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最讲人情世故,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也不清晰,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尴尬”的时刻,比如被陌生人催婚催生、跟孩子聊性、难以回绝朋友提出的过分要求等,动不动就觉得“尴尬症”要犯了。本文的主人公姚素玲作为一个80后,几乎对这种“尴尬”习以为常,直到去美国生活后发现,美国人竟然从不会被这样的“尴尬症”困扰。她不仅好奇起来,美国人是怎么绕过这些“尴尬”雷区的?
“明规”和“暗矩”
2010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激动和憧憬,踏上了这所让我向往了四年之久的大学,没想到初到美国,就险些踩了“雷区”。
不同于国内大学的轻松,美国大学学业非常繁重,斯坦福大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初来乍到,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便被各科专业的老师布置了大堆作业论文。眼看着交作业的期限将至,我只好腆着脸去寻求室友瑞贝卡的帮助,想借她的作业来抄,谁知刚开口就被瑞贝卡无情拒绝。
瑞贝卡的直接让我无所适从,毕竟在国内时,我也算得上是半个学霸,每当同学向我借作业抄时,虽然觉得尴尬犹豫,但最后多半还是会“忍痛割爱”。只是,我万万没想到瑞贝卡会拒绝得这么直接。
见我一脸尴尬,她解释道:“学校禁止抄袭,被发现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听了很不以为然,在国内大学,作业都是相互“借鉴”,虽然学校也说不准抄袭,可是谁有功夫真的去查呢?瑞贝卡拒绝的理由在我眼里看来,不过是她在找借口罢了。
于是我只好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一致:拒绝抄袭!这让我颇感无力,随后才了解到,在美国,学业上的欺诈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抄袭!大学里面会使用一款软件,来测试学生们交的作业是否存在抄袭别人的情况。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即便是自己写的作业,改头换面一下,再提交给另外一门课的话,同样被视为抄袭。
这样的明文规定杜绝了一切抄袭可能,更是让学霸们能理直气壮地拒绝抄袭者,而且不会造成尴尬。因为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一旦被发现,后果都会得不偿失。怪不得瑞贝卡能毫不尴尬地拒绝我的请求,原来是背后有这条“校规”撑腰。
给我们上理论课的老师莎拉是个波兰人,她的英语发音老是带着一股浓重的波兰口音,好在我对波兰口音略为熟悉,所以理论课勉强能听懂,可是一同来美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却感到吃力,经常向我抱怨听不懂。一次食堂吃饭,两个中国留学生在餐桌上拼命吐槽这位波兰老师,我在一旁听着,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十分尴尬。正当两人一言一语正说在兴头上,冷不防从旁边传来一声制止:“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是不对的,如果对老师不满,可以直接去向学校反映。”
这位美国同学的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谁会直接去学校投诉老师啊?被老师知道了不就变成眼中钉了吗?背后吐槽至少安全啊!”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大学确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学生对教授有任何意见,会直接向学校反映,那样既能表达诉求,又能解决问题,教授也不会因此记恨你。
慢慢地,我发现美国人看似散漫,其实在生活中有着不少或明或暗的规矩,例如道德上一定要乐于助人、哪怕和导师关系再好也要按时交论文……这些明规暗矩穿插在美国大学生活细节中,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美国生活的雷区,实际上却是美国人精心设下的界限,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撑腰,美国人可以大胆而直接地做事而不担心会造成尴尬,就算被定义为缺心眼,美国人也会理所当然地说,“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距离”和“人情”
除了在学校里有明规暗矩,社交中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大大减少了尴尬的发生。
和我合租的室友珍妮是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早早就从大学毕业工作了,今年已经29岁的大龄,却迟迟未婚。这样的年龄在国内可是最尴尬的阶段,眼看着就要奔三了,要是在国内,肯定免不了亲朋好友的催婚。我曾经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每年春节回国过年,七大姑八大姨见面一开口便是“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毕业结婚?这样的问题常常让我无所适从,最后只能尴尬地一笑置之。不仅是亲朋好友,有时甚至认识不到一个小时的陌生人也会催婚,恋爱了吗?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如果你说没有,对方就会摇头,甚至还会笑着调侃,年龄不小了,该考虑啦,这种被催婚的尴尬还真是让人想要逃避。
