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教学法是为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实施的方法是将整个课程内容全部融入一个企业的业务中,而在本文中,则以会计教学为例,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对会计账务处理形成清晰的直观印象,从而达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校;会计;教育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间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项目的过程中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法。在普通高校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中,相比于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它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1.1 由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
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其以课本为中心内容的局限性,将工作与学习同时进行,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学习者在工作任务的实施中完成学习。该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美融合,使专业学习的内容由理论学习扩展为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习,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的、具体的实践。从而, 更好的锻炼了学习者的操作和实践技能。
1.2 教学过程由“教师”中心模式转变为“学生“中心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身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由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往往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而在项目教学法中,老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中,教师仅仅是引导着者,而非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项典型任务,并鼓励其在完成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完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3 教学组织形式由以课堂为中心改变为以情境为中心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是教学组织形式,传统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往往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以听讲、理解、背诵、书面联系为主。它将学生和课程封闭于教室和校园,学习内容与社会和企业实际实践内容相距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无法对工作资料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而导致教学效率低。而项目教学法则改变了这种封闭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场景由封闭的区域转为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
2 会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主要设置内容
会计专业的项目教学法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人员工作规范》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令的要求进行。主要是指从建账开始,经过登记期初账簿资料、填制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到完成实训报告的会计项目演练。它一般以某一家企业一个月内发生的完整会计资料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主要的教学目的包括期初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账簿的对账,账簿的结账和会计凭证的装订。
以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例,会计项目教学法将建账、日常会计核算、产品成本计算、利润和利润分配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到的所有会计资料融入其中。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核算成本等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步有序练习和操作,达到对学习内容充分掌握的目的。每位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在切身体会中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有一个清晰、系统和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对会计理论和实践操作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数据,通过填列和计算等方式自制原始凭证。
3 会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其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水平,也同时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检验与评估。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3.1 任务阶段
项目教学法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项目内容,并将项目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分步,分成若干独立的子项目;其次,教师应当将自己设计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最终目的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对该项目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再者,教师将项目详细划分,将项目的子项目和各个任务间的关系和逻辑理清,并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各个阶段的任务;最后,教师将该项目实施中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相关计划和准备工作。
3.2 计划阶段
项目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组共同完成实习或者一个人单独完成实习。分组实习有利于财务分工和加强审核,可采用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每张凭证至少有两人经手,一名由记账员或经手人签章,一名由审核人签章,有可能应由财务主管签章,已明确相互的职责。一人单独完成实习的效果较好,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会计实务。
3.3 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动员及发放用品,约需2学时;指导教师讲解并提出具体要求,约需2学时;设置账簿并登记期初余额,约需4学时;填制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约需16学时;登记日进账,约需6学时;进行成本计算,约需6学时;结转本年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约需6学时;登记有关明细账,约需10学时;设置T型账户,编制科目汇总表,约需10学时;登记总分类账并结转,约需8学时;核对账目,约需5学时;编制会计报表,约需6学时;计算主要财务指标,约需2学时;进行分析评价,整理会计档案和总结,约需7学时。合计共需约90学时。
3.4 检查阶段
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之前,应有目的地对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预先提示,以帮助学生完成模拟任务。由于会计模拟教学的综合性、连贯性较强,学生在处理业务时,一步错,步步错,当其遇到困难时,应及时进行指导。对其习作质量的好坏,教师要及时准确地给予评价,以利于获得预期的效果。
3.5 评价总结阶段
項目教学法的效果评价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其评价标准以学生完成规定的项目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从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进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整洁性、规范性、培训纪律、实习态度等六个方面来评价。
作者简介
赵雅丽(1980-),女,陕西省安康市人。硕士学位。现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学。
作者单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校;会计;教育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间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项目的过程中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法。在普通高校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中,相比于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它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1.1 由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
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其以课本为中心内容的局限性,将工作与学习同时进行,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学习者在工作任务的实施中完成学习。该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美融合,使专业学习的内容由理论学习扩展为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习,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的、具体的实践。从而, 更好的锻炼了学习者的操作和实践技能。
1.2 教学过程由“教师”中心模式转变为“学生“中心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身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由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往往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而在项目教学法中,老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中,教师仅仅是引导着者,而非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项典型任务,并鼓励其在完成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完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3 教学组织形式由以课堂为中心改变为以情境为中心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是教学组织形式,传统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往往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以听讲、理解、背诵、书面联系为主。它将学生和课程封闭于教室和校园,学习内容与社会和企业实际实践内容相距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无法对工作资料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而导致教学效率低。而项目教学法则改变了这种封闭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场景由封闭的区域转为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
2 会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主要设置内容
会计专业的项目教学法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人员工作规范》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令的要求进行。主要是指从建账开始,经过登记期初账簿资料、填制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到完成实训报告的会计项目演练。它一般以某一家企业一个月内发生的完整会计资料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主要的教学目的包括期初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账簿的对账,账簿的结账和会计凭证的装订。
以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例,会计项目教学法将建账、日常会计核算、产品成本计算、利润和利润分配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到的所有会计资料融入其中。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核算成本等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步有序练习和操作,达到对学习内容充分掌握的目的。每位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在切身体会中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有一个清晰、系统和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对会计理论和实践操作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数据,通过填列和计算等方式自制原始凭证。
3 会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其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水平,也同时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检验与评估。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3.1 任务阶段
项目教学法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项目内容,并将项目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分步,分成若干独立的子项目;其次,教师应当将自己设计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最终目的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对该项目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再者,教师将项目详细划分,将项目的子项目和各个任务间的关系和逻辑理清,并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各个阶段的任务;最后,教师将该项目实施中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相关计划和准备工作。
3.2 计划阶段
项目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组共同完成实习或者一个人单独完成实习。分组实习有利于财务分工和加强审核,可采用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每张凭证至少有两人经手,一名由记账员或经手人签章,一名由审核人签章,有可能应由财务主管签章,已明确相互的职责。一人单独完成实习的效果较好,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会计实务。
3.3 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动员及发放用品,约需2学时;指导教师讲解并提出具体要求,约需2学时;设置账簿并登记期初余额,约需4学时;填制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约需16学时;登记日进账,约需6学时;进行成本计算,约需6学时;结转本年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约需6学时;登记有关明细账,约需10学时;设置T型账户,编制科目汇总表,约需10学时;登记总分类账并结转,约需8学时;核对账目,约需5学时;编制会计报表,约需6学时;计算主要财务指标,约需2学时;进行分析评价,整理会计档案和总结,约需7学时。合计共需约90学时。
3.4 检查阶段
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之前,应有目的地对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预先提示,以帮助学生完成模拟任务。由于会计模拟教学的综合性、连贯性较强,学生在处理业务时,一步错,步步错,当其遇到困难时,应及时进行指导。对其习作质量的好坏,教师要及时准确地给予评价,以利于获得预期的效果。
3.5 评价总结阶段
項目教学法的效果评价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其评价标准以学生完成规定的项目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从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进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整洁性、规范性、培训纪律、实习态度等六个方面来评价。
作者简介
赵雅丽(1980-),女,陕西省安康市人。硕士学位。现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学。
作者单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