地此类案件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发生几率。
援外工作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唐弘表示,首先是对当地宗教和民族习惯的尊重。例如我们要安排妇产科女医生,因为当地的习惯是女病人都必须由女医生来问诊和治疗。再者,援外医疗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医生在当地的注册。中方医生都要在巴基斯坦进行注册,中方带去的药品如果要给当地人使用的话也要进行注册,否则就是非法行医。 这是医疗队正在和巴方沟通的内容,在注册完成之前,中国医生只能对当地的病人治疗提出建议。
“你们来了,我们‘敢生病’了”
“前两个月,我们白手起家,每个队员都从专科医生变成了杂家。”医疗队队员朱炎逢笑言。
到达瓜达尔港初期,急救中心的外体建筑刚刚完成。队员们一面在宿舍区临时开辟了一间医疗问诊室,一面自己动手将从中国带来的15吨物资搬运到急救中心,安装调试医疗设备。
医疗队在急救中心和宿舍区的医疗室接诊,实行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并在各处留有服务电话。“医疗队来了之后,我们安稳多了,说实话,是敢生病了。”一名前来就诊的中国工人感慨。
2017年11月18日,第一支国际眼科医疗队来到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地区总医院。领队的张铭志很快发现,这里的医院只有一名负责眼科的医生,以及4位人员从事眼科辅助治疗。也就是说,整个地区从事眼科治疗工作只有5人。
不仅医务人员技术薄弱,医疗环境也比较落后。这次援外光明行,他们还带来了由国家援助的价值几百万元的设备,包括门诊检测、手术显微镜,做白内障的设备和其他耗材。也就是说,国家全方位支持医疗团队在当地开展工作。
为了尽快让医院达到诊疗的标准,专家团队的医生、护士、工程师顾不上休息就“变身”为清洁工、搬运工、技术工,将我国捐赠的200箱器械、药品和物资重新归置;同时,对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培训,最终帮助当地医院达到了基本的诊疗手术要求。
这对于巴基斯坦以及吉尔吉特地区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我们后来和当地的翻译聊天才了解到,巴基斯坦官方非常重视此次活动。由于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的特殊位置,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团队进驻巴基斯坦进行眼科的援助。”张铭志说。
投入援助工作以后,张铭志团队的医生都是一个身兼多职。在吉尔吉特,中国眼科医生首次用表面麻醉完成手术、首次植入了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首次开展了电脑验光、B超检查等,让巴基斯坦的眼科医生们接触到了先进的设备,以及国际领先的眼科手術技术和诊疗水平。
“如果在我们离开之后,从国内带来的设备无法再启用,那就太遗憾了。因此,教会当地医生进行设备的使用非常必要。”张铭志说。由于国产的设备没有相关英文说明,细心的中国医生还亲自手工绘制了相关的图标指示,供当地医生参考。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介绍,“首个急救单元已经在瓜达尔港落地,红十字会还将沿着中巴经济走廊陆续建设若干急救单元,组成应急救护、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带,搭建一条急救走廊”。
截至2018年1月7日,中巴急救走廊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已开建四个多月。医疗队接收中巴病人近700例,为11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免费体检,完成了“光明行”瓜达尔白内障患者筛查救治前期工作。
如今,前线的队员正立足于“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理念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将一系列经过检验的制度、做法、规范保留下来,给巴基斯坦人民的带去来自中国的礼物。
(《新京报》2018.1.22等)
第一批援外医疗队
2017年2月,为了优化“一带一路”人道服务供给,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丝路博爱基金,在巴已资助开展了“中巴急救走廊”项目,主要内容是沿中巴经济走廊布设由急救站点、急救人员、急救车辆、信息系统等组成的“应急单元”。5月7日,首个“应急单元”——“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落成,该急救中心包括急救设备、急救车辆等 。
由于巴方暂不具备接管运营瓜达尔港急救中心的条件,经中巴两国红会协商,决定由中方分批派遣医疗队到该急救中心开展急救医疗服务,为日后整体移交巴方奠定基础。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的两年服务周期期满后,该急救中心将移交至巴基斯坦红新月会自主运营。
第一批奔赴瓜达尔港的12名医疗队队员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也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支常驻非洲以外国家的援外医疗队。
华山医院在援外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时,就派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医疗队。参与到外援医疗任务中的华山医院外宣负责人唐弘表示,在此次医疗队中,华山医院有6名成员,其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国外救援。例如,参加过菲律宾台风救援的朱炎逢;尼泊尔地震救援的刘华晔;在巴基斯坦参加国际联合会培训的急症科医生徐思远。这次任务不仅仅是以往紧急救援的概念,而是更偏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因为当地没有大型的医院支撑,大部分疾病又是因环境与水源所引发的疾病,我们首要任务是确保能够开展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