当我无意间问及珍妮是否因此苦恼时,她却告诉我不会,因为她从来没被催婚过。见我一脸不信的样子,她道:“结婚问题已经涉及到隐私,美国人一般不会窥探别人的隐私。”
美国社交圈特别注重“距离”,这样的距离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不互相打探隐私,尊重个人选择。而反观国内,陌生人打探别人的隐私却被冠名为唠家常,实际上这样的家常已经触碰了底线造成尴尬而不自知。
随着越来越融入美国的社交圈,我慢慢发现,社交中不成文的规矩还真不少。例如尊重隐私、不提出过分的要求、不劝人饮酒等等。
有段时间国内的朋友迷恋海外代购,经常会托我带些美国货,久而久之我便有些厌倦,想要拒绝又怕得罪朋友,可是不拒绝又会导致大多的作息时间被代购所占据,影响学业。无奈之下,我让珍妮给我支招,谁知她听后十分惊讶,“为什么你的朋友会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我反问,“难道你从没遇到过吗?”她摇头,“没有,就算遇到了,我也会直接拒绝。”
美国人讲究独立,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算请朋友帮忙,也会讲究尺度,不会过分要求,这是社交圈心照不宣的规则。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托朋友帮忙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有时要求过分了,也会碍于人情不懂拒绝,于是不会拒绝的尴尬局面便是家常便饭。
甚至有时候就连朋友圈加了几个群,也是尴尬不己:红包发得小了,底下一堆骂声;非工作时间被布置任务的,你都能脑补自己要装没看见还是秒回的复杂心情;上个月恶心到你的鸡汤,这个月又被拿来刷屏了;让“大家帮我点个赞的”,你进去一看竟然还要注册才能回复……而这些,美国人大多不会考虑,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群聊上面。 除此之外,社交圈还有一条重要守则,那就是不能劝酒。美国合法饮酒的年龄是21周岁,提供酒精给没有达到合法年龄的人,是要被定罪量刑的,而劝酒在美国人眼里,也是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他们一般不喜欢“强人所难”。
这些“距离”和“人情”上的不成文规定,大家心照不宣地遵守着规矩,让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减少了不少相处上的麻烦,避免了尴尬的发生。
“性”和“隐私”
当然,除了学习和社交,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尴尬的可能莫过于谈性了。
记得新生宣讲的第一天,导师很郑重其事地宣布关于大学期间的性行为教育:男女交往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发生性行为,要明确对方同意,要在对方神志清醒,有判断力的时候,不然,很可能招来法律上的问题。当然,如果要拍摄比较私密的照片,首先要确定对方允许拍摄,至于和其他朋友分享,也需要取得对方同意;否则,对方完全有权起诉。
往往这样的场面就是中国人最尴尬的时刻,一次,和室友珍妮看美剧,一旦电视里出现亲吻等尴尬镜头时,我都会不自然按快进或者索性不看,起初珍妮以为我是无心为之,直到四五次后,珍妮终于爆发了。
她不满意地瞪着我,“为什么要按快进?这时候正精彩呢!”珍妮的话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扭捏了许久,我终于忍不住问她,“难道你不觉得那样亲密的镜头看起来很尴尬吗?”谁知珍妮如同看一只怪物一样看我,“有什么尴尬的,亲吻拥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亲吻拥抱正常是一回事,但是看别人亲吻拥抱就另当别论了。就好比中国人在大街上看到了甜蜜腻歪的情侣,通常情况下是能避则避,于是遇上了电视里的亲密镜头,我也是能快进则快进,但显然珍妮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从小的性教育课上都学过,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和美国从小灌输的性教育有关,他们对“性”从不避讳,对于国人尴尬得无地自容的“性”话题,他们却觉得再自然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学瑞贝卡的侄女莉莉。
有一天,莉莉从学校抱回一个金发碧眼货真价实的“洋娃娃”,我觉得很奇怪:莉莉都上初一了,怎么学校还让学生玩洋娃娃?没过几个小时我就发现,这个洋娃娃可真不是“好玩”的。它的体内装有电脑程序,没过几个小时,娃娃就会放声大哭,原因有两个:一是饿了;二是要换尿布。要娃娃“停止哭闹”必须马上行动,如果是饿了,就要把奶瓶放进嘴里;如果是尿布“脏”了,就得换上干净的尿布。如果当“妈妈”想偷懒,娃娃就会哭个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还是会按照预先的设置三番五次地“哭闹”。那天晚上,莉莉被“娃娃”闹得精疲力尽,狼狈不堪。第二天,她很有体会地说,“自己有个孩子一点也不好玩,才当一天妈妈就累死了!”
