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职老师在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高职学生生源素质低于普高学生生源素质,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教师依然用传统方式从事课堂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出现或者上课分神,或者看小说,或者上课睡觉,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流生现象普遍。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重新思考,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要求学生接受知识,并以接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死板、单调,完全是灌输式的。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基础相对差一些,上课多数学生怕被老师提问,不愿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极差,学生厌学情绪极大,因而教师必须针对高职生的特点进行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这种新型课堂设计要求是: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师生共同交流,分享产生的新思想,学生经过消化吸收,提高能力和信心,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使学生树立积极人生观;通过学习,改善学生自身状况,使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成员,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最终为建立富足、和谐的社会作出贡献。基于这样的目的从事课堂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重视课前准备工作,使学生带着轻松心情进入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重视老师的尊严和课堂秩序,因此,教师总是带着严肃的面孔进入课堂,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觉到非常压抑。非常严肃的课堂氛围会大大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情趣,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开始前就着手准备,营造融洽的气氛,使学生对于与老师产生互动做好良好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早点到班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不要在教室里空等,可以做下列事情:展示未来社会礼仪:与学生握手,以公务性的“早上好”迎接学生,称呼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在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与他们进行目光接触。目的是模拟一种社会商务环境,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尊严所在,让学生感觉新奇,使学生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最后,如遇学生迟到,教师应强调准时:可以通过感谢准时前来上课的学生强调准时的重要性,课程开始后,礼貌地向来晚了的学生指出他们迟到了,坚决杜绝当众训斥学生,并尽力使他们承诺下次上课时不再迟到,从而达到保全迟到学生的面子,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纠正错误。学生进教室时,教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称呼学生的名字表明了老师对他们的个人关注。教师尽快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其目的就是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入课堂,接受新知识。
二、鼓励、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参与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参与不仅是短暂的,更是持久的;积极引导与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来,同时注意课堂环境的安排,提问的方式与等待,包括老师的语言与眼神,老师的站姿与举动都极其重要。教师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机会的同时要学会等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感觉一个学生很难回答,应鼓励他们发挥二到四人群体的智慧,由他们共同协商,并推举一人来回答问题,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回答问题的恐惧感,但要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结论,而要鼓励学生去思考,答案的80%要来自于学生,老师再作总结,这样学生就觉得自己是有参与、有贡献的,下一课就更会积极参与,进而越来越多地参与。总之,怎样通过教学把学生拉进来,这是需要老师认真思考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而不仅是老师的,不是老师一言堂,而是通过和谐和民主使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学会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与想法;在讲课时和学生距离比较近,目光直视学生;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委婉引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一些不发言的学生,可以在观察到他们有表达愿望时主动邀请他们讲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学生面前成为一个有弱点的人,让学生从感觉上解除对老师的敬畏感,进而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也能赶上老师的认识水平,因为老师也有弱点;从小事做起,例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愿意主动帮助老师从事教学辅助活动,老师却指名让别人到黑板上来帮忙,这样容易打击他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临时提出修改意见,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训斥学生干扰教学进度,这样会打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要始终面带笑容和学生交流。
四、课堂上要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多用一些赞扬与鼓励:“你真棒;从你的回答里发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问题提出后,不要随便给答案,那样会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乐趣和成就感;要微笑面对学生,鼓励恰当而合理;鼓励思考与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分享、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这样他们就能够看到,一个问题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成功地予以解决,帮助学生挑战自己,课堂设计是以鼓励学生突破表达的恐惧、承担积极的风险为基础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荣誉属于他们所在的小组,对他们的回答,要求全班给予掌声;将课堂定位由“教师——直接指导”调整为加强“学生——学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会获得更多表达与主动学习的机会。加强合作学习,学生会减少个人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通过鼓励,学生会明白:在课堂上没有后进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只有激发才能释放这种潜能。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好不好,衡量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自觉自愿地去听。要使学生对老师讲的课感兴趣,老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外,自身还要苦练内功。老师在上课前,都要在房间对着镜子试着重复去讲,包括用什么表情学生会更有兴趣,如果讲不通了就坐下来重新思考,如果连自己都讲不通就不能给学生讲,而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明白,不断有兴趣去学?”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教师才能教得更好。讲课的实质就是不断把书面语言简化,不是往深了去讲,而是用一些简单的道理和方法解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不要把这些内容讲得过难以致学生都搞不清楚。如果老师用简单的方法把一个深奥的道理讲出来,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
