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的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如今,它以强大的多功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传播的手段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革。本文通过梳理智能手机的产生源流及发展过程,探析手机是如何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在其相应的时代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普及。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源流;特性
1. 手机的相关概念
1.1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定义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用来通讯的工具,是可以在较广的范围里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发展到如今,也变成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媒介工具。如果把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来看,那么更应该关注的就是它作为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的管理功能以及无线数据的浏览器功能。或许可以将手机定义为: 手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不同的人群通过网络将信息和新闻发送至手机终端,通过网络的连接达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流通的目的。
1.2 手机传播的形式
手机成为新媒体的标志是通过它自身来进行新闻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在手机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只是人们用来进行语音通话的一种工具,而在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后,手机渐渐成为传播新闻和流通信息的常用工具之一,传播的形式主要包含了微博、浏览器等客户端,以及APP 等多种渠道,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手机也从工具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媒体。
2. 手机的技术发展过程及历史背景
手机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式媒介,并且兼顾异地与实时两大沟通特点,它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无线电通信装置,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传输与传统的电话网络得以结合并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里。
在二十世纪初,美国移民数量庞大,移民成为当时美国社会中一股新的重要源流,他们以地缘为缘由集合在一起,一起工作或者生活,而伴随这种移民现象而来的是美国的经济开始大繁荣时期,工作率不断提升,工作的地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此时移动电话的出现“完全斩断了把人束缚在室内的绳索”,将人从特定的封闭性空间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固定电话对人从时间到空间上的控制,促进了当时经济的流动与发展。
移动电话的产生也与当时人们的情感需求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移民浪潮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社会群体人数的增多,也随之由于兴趣、地缘等衍生出不同性质的社群,在当时电视、广播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人们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也促使人们产生感情越来越强烈的倾诉与交流的需求,而相对于使用办公室或者家庭环境下的固定电话而言,移动电话还能使人们之间的交谈更加具有私密性、情感性,不仅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联络感情,还有效保护了个人隐私。
移动电话随时随地的可连接性加快了信息的流动,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缩短传播的时间,并且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媒介使用的便捷性促使受眾能够有效接触媒介,使得传播的范围扩大。除此之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使得传播内容的呈现更具生动性和易读性。从这两个维度上来说,技术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影响受众的认知层面。
3.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特性
3.1 手机的纵向延伸特性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而这种延伸也分为近端延伸和远端延伸,从手机的性能来说它属于近端延伸的媒介,因为它是我们随时随地能够使用的触手可及的媒介(与之相对的卫星、信号塔等则为远端媒介),手机的设计符合人体功能美学的要求,兼具了视觉听觉嗅觉各种感官效应,这也是它能够符合时代潮流成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里,注意力变成了比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而手机作为人体的“延伸器官”,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等旧媒体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媒介,因为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内容是服务于大众的,它的内容还是以官方主流为视角,过少关心草根阶层及少数群体的看法,很容易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效应。但是手机却不同,它的浏览器具有搜索功能,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的代表,用户可以通过主动搜索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同阶层的声音都能得到表达和注意,并且更加重要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媒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手机中的微博、博客等APP就是用户互动参与讨论的代表产物,这种社群式集群化网络社区也反映了当代群众寻找归属感的一种情感化结果,人们通过手机这一媒介在网上参与讨论、关注公共政治生活,通过相近的教育背景、生活圈或者兴趣圈而相聚,形成一种“圈”,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交网络结构,这适应了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
3.2 手机的的横向层叠特性
《媒体的未来》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媒体传播的最终产品就是无线网络加上手机影像电话,所以人在任何时间和地方都可以取得各种各样的资讯和信息。”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手机作为新媒体所具有的横向层叠特性,所谓横向层叠即一个媒介融合了以往不同媒介的特性,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融媒体。正如手机的语言演变这一节所说的,手机最开始的功能只有通话,即单一的语言功能,但是后来又开发出了出了发送短信的功能,短信功能就具有了文字功能,而如今发展到智能手机,微信、微博等APP也具有语言、短视频等功能,将文字功能和语言功能相融合,产生出了新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而是一种复杂的共同演进和汇聚,正如美国学者罗杰·费德勒认为“新媒体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的。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在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立刻死亡——他们反而会继续演进和适应。”而且手机的横向层叠性能赋予了自媒体一种新型的触发模式,网民的自我议题也许会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得不到广泛关注,旧媒体对事态的关注低下或是影响力不足,但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却提出网民议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大众的关注,最终可能会触发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很少参与到或者无法参与到反馈过程中去,而在拥有手机的新媒体时代,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反馈可以与传播同步进行,近些年,一些媒体纷纷开设反馈平台供受众发表意见,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都会在网站下方设立留言平台,正是这一种双向的传播才彰显了新媒体时效性和新媒体的独特魅力。 3.3 手机的时空偏向性
“人类生活的根本物质向度是空间和时间”,这句话就是对社会结构最直接的表达,也阐述了社会结构的本质,那么当社会结构产生一些变化时,“时间与空间的新观念将会作为新技术的副产品,以及出现在世界中的作用方式”因此,手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能够从随后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中反映出来,这种反映不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本质化转变。
