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课程自身具有的严密科学性和高度思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而我国高中生绝大多数的价值观是个人中心主义,偏向自我化,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利益以及集体利益,一旦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高中生一般都是顾及自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帮助高中生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 新课程改革 价值观教育
1、从材料特点对资源进行挖掘
高中学科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而政治学科的教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的特点,还有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情感资源特点,所以政治学科在教育学生价值观方面是得天独厚的教材。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学科与普通政治学科相比,前者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进行自主新知识的构建,让学习内容鲜活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学科教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换,从知识储藏转变为探索、引导式学习资源、指南以及工具。教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资源和价值观资源,也就是说老师的教学教材效果处理可以直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价值观目标受到影响。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先对教材的显性情感进行感受,然后再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加工提炼,让课本中的显性情感尽可能的生动、充分进行展示,最后需要老师用真情自然流露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语言的生动运用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比如在《哲学生活》中的隐性情感,因为这种情感比较隐秘,老师授课中容易忽视,从而使情感资源造成浪费,为此就需要老师对隐性情感资源进行开发、认识以及重视。一般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从表面上很难一下子看出来,它们处在容易忽略掉的状态,这就要求老师自身不仅可以静下心来对教学内容慢慢品味、细细琢磨,还拥有比较丰富的情感经验和体验,从而养成情感发现、情感品味的习惯和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想象力对教材展开情感想象,赋予政治教学内容生动的情感。
2、尊重学生地位,发挥老师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的中心是知识学习,它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传递学生接受,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忽视,完全让学生成为接受被动客体,并且对老师灌输方式由外而内的过分强调,使得探究和发现被冷落,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既是主体又是主导,不仅老师觉得非常累,学生在被动学习中也觉得非常累,最终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动性、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性都缺乏。老师在情境教育中起到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自身具有的综合素质可以直接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目标实现进行影响,所以,政治老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自身素质,第一,老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热爱真理,老师在政治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性质来决定教学方式,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情动人,并且老师要做到重视论证理论、探索真理、热爱真理。第二,老师自身要有广博的政治知识,高中政治课本身就有综合性、社会性和时政性,其中综合性指的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方法、知识领域、学科知识,社会性指的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整合了很多的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生活领域,时政性指的是政治课和时事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老师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知识。
第三,老师要做到教学过程中具备逻辑性,政治课必须依靠老师的传授才可以征服学生,也就是说一个语言模糊、思维混乱的老师是绝对不能让学生认可的,并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价值观魅力,所以老师必须拥有语言表达能力、说服力、逻辑能力;第四,老师要做到善于情境创设,让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得到激发。情感本身就拥有传染性和情境性,如果老师可以重现情感产生的情境,就可以让在此情境下产生的情感和回忆一起在头脑中出现。传染性可以把一个积极的情感或者不好的情感进行迅速扩散,并且扩散的情感会更加受影响、更加强烈,而高中阶段中的学生情感正处在过渡转化时期,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情感产生对具体情境非常受影响,所以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需要通过学生情感特点来进行情景教学的安排。
3、推进实践综合发展,扩展课堂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主体体验产生途径最有效的就是实践活动,一个人作为主体进行实践活动时,他会因为全身心投入而产生丰富的价值体验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对于这个人来说是永世难忘、印象深刻的,如果老师把这种实践活动放进政治教学中,会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因为新课改的理念就是以社会生活为主进行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所以它需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重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让理论观点和学科知识赋予社会生活中。为了让预期目标得到实现,老师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重视,而政治课程可以在学生活动中让教育价值观目标得到实现,为此就需要老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设计步骤主要有四步,分别是产生主题、制定计划、实践体验以及交流成果,其中实践体验是该步奏中的核心和关键。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在飞速进行发展,政治老师也要随着这些变化和改革不断提升要求。政治学科的教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的特点,还有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情感资源特点,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并且要求自身可以静下心来对教学内容慢慢品味、细细琢磨,拥有比较丰富的情感经验、情感体验、善于情境创设、语言表达能力、说服力、逻辑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陈爱宏.高三政治课更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3):41—42
[2]刁俊雄.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J].大观周刊.2012(11):250—251