一、重视课前准备工作,使学生带着轻松心情进入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重视老师的尊严和课堂秩序,因此,教师总是带着严肃的面孔进入课堂,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觉到非常压抑。非常严肃的课堂氛围会大大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情趣,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开始前就着手准备,营造融洽的气氛,使学生对于与老师产生互动做好良好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早点到班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不要在教室里空等,可以做下列事情:展示未来社会礼仪:与学生握手,以公务性的“早上好”迎接学生,称呼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在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与他们进行目光接触。目的是模拟一种社会商务环境,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尊严所在,让学生感觉新奇,使学生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最后,如遇学生迟到,教师应强调准时:可以通过感谢准时前来上课的学生强调准时的重要性,课程开始后,礼貌地向来晚了的学生指出他们迟到了,坚决杜绝当众训斥学生,并尽力使他们承诺下次上课时不再迟到,从而达到保全迟到学生的面子,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纠正错误。学生进教室时,教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称呼学生的名字表明了老师对他们的个人关注。教师尽快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其目的就是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入课堂,接受新知识。
二、鼓励、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参与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参与不仅是短暂的,更是持久的;积极引导与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来,同时注意课堂环境的安排,提问的方式与等待,包括老师的语言与眼神,老师的站姿与举动都极其重要。教师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机会的同时要学会等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感觉一个学生很难回答,应鼓励他们发挥二到四人群体的智慧,由他们共同协商,并推举一人来回答问题,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回答问题的恐惧感,但要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结论,而要鼓励学生去思考,答案的80%要来自于学生,老师再作总结,这样学生就觉得自己是有参与、有贡献的,下一课就更会积极参与,进而越来越多地参与。总之,怎样通过教学把学生拉进来,这是需要老师认真思考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而不仅是老师的,不是老师一言堂,而是通过和谐和民主使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学会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与想法;在讲课时和学生距离比较近,目光直视学生;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委婉引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一些不发言的学生,可以在观察到他们有表达愿望时主动邀请他们讲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学生面前成为一个有弱点的人,让学生从感觉上解除对老师的敬畏感,进而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也能赶上老师的认识水平,因为老师也有弱点;从小事做起,例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愿意主动帮助老师从事教学辅助活动,老师却指名让别人到黑板上来帮忙,这样容易打击他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临时提出修改意见,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训斥学生干扰教学进度,这样会打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要始终面带笑容和学生交流。
四、课堂上要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多用一些赞扬与鼓励:“你真棒;从你的回答里发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问题提出后,不要随便给答案,那样会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乐趣和成就感;要微笑面对学生,鼓励恰当而合理;鼓励思考与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分享、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这样他们就能够看到,一个问题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成功地予以解决,帮助学生挑战自己,课堂设计是以鼓励学生突破表达的恐惧、承担积极的风险为基础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荣誉属于他们所在的小组,对他们的回答,要求全班给予掌声;将课堂定位由“教师——直接指导”调整为加强“学生——学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会获得更多表达与主动学习的机会。加强合作学习,学生会减少个人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通过鼓励,学生会明白:在课堂上没有后进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只有激发才能释放这种潜能。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好不好,衡量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自觉自愿地去听。要使学生对老师讲的课感兴趣,老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外,自身还要苦练内功。老师在上课前,都要在房间对着镜子试着重复去讲,包括用什么表情学生会更有兴趣,如果讲不通了就坐下来重新思考,如果连自己都讲不通就不能给学生讲,而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明白,不断有兴趣去学?”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教师才能教得更好。讲课的实质就是不断把书面语言简化,不是往深了去讲,而是用一些简单的道理和方法解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不要把这些内容讲得过难以致学生都搞不清楚。如果老师用简单的方法把一个深奥的道理讲出来,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