首先要注意的是手机所具有独特的“移动性”,和以往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不同,手机相比起它们具有着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物理特点,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也可以与这一特性相连接,19世纪的时候对公共政治参与讨论的人们通常会约定时间在沙龙、咖啡厅等固定地方进行集会,这种集会的时间、空间都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人们没有便于联系的媒介可以使用,所以只能用口头约定的方式来参与公共讨论。而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这种参与讨论的空间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手机作为高度具有时空偏向性的大众媒介产物,也導致了这种具有政治性集会的“流动空间”的产生,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论坛甚至私人的博客来参与大众讨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固定性。
吉登斯认为在以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在场”的地域性活动的支配,所以“空间和地点总是一成不变的”。而在现代性降临之后,“通过大众媒介的变化与发展,空间与地点渐渐被完全分离出来,从空间上看,远离了任何固定不变的形态。就是说,构建场所的不单是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地点的约定形式隐藏了一些远距离的关系,这些远距离的关系实质上决定着场所的性质”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工具,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流动空间”的性质,才能够赋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更加灵活、自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手机得到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总结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受众越来越多地从手机中获得信息,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新媒体发展。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相继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接受与发送。终端的变革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产生变化,此时的融合不再是媒介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终端的最终融合。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新技术逐渐进入信息采集与生产领域,目前最为明显的表现即为“中央厨房”式的信息采集与生产方式,实现中央统一规划与协调,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多媒介联动,实现融合新闻。此外,还表现为直播技术、大数据、VR等新技术的运用,给我们接受信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这种趋势表现为社会媒介化,即社会正在慢慢被媒介所包围,媒介重塑了社会环境,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媒介的包围,人们每时每刻都无法脱离手机等媒介所形成的媒介环境,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来取代我们的眼来观察社会,媒介所营造的环境正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手机媒体通过融合各种媒体的优势,构建出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与发送的机制,也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媒介形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
参考文献:
[1]朱清峰,葛文海.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概述,2005(5).
[2]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2000.7.
[3]Caporael,L.R.andXie,B.",BreakingTimeandPlace:MobileTechnologiesandReconstitutedIdentities",inKatz,J.
[4]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5]李建伟,王克茹.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罗相如,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张馨文,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源流;特性
1. 手机的相关概念
1.1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定义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用来通讯的工具,是可以在较广的范围里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发展到如今,也变成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媒介工具。如果把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来看,那么更应该关注的就是它作为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的管理功能以及无线数据的浏览器功能。或许可以将手机定义为: 手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不同的人群通过网络将信息和新闻发送至手机终端,通过网络的连接达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流通的目的。
1.2 手机传播的形式
手机成为新媒体的标志是通过它自身来进行新闻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在手机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只是人们用来进行语音通话的一种工具,而在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后,手机渐渐成为传播新闻和流通信息的常用工具之一,传播的形式主要包含了微博、浏览器等客户端,以及APP 等多种渠道,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手机也从工具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媒体。
2. 手机的技术发展过程及历史背景
手机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式媒介,并且兼顾异地与实时两大沟通特点,它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无线电通信装置,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传输与传统的电话网络得以结合并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里。
在二十世纪初,美国移民数量庞大,移民成为当时美国社会中一股新的重要源流,他们以地缘为缘由集合在一起,一起工作或者生活,而伴随这种移民现象而来的是美国的经济开始大繁荣时期,工作率不断提升,工作的地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此时移动电话的出现“完全斩断了把人束缚在室内的绳索”,将人从特定的封闭性空间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固定电话对人从时间到空间上的控制,促进了当时经济的流动与发展。
移动电话的产生也与当时人们的情感需求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移民浪潮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社会群体人数的增多,也随之由于兴趣、地缘等衍生出不同性质的社群,在当时电视、广播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人们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也促使人们产生感情越来越强烈的倾诉与交流的需求,而相对于使用办公室或者家庭环境下的固定电话而言,移动电话还能使人们之间的交谈更加具有私密性、情感性,不仅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联络感情,还有效保护了个人隐私。
移动电话随时随地的可连接性加快了信息的流动,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缩短传播的时间,并且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媒介使用的便捷性促使受眾能够有效接触媒介,使得传播的范围扩大。除此之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使得传播内容的呈现更具生动性和易读性。从这两个维度上来说,技术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影响受众的认知层面。
3.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特性
