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两位教师上了《第一场雪》一课。课后,笔者对两个案例加以比较,受益颇丰,但也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与思考。
关于“雪后美景”一段的学习,他们是这样处理的。
[案例1]
师:读一读描写雪后壮观景象的一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喜欢哪一句就从哪一句谈起。
生:我最喜欢“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一句,它写出了雪晶莹透亮的特点。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呀?
生:我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读出这不仅写出了雪景的静态美,还写出了动态美。
生:我从“银条儿”想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师:你真会想象呀!那么,你能试着改一改这首诗吗?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屏幕上出现——
《冬日咏柳》
白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银丝绦。
不知银条谁裁出,腊月寒风似冰刀。
[案例2]
师:雪后一段美景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出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
生:我感受到这场雪突如其来。下得很大很大。“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一个“罩”字足见这场雪下得铺天盖地。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粉妆玉砌”就是用白粉妆扮,用玉石砌成。“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我认为这是一种壮美,一种独特的美。
师:请读出这种壮美。(生富有感情地朗读)
生:“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抓住了雪后树木的一些情状,写得真细致。我想读好这些词语: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柳树的枝条是下垂的,怎么成了银条儿呀?
生:是因为天气太冷。
生:前文交待过,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因天气很冷,很快就结了冰,后来再落上雪花。自然就成了银条儿了。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读书,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反思]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我获得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只有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才能充分体验到文本所表达的内涵,也就是由“披文人情”到“情动而辞发”。基于此,我认为案例1就缺少了读书这一环节。实际教学中,这位教师只是追求阅读形式的新颖:“你喜欢哪一句就从哪一句谈起。”“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从更高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个性体验取代了“文以载道”中的“文”,没有了“文”这一重要载体,又如何能领会到其中的“道”呢?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作特殊的历史背景,反复品读课文,才能真切地领悟到作者当时无比喜悦的心情。不同的是,案例2中这位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动笔勾画出一些重点词句,在交流的过程中边体会边揣摩朗读,让学生游历于字里行间,加深对文本的个性解读,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认知,从而实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阅读教学目的。
二、课堂中的预设是常态的,而生成则是动态的。生成的契机与结果往往因文本而异,因师生的互动学习程度而异。如果处理得好,则是一种智慧,是一个教学亮点;但如果过了“度”,则就有了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之嫌。案例l中关于改编诗歌《冬日咏柳》这一环节,应该说并不合适。学生对雪后如此瑰丽的景色尚未动情,更未入境,教师就摒弃对文字的赏析和朗读去改编古诗,虚化了学生的自我生成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体验”、“多元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要求教师对学生消极的、片面的现场生成进行指导,切实把生成的着眼点、生长点和着力点都落实在“语文”这两个字上。
三、纵观两个片段,两位教师都在努力体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理念,但由于理解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前者重“尊重”,但多了一些盲从与散漫;后者刻意“带着问题读”,但少一些灵性与活力。在这一点上,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他在执教《第一场雪》时,摒弃了一切繁琐的讲解,从整体人手,全身心地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品词析句、咬文嚼字,体味文本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浓、文字之美,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生命课堂。
我们应沉下心来,依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和学情的差异,引导学生或以读为本、或读悟结合,或自主探究,或点拨启发,或多元解读,让学生敏于文字,构建思想,荡涤精神,最终形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
关于“雪后美景”一段的学习,他们是这样处理的。
[案例1]
师:读一读描写雪后壮观景象的一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喜欢哪一句就从哪一句谈起。
生:我最喜欢“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一句,它写出了雪晶莹透亮的特点。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呀?
生:我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读出这不仅写出了雪景的静态美,还写出了动态美。
生:我从“银条儿”想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师:你真会想象呀!那么,你能试着改一改这首诗吗?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屏幕上出现——
《冬日咏柳》
白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银丝绦。
不知银条谁裁出,腊月寒风似冰刀。
[案例2]
师:雪后一段美景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出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
生:我感受到这场雪突如其来。下得很大很大。“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一个“罩”字足见这场雪下得铺天盖地。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粉妆玉砌”就是用白粉妆扮,用玉石砌成。“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我认为这是一种壮美,一种独特的美。
师:请读出这种壮美。(生富有感情地朗读)
生:“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抓住了雪后树木的一些情状,写得真细致。我想读好这些词语: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柳树的枝条是下垂的,怎么成了银条儿呀?
生:是因为天气太冷。
生:前文交待过,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因天气很冷,很快就结了冰,后来再落上雪花。自然就成了银条儿了。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读书,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反思]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我获得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只有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才能充分体验到文本所表达的内涵,也就是由“披文人情”到“情动而辞发”。基于此,我认为案例1就缺少了读书这一环节。实际教学中,这位教师只是追求阅读形式的新颖:“你喜欢哪一句就从哪一句谈起。”“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从更高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个性体验取代了“文以载道”中的“文”,没有了“文”这一重要载体,又如何能领会到其中的“道”呢?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作特殊的历史背景,反复品读课文,才能真切地领悟到作者当时无比喜悦的心情。不同的是,案例2中这位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动笔勾画出一些重点词句,在交流的过程中边体会边揣摩朗读,让学生游历于字里行间,加深对文本的个性解读,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认知,从而实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阅读教学目的。
二、课堂中的预设是常态的,而生成则是动态的。生成的契机与结果往往因文本而异,因师生的互动学习程度而异。如果处理得好,则是一种智慧,是一个教学亮点;但如果过了“度”,则就有了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之嫌。案例l中关于改编诗歌《冬日咏柳》这一环节,应该说并不合适。学生对雪后如此瑰丽的景色尚未动情,更未入境,教师就摒弃对文字的赏析和朗读去改编古诗,虚化了学生的自我生成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体验”、“多元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要求教师对学生消极的、片面的现场生成进行指导,切实把生成的着眼点、生长点和着力点都落实在“语文”这两个字上。
三、纵观两个片段,两位教师都在努力体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理念,但由于理解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前者重“尊重”,但多了一些盲从与散漫;后者刻意“带着问题读”,但少一些灵性与活力。在这一点上,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他在执教《第一场雪》时,摒弃了一切繁琐的讲解,从整体人手,全身心地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品词析句、咬文嚼字,体味文本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浓、文字之美,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生命课堂。
我们应沉下心来,依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和学情的差异,引导学生或以读为本、或读悟结合,或自主探究,或点拨启发,或多元解读,让学生敏于文字,构建思想,荡涤精神,最终形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