与此前历次救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任务是去建立一家小型医院,从准备的物资清单来看,一旦设备全部调试完毕,这家医院可能成为当地能级最高的医疗机构。
瓜达尔港有一些医院,这些医院设备也不错。但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等因素,这些医院留不住医生。在当地设立医疗点会助推港区发展。一些企业看到那里有医院,会觉得自己有了(医疗)保障,会进一步地投入建设。
选址基于安全考虑
2017年9月22日,医疗队乘坐的飞机降落在瓜达尔机场,大片大片的荒漠出现在视野中,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卷着沙土扑面而来。东印度公司曾用“崎岖而老旧”来形容这里,西方媒体则评价说,“当地人的生活仍然停留在中世纪”。等待医疗队的,是常年干燥炎热的气候和一片刚开始建设的“蛮荒之地”。
出于安全问题考虑,急救中心选建在瓜达尔港区内,既方便当地民众就医,也能为中资企业员工提供医疗保障。
“队员们不能随意离开港区,日常活动范围不超过3平方公里。”医疗队队长吴钢,鼓励大家打乒乓球、羽毛球,用从国内带来的种子开辟出了一片菜地。
唐弘表示,具体到“吃穿住”方面的困难都比较容易克服,最主要还是安全问题和队员们精神上的紧张问题。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国内分离势力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平均每个月会有三到四起爆炸在附近发生”。第一批医疗队员要在瓜达尔港生活工作半年,所以安全问题还是比较受重视的。
医疗队的成员在9月29日上午还进行了模拟反恐演习,让队员们了解如果恐怖袭击来临,他们应该做些什么。目前当地此类案件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发生几率。
援外工作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唐弘表示,首先是对当地宗教和民族习惯的尊重。例如我们要安排妇产科女医生,因为当地的习惯是女病人都必须由女医生来问诊和治疗。再者,援外医疗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医生在当地的注册。中方医生都要在巴基斯坦进行注册,中方带去的药品如果要给当地人使用的话也要进行注册,否则就是非法行医。 这是医疗队正在和巴方沟通的内容,在注册完成之前,中国医生只能对当地的病人治疗提出建议。
“你们来了,我们‘敢生病’了”
“前两个月,我们白手起家,每个队员都从专科医生变成了杂家。”医疗队队员朱炎逢笑言。
到达瓜达尔港初期,急救中心的外体建筑刚刚完成。队员们一面在宿舍区临时开辟了一间医疗问诊室,一面自己动手将从中国带来的15吨物资搬运到急救中心,安装调试医疗设备。
医疗队在急救中心和宿舍区的医疗室接诊,实行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并在各处留有服务电话。“医疗队来了之后,我们安稳多了,说实话,是敢生病了。”一名前来就诊的中国工人感慨。
2017年11月18日,第一支国际眼科医疗队来到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地区总医院。领队的张铭志很快发现,这里的医院只有一名负责眼科的医生,以及4位人员从事眼科辅助治疗。也就是说,整个地区从事眼科治疗工作只有5人。
不仅医务人员技术薄弱,医疗环境也比较落后。这次援外光明行,他们还带来了由国家援助的价值几百万元的设备,包括门诊检测、手术显微镜,做白内障的设备和其他耗材。也就是说,国家全方位支持医疗团队在当地开展工作。
为了尽快让医院达到诊疗的标准,专家团队的医生、护士、工程师顾不上休息就“变身”为清洁工、搬运工、技术工,将我国捐赠的200箱器械、药品和物资重新归置;同时,对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培训,最终帮助当地医院达到了基本的诊疗手术要求。
这对于巴基斯坦以及吉尔吉特地区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我们后来和当地的翻译聊天才了解到,巴基斯坦官方非常重视此次活动。由于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的特殊位置,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团队进驻巴基斯坦进行眼科的援助。”张铭志说。
投入援助工作以后,张铭志团队的医生都是一个身兼多职。在吉尔吉特,中国眼科医生首次用表面麻醉完成手术、首次植入了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首次开展了电脑验光、B超检查等,让巴基斯坦的眼科医生们接触到了先进的设备,以及国际领先的眼科手術技术和诊疗水平。
“如果在我们离开之后,从国内带来的设备无法再启用,那就太遗憾了。因此,教会当地医生进行设备的使用非常必要。”张铭志说。由于国产的设备没有相关英文说明,细心的中国医生还亲自手工绘制了相关的图标指示,供当地医生参考。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介绍,“首个急救单元已经在瓜达尔港落地,红十字会还将沿着中巴经济走廊陆续建设若干急救单元,组成应急救护、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带,搭建一条急救走廊”。
截至2018年1月7日,中巴急救走廊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已开建四个多月。医疗队接收中巴病人近700例,为11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免费体检,完成了“光明行”瓜达尔白内障患者筛查救治前期工作。
如今,前线的队员正立足于“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理念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将一系列经过检验的制度、做法、规范保留下来,给巴基斯坦人民的带去来自中国的礼物。
(《新京报》2018.1.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