[3]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8(12):144—145
[4]宋怡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6):73—74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 新课程改革 价值观教育
1、从材料特点对资源进行挖掘
高中学科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而政治学科的教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的特点,还有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情感资源特点,所以政治学科在教育学生价值观方面是得天独厚的教材。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学科与普通政治学科相比,前者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进行自主新知识的构建,让学习内容鲜活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学科教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换,从知识储藏转变为探索、引导式学习资源、指南以及工具。教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资源和价值观资源,也就是说老师的教学教材效果处理可以直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价值观目标受到影响。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先对教材的显性情感进行感受,然后再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加工提炼,让课本中的显性情感尽可能的生动、充分进行展示,最后需要老师用真情自然流露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语言的生动运用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比如在《哲学生活》中的隐性情感,因为这种情感比较隐秘,老师授课中容易忽视,从而使情感资源造成浪费,为此就需要老师对隐性情感资源进行开发、认识以及重视。一般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从表面上很难一下子看出来,它们处在容易忽略掉的状态,这就要求老师自身不仅可以静下心来对教学内容慢慢品味、细细琢磨,还拥有比较丰富的情感经验和体验,从而养成情感发现、情感品味的习惯和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想象力对教材展开情感想象,赋予政治教学内容生动的情感。
2、尊重学生地位,发挥老师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的中心是知识学习,它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传递学生接受,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忽视,完全让学生成为接受被动客体,并且对老师灌输方式由外而内的过分强调,使得探究和发现被冷落,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既是主体又是主导,不仅老师觉得非常累,学生在被动学习中也觉得非常累,最终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动性、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性都缺乏。老师在情境教育中起到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自身具有的综合素质可以直接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目标实现进行影响,所以,政治老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自身素质,第一,老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热爱真理,老师在政治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性质来决定教学方式,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情动人,并且老师要做到重视论证理论、探索真理、热爱真理。第二,老师自身要有广博的政治知识,高中政治课本身就有综合性、社会性和时政性,其中综合性指的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方法、知识领域、学科知识,社会性指的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整合了很多的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生活领域,时政性指的是政治课和时事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老师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知识。
第三,老师要做到教学过程中具备逻辑性,政治课必须依靠老师的传授才可以征服学生,也就是说一个语言模糊、思维混乱的老师是绝对不能让学生认可的,并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价值观魅力,所以老师必须拥有语言表达能力、说服力、逻辑能力;第四,老师要做到善于情境创设,让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得到激发。情感本身就拥有传染性和情境性,如果老师可以重现情感产生的情境,就可以让在此情境下产生的情感和回忆一起在头脑中出现。传染性可以把一个积极的情感或者不好的情感进行迅速扩散,并且扩散的情感会更加受影响、更加强烈,而高中阶段中的学生情感正处在过渡转化时期,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情感产生对具体情境非常受影响,所以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需要通过学生情感特点来进行情景教学的安排。
3、推进实践综合发展,扩展课堂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主体体验产生途径最有效的就是实践活动,一个人作为主体进行实践活动时,他会因为全身心投入而产生丰富的价值体验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对于这个人来说是永世难忘、印象深刻的,如果老师把这种实践活动放进政治教学中,会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因为新课改的理念就是以社会生活为主进行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所以它需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重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让理论观点和学科知识赋予社会生活中。为了让预期目标得到实现,老师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重视,而政治课程可以在学生活动中让教育价值观目标得到实现,为此就需要老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设计步骤主要有四步,分别是产生主题、制定计划、实践体验以及交流成果,其中实践体验是该步奏中的核心和关键。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在飞速进行发展,政治老师也要随着这些变化和改革不断提升要求。政治学科的教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的特点,还有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情感资源特点,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并且要求自身可以静下心来对教学内容慢慢品味、细细琢磨,拥有比较丰富的情感经验、情感体验、善于情境创设、语言表达能力、说服力、逻辑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陈爱宏.高三政治课更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3):41—42
[2]刁俊雄.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J].大观周刊.2012(11):250—251
[3]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8(12):144—145
[4]宋怡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