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展开分析,思考了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基本的要求,以及在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过程中的措施和对策,可供今后参考。
关键词: 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实习
前言
1、在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更好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实效性,所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更好的策略也是很关键的。
2、医学检验大专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便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探究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实施,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2.1 强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对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强化、培养。一方面,对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善。在基础课程实验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的掌握;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第三层次为研究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增加实验项目教学环节。另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避免单独使用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的融合教学,使基础实验教学更具有效性、科学性。
2.2 对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进行强化
强化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基本检验技能训练,要强化训练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技术内容,增加血液标本采集训练、微量吸管训练以及各类液体试剂的配制训练等,使学生的基本检验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检验技术的训练,为学生临床检验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2.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进行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之前,需要构建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即为“学院(学校)→部系(附属医院)→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体制[5]。进一步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为:其一,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主要是医学检验课程的掌握程度,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二,能力测试,重点评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核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设置严格执行。
2.4 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构建督学督导制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检查制度,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方面,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等[6]。定期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全程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医学检验大专班的实习对策
3.1 专人负责制
临床检验实习生在进入检验科后,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严格控制,检验科将对实习生实行专人负责制,即先由各专业实验室内的负责人对实习生讲解培训该室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根据实习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给具体从事实验的老师以一人为主的方式带教实习。各实习生的专人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的日常实习情况,如对各种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原理、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等的具体讲授和出室考核。各专业组实习结束,最后由检验科负责教学的老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考试。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带教老师,因此,对实习生采用专人负责制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3.2 分层教学模式
临床检验的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因而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较大,况且检验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常与临床实际开展的项目、检测使用方法等有所差别,因此实习生初到检验科会对所接触的实际操作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在旁悉心指导,使其尽快将理论与实际实习工作相联系。此外,实验室应根据各实习生的实际实习要求和自身情况(本科、专科),并结合本科室、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分层实习计划。通过对实习生的细化和分层,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夯实基础,与时俱进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熟悉标本在进入检验科之后的处理流程,如对标本的接受标准和拒收标准,标本的分类、编号、登记、离心等标本的前处理以及核对分发报告单等的后处理。更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如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止凝血分析仪等先进仪器的原理及其基本操作,而且还要加强在手工操作方面的训练。如在生化检验中,除了安排学生学习仪器的使用、定标、各试验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曲线的观察外,对于室内质控,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其重要性,掌握室内质控的方法、结果分析、寻找失控的原因以及失控后的处理办法。在带教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时,带教老师通过讲述、演示等方法,在完成临床常规检测工作的同时可让学生了解仪器的使用、原理和设置。其次,手工ELISA的操作练习也很重要。带教临检室、血液细胞室时则要从基本操作入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末梢血样的采集、血片的推制等,对于一些主观意识较强的检测项目(如骨髓细胞、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排泄物、分泌物、浆膜腔积液的有形成分及细胞的观察等),可通过让学生多看图谱、多看、多练习、随机抽查等形式加深其感性认识。对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的带教则要让学生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质控规则及其注意事项。在微生物室的带教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细菌培养仪,学会标本的接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学试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和手工鉴定思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更好的措施和方法,本文总结了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一些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可供今后教学和实习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成玉,李云芳,王元松,刘兆刚,王岩青.以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7,05:461-464.
[2]植瑞东,梁琼芳,赵思婷,伍华颖,吴文奇.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10-12.
[3]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陈永坚,沈小波,岑春媛.中职医學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22-24.
关键词: 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实习
前言
1、在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更好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实效性,所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更好的策略也是很关键的。
2、医学检验大专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便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探究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实施,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2.1 强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对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强化、培养。一方面,对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善。在基础课程实验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的掌握;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第三层次为研究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增加实验项目教学环节。另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避免单独使用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的融合教学,使基础实验教学更具有效性、科学性。
2.2 对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进行强化
强化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基本检验技能训练,要强化训练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技术内容,增加血液标本采集训练、微量吸管训练以及各类液体试剂的配制训练等,使学生的基本检验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检验技术的训练,为学生临床检验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2.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进行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之前,需要构建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即为“学院(学校)→部系(附属医院)→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体制[5]。进一步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为:其一,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主要是医学检验课程的掌握程度,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二,能力测试,重点评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核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设置严格执行。
2.4 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构建督学督导制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检查制度,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方面,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等[6]。定期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全程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医学检验大专班的实习对策
3.1 专人负责制
临床检验实习生在进入检验科后,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严格控制,检验科将对实习生实行专人负责制,即先由各专业实验室内的负责人对实习生讲解培训该室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根据实习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给具体从事实验的老师以一人为主的方式带教实习。各实习生的专人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的日常实习情况,如对各种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原理、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等的具体讲授和出室考核。各专业组实习结束,最后由检验科负责教学的老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考试。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带教老师,因此,对实习生采用专人负责制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3.2 分层教学模式
临床检验的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因而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较大,况且检验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常与临床实际开展的项目、检测使用方法等有所差别,因此实习生初到检验科会对所接触的实际操作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在旁悉心指导,使其尽快将理论与实际实习工作相联系。此外,实验室应根据各实习生的实际实习要求和自身情况(本科、专科),并结合本科室、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分层实习计划。通过对实习生的细化和分层,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夯实基础,与时俱进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熟悉标本在进入检验科之后的处理流程,如对标本的接受标准和拒收标准,标本的分类、编号、登记、离心等标本的前处理以及核对分发报告单等的后处理。更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如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止凝血分析仪等先进仪器的原理及其基本操作,而且还要加强在手工操作方面的训练。如在生化检验中,除了安排学生学习仪器的使用、定标、各试验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曲线的观察外,对于室内质控,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其重要性,掌握室内质控的方法、结果分析、寻找失控的原因以及失控后的处理办法。在带教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时,带教老师通过讲述、演示等方法,在完成临床常规检测工作的同时可让学生了解仪器的使用、原理和设置。其次,手工ELISA的操作练习也很重要。带教临检室、血液细胞室时则要从基本操作入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末梢血样的采集、血片的推制等,对于一些主观意识较强的检测项目(如骨髓细胞、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排泄物、分泌物、浆膜腔积液的有形成分及细胞的观察等),可通过让学生多看图谱、多看、多练习、随机抽查等形式加深其感性认识。对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的带教则要让学生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质控规则及其注意事项。在微生物室的带教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细菌培养仪,学会标本的接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学试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和手工鉴定思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更好的措施和方法,本文总结了医学检验大专班教学和实习的一些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可供今后教学和实习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成玉,李云芳,王元松,刘兆刚,王岩青.以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7,05:461-464.
[2]植瑞东,梁琼芳,赵思婷,伍华颖,吴文奇.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10-12.
[3]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陈永坚,沈小波,岑春媛.中职医學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