这就是美国中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初衷很明确:一为传授科学知识;二让青少年体验喂养孩子的艰辛。美国学校对“性”的问题没有采取回避加糊弄的态度,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早孕实习”。目的是为了向女孩子发出一个警告:怀孕当妈妈,可不像童年时玩“过家家”那么简单。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在美国而言是最基本的模式。相比国内,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只有在吃喝拉撒和督促学习这两件事上不觉得尴尬,具体到孩子的金钱观念和性教育,就很容易尴尬了,于是大多采取“回避糊弄”的态度,从而导致早恋早孕的一大把。
不管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规定,抑或是美国人的直接,总而言之,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同时,人跟人之间的交往界限变得更加清晰干净,没那么多进退维谷的尴尬。也许,对于国内深受“尴尬症”困扰的朋友,也该学学美国人给生活立个规矩了。
编辑/王晓婷
“明规”和“暗矩”
2010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激动和憧憬,踏上了这所让我向往了四年之久的大学,没想到初到美国,就险些踩了“雷区”。
不同于国内大学的轻松,美国大学学业非常繁重,斯坦福大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初来乍到,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便被各科专业的老师布置了大堆作业论文。眼看着交作业的期限将至,我只好腆着脸去寻求室友瑞贝卡的帮助,想借她的作业来抄,谁知刚开口就被瑞贝卡无情拒绝。
瑞贝卡的直接让我无所适从,毕竟在国内时,我也算得上是半个学霸,每当同学向我借作业抄时,虽然觉得尴尬犹豫,但最后多半还是会“忍痛割爱”。只是,我万万没想到瑞贝卡会拒绝得这么直接。
见我一脸尴尬,她解释道:“学校禁止抄袭,被发现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听了很不以为然,在国内大学,作业都是相互“借鉴”,虽然学校也说不准抄袭,可是谁有功夫真的去查呢?瑞贝卡拒绝的理由在我眼里看来,不过是她在找借口罢了。
于是我只好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一致:拒绝抄袭!这让我颇感无力,随后才了解到,在美国,学业上的欺诈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抄袭!大学里面会使用一款软件,来测试学生们交的作业是否存在抄袭别人的情况。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即便是自己写的作业,改头换面一下,再提交给另外一门课的话,同样被视为抄袭。
这样的明文规定杜绝了一切抄袭可能,更是让学霸们能理直气壮地拒绝抄袭者,而且不会造成尴尬。因为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一旦被发现,后果都会得不偿失。怪不得瑞贝卡能毫不尴尬地拒绝我的请求,原来是背后有这条“校规”撑腰。
给我们上理论课的老师莎拉是个波兰人,她的英语发音老是带着一股浓重的波兰口音,好在我对波兰口音略为熟悉,所以理论课勉强能听懂,可是一同来美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却感到吃力,经常向我抱怨听不懂。一次食堂吃饭,两个中国留学生在餐桌上拼命吐槽这位波兰老师,我在一旁听着,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十分尴尬。正当两人一言一语正说在兴头上,冷不防从旁边传来一声制止:“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是不对的,如果对老师不满,可以直接去向学校反映。”
这位美国同学的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谁会直接去学校投诉老师啊?被老师知道了不就变成眼中钉了吗?背后吐槽至少安全啊!”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大学确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学生对教授有任何意见,会直接向学校反映,那样既能表达诉求,又能解决问题,教授也不会因此记恨你。
慢慢地,我发现美国人看似散漫,其实在生活中有着不少或明或暗的规矩,例如道德上一定要乐于助人、哪怕和导师关系再好也要按时交论文……这些明规暗矩穿插在美国大学生活细节中,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美国生活的雷区,实际上却是美国人精心设下的界限,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撑腰,美国人可以大胆而直接地做事而不担心会造成尴尬,就算被定义为缺心眼,美国人也会理所当然地说,“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距离”和“人情”
除了在学校里有明规暗矩,社交中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大大减少了尴尬的发生。
和我合租的室友珍妮是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早早就从大学毕业工作了,今年已经29岁的大龄,却迟迟未婚。这样的年龄在国内可是最尴尬的阶段,眼看着就要奔三了,要是在国内,肯定免不了亲朋好友的催婚。我曾经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每年春节回国过年,七大姑八大姨见面一开口便是“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毕业结婚?这样的问题常常让我无所适从,最后只能尴尬地一笑置之。不仅是亲朋好友,有时甚至认识不到一个小时的陌生人也会催婚,恋爱了吗?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如果你说没有,对方就会摇头,甚至还会笑着调侃,年龄不小了,该考虑啦,这种被催婚的尴尬还真是让人想要逃避。