3.1 手机的纵向延伸特性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而这种延伸也分为近端延伸和远端延伸,从手机的性能来说它属于近端延伸的媒介,因为它是我们随时随地能够使用的触手可及的媒介(与之相对的卫星、信号塔等则为远端媒介),手机的设计符合人体功能美学的要求,兼具了视觉听觉嗅觉各种感官效应,这也是它能够符合时代潮流成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里,注意力变成了比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而手机作为人体的“延伸器官”,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等旧媒体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媒介,因为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内容是服务于大众的,它的内容还是以官方主流为视角,过少关心草根阶层及少数群体的看法,很容易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效应。但是手机却不同,它的浏览器具有搜索功能,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的代表,用户可以通过主动搜索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同阶层的声音都能得到表达和注意,并且更加重要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媒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手机中的微博、博客等APP就是用户互动参与讨论的代表产物,这种社群式集群化网络社区也反映了当代群众寻找归属感的一种情感化结果,人们通过手机这一媒介在网上参与讨论、关注公共政治生活,通过相近的教育背景、生活圈或者兴趣圈而相聚,形成一种“圈”,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交网络结构,这适应了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
3.2 手机的的横向层叠特性
《媒体的未来》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媒体传播的最终产品就是无线网络加上手机影像电话,所以人在任何时间和地方都可以取得各种各样的资讯和信息。”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手机作为新媒体所具有的横向层叠特性,所谓横向层叠即一个媒介融合了以往不同媒介的特性,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融媒体。正如手机的语言演变这一节所说的,手机最开始的功能只有通话,即单一的语言功能,但是后来又开发出了出了发送短信的功能,短信功能就具有了文字功能,而如今发展到智能手机,微信、微博等APP也具有语言、短视频等功能,将文字功能和语言功能相融合,产生出了新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而是一种复杂的共同演进和汇聚,正如美国学者罗杰·费德勒认为“新媒体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的。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在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立刻死亡——他们反而会继续演进和适应。”而且手机的横向层叠性能赋予了自媒体一种新型的触发模式,网民的自我议题也许会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得不到广泛关注,旧媒体对事态的关注低下或是影响力不足,但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却提出网民议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大众的关注,最终可能会触发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很少参与到或者无法参与到反馈过程中去,而在拥有手机的新媒体时代,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反馈可以与传播同步进行,近些年,一些媒体纷纷开设反馈平台供受众发表意见,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都会在网站下方设立留言平台,正是这一种双向的传播才彰显了新媒体时效性和新媒体的独特魅力。 3.3 手机的时空偏向性
“人类生活的根本物质向度是空间和时间”,这句话就是对社会结构最直接的表达,也阐述了社会结构的本质,那么当社会结构产生一些变化时,“时间与空间的新观念将会作为新技术的副产品,以及出现在世界中的作用方式”因此,手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能够从随后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中反映出来,这种反映不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本质化转变。
首先要注意的是手机所具有独特的“移动性”,和以往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不同,手机相比起它们具有着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物理特点,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也可以与这一特性相连接,19世纪的时候对公共政治参与讨论的人们通常会约定时间在沙龙、咖啡厅等固定地方进行集会,这种集会的时间、空间都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人们没有便于联系的媒介可以使用,所以只能用口头约定的方式来参与公共讨论。而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这种参与讨论的空间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手机作为高度具有时空偏向性的大众媒介产物,也導致了这种具有政治性集会的“流动空间”的产生,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论坛甚至私人的博客来参与大众讨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固定性。
吉登斯认为在以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在场”的地域性活动的支配,所以“空间和地点总是一成不变的”。而在现代性降临之后,“通过大众媒介的变化与发展,空间与地点渐渐被完全分离出来,从空间上看,远离了任何固定不变的形态。就是说,构建场所的不单是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地点的约定形式隐藏了一些远距离的关系,这些远距离的关系实质上决定着场所的性质”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工具,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流动空间”的性质,才能够赋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更加灵活、自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手机得到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总结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受众越来越多地从手机中获得信息,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新媒体发展。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相继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接受与发送。终端的变革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产生变化,此时的融合不再是媒介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终端的最终融合。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新技术逐渐进入信息采集与生产领域,目前最为明显的表现即为“中央厨房”式的信息采集与生产方式,实现中央统一规划与协调,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多媒介联动,实现融合新闻。此外,还表现为直播技术、大数据、VR等新技术的运用,给我们接受信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这种趋势表现为社会媒介化,即社会正在慢慢被媒介所包围,媒介重塑了社会环境,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媒介的包围,人们每时每刻都无法脱离手机等媒介所形成的媒介环境,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来取代我们的眼来观察社会,媒介所营造的环境正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手机媒体通过融合各种媒体的优势,构建出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与发送的机制,也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媒介形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
参考文献:
[1]朱清峰,葛文海.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概述,2005(5).
[2]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2000.7.
[3]Caporael,L.R.andXie,B.",BreakingTimeandPlace:MobileTechnologiesandReconstitutedIdentities",inKatz,J.
[4]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5]李建伟,王克茹.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罗相如,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张馨文,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