当我无意间问及珍妮是否因此苦恼时,她却告诉我不会,因为她从来没被催婚过。见我一脸不信的样子,她道:“结婚问题已经涉及到隐私,美国人一般不会窥探别人的隐私。”
美国社交圈特别注重“距离”,这样的距离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不互相打探隐私,尊重个人选择。而反观国内,陌生人打探别人的隐私却被冠名为唠家常,实际上这样的家常已经触碰了底线造成尴尬而不自知。
随着越来越融入美国的社交圈,我慢慢发现,社交中不成文的规矩还真不少。例如尊重隐私、不提出过分的要求、不劝人饮酒等等。
有段时间国内的朋友迷恋海外代购,经常会托我带些美国货,久而久之我便有些厌倦,想要拒绝又怕得罪朋友,可是不拒绝又会导致大多的作息时间被代购所占据,影响学业。无奈之下,我让珍妮给我支招,谁知她听后十分惊讶,“为什么你的朋友会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我反问,“难道你从没遇到过吗?”她摇头,“没有,就算遇到了,我也会直接拒绝。”
美国人讲究独立,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算请朋友帮忙,也会讲究尺度,不会过分要求,这是社交圈心照不宣的规则。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托朋友帮忙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有时要求过分了,也会碍于人情不懂拒绝,于是不会拒绝的尴尬局面便是家常便饭。
甚至有时候就连朋友圈加了几个群,也是尴尬不己:红包发得小了,底下一堆骂声;非工作时间被布置任务的,你都能脑补自己要装没看见还是秒回的复杂心情;上个月恶心到你的鸡汤,这个月又被拿来刷屏了;让“大家帮我点个赞的”,你进去一看竟然还要注册才能回复……而这些,美国人大多不会考虑,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群聊上面。 除此之外,社交圈还有一条重要守则,那就是不能劝酒。美国合法饮酒的年龄是21周岁,提供酒精给没有达到合法年龄的人,是要被定罪量刑的,而劝酒在美国人眼里,也是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他们一般不喜欢“强人所难”。
这些“距离”和“人情”上的不成文规定,大家心照不宣地遵守着规矩,让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减少了不少相处上的麻烦,避免了尴尬的发生。
“性”和“隐私”
当然,除了学习和社交,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尴尬的可能莫过于谈性了。
记得新生宣讲的第一天,导师很郑重其事地宣布关于大学期间的性行为教育:男女交往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发生性行为,要明确对方同意,要在对方神志清醒,有判断力的时候,不然,很可能招来法律上的问题。当然,如果要拍摄比较私密的照片,首先要确定对方允许拍摄,至于和其他朋友分享,也需要取得对方同意;否则,对方完全有权起诉。
往往这样的场面就是中国人最尴尬的时刻,一次,和室友珍妮看美剧,一旦电视里出现亲吻等尴尬镜头时,我都会不自然按快进或者索性不看,起初珍妮以为我是无心为之,直到四五次后,珍妮终于爆发了。
她不满意地瞪着我,“为什么要按快进?这时候正精彩呢!”珍妮的话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扭捏了许久,我终于忍不住问她,“难道你不觉得那样亲密的镜头看起来很尴尬吗?”谁知珍妮如同看一只怪物一样看我,“有什么尴尬的,亲吻拥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亲吻拥抱正常是一回事,但是看别人亲吻拥抱就另当别论了。就好比中国人在大街上看到了甜蜜腻歪的情侣,通常情况下是能避则避,于是遇上了电视里的亲密镜头,我也是能快进则快进,但显然珍妮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从小的性教育课上都学过,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和美国从小灌输的性教育有关,他们对“性”从不避讳,对于国人尴尬得无地自容的“性”话题,他们却觉得再自然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学瑞贝卡的侄女莉莉。
有一天,莉莉从学校抱回一个金发碧眼货真价实的“洋娃娃”,我觉得很奇怪:莉莉都上初一了,怎么学校还让学生玩洋娃娃?没过几个小时我就发现,这个洋娃娃可真不是“好玩”的。它的体内装有电脑程序,没过几个小时,娃娃就会放声大哭,原因有两个:一是饿了;二是要换尿布。要娃娃“停止哭闹”必须马上行动,如果是饿了,就要把奶瓶放进嘴里;如果是尿布“脏”了,就得换上干净的尿布。如果当“妈妈”想偷懒,娃娃就会哭个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还是会按照预先的设置三番五次地“哭闹”。那天晚上,莉莉被“娃娃”闹得精疲力尽,狼狈不堪。第二天,她很有体会地说,“自己有个孩子一点也不好玩,才当一天妈妈就累死了!”
这就是美国中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初衷很明确:一为传授科学知识;二让青少年体验喂养孩子的艰辛。美国学校对“性”的问题没有采取回避加糊弄的态度,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早孕实习”。目的是为了向女孩子发出一个警告:怀孕当妈妈,可不像童年时玩“过家家”那么简单。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在美国而言是最基本的模式。相比国内,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只有在吃喝拉撒和督促学习这两件事上不觉得尴尬,具体到孩子的金钱观念和性教育,就很容易尴尬了,于是大多采取“回避糊弄”的态度,从而导致早恋早孕的一大把。
不管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规定,抑或是美国人的直接,总而言之,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同时,人跟人之间的交往界限变得更加清晰干净,没那么多进退维谷的尴尬。也许,对于国内深受“尴尬症”困扰的朋友,也该学学美国人给生活立个规矩了。
编辑/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