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不患“尴尬症”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最讲人情世故,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也不清晰,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尴尬”的时刻,比如被陌生人催婚催生、跟孩子聊性、难以回绝朋友提出的过分要求等,动不动就觉得“尴尬症”要犯了。本文的主人公姚素玲作为一个80后,几乎对这种“尴尬”习以为常,直到去美国生活后发现,美国人竟然从不会被这样的“尴尬症”困扰。她不仅好奇起来,美国人是怎么绕过这些“尴尬”雷区的?
  “明规”和“暗矩”
  2010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激动和憧憬,踏上了这所让我向往了四年之久的大学,没想到初到美国,就险些踩了“雷区”。
  不同于国内大学的轻松,美国大学学业非常繁重,斯坦福大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初来乍到,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便被各科专业的老师布置了大堆作业论文。眼看着交作业的期限将至,我只好腆着脸去寻求室友瑞贝卡的帮助,想借她的作业来抄,谁知刚开口就被瑞贝卡无情拒绝。
  瑞贝卡的直接让我无所适从,毕竟在国内时,我也算得上是半个学霸,每当同学向我借作业抄时,虽然觉得尴尬犹豫,但最后多半还是会“忍痛割爱”。只是,我万万没想到瑞贝卡会拒绝得这么直接。
  见我一脸尴尬,她解释道:“学校禁止抄袭,被发现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听了很不以为然,在国内大学,作业都是相互“借鉴”,虽然学校也说不准抄袭,可是谁有功夫真的去查呢?瑞贝卡拒绝的理由在我眼里看来,不过是她在找借口罢了。
  于是我只好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一致:拒绝抄袭!这让我颇感无力,随后才了解到,在美国,学业上的欺诈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抄袭!大学里面会使用一款软件,来测试学生们交的作业是否存在抄袭别人的情况。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即便是自己写的作业,改头换面一下,再提交给另外一门课的话,同样被视为抄袭。
  这样的明文规定杜绝了一切抄袭可能,更是让学霸们能理直气壮地拒绝抄袭者,而且不会造成尴尬。因为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一旦被发现,后果都会得不偿失。怪不得瑞贝卡能毫不尴尬地拒绝我的请求,原来是背后有这条“校规”撑腰。
  给我们上理论课的老师莎拉是个波兰人,她的英语发音老是带着一股浓重的波兰口音,好在我对波兰口音略为熟悉,所以理论课勉强能听懂,可是一同来美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却感到吃力,经常向我抱怨听不懂。一次食堂吃饭,两个中国留学生在餐桌上拼命吐槽这位波兰老师,我在一旁听着,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十分尴尬。正当两人一言一语正说在兴头上,冷不防从旁边传来一声制止:“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是不对的,如果对老师不满,可以直接去向学校反映。”
  这位美国同学的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谁会直接去学校投诉老师啊?被老师知道了不就变成眼中钉了吗?背后吐槽至少安全啊!”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大学确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学生对教授有任何意见,会直接向学校反映,那样既能表达诉求,又能解决问题,教授也不会因此记恨你。
  慢慢地,我发现美国人看似散漫,其实在生活中有着不少或明或暗的规矩,例如道德上一定要乐于助人、哪怕和导师关系再好也要按时交论文……这些明规暗矩穿插在美国大学生活细节中,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美国生活的雷区,实际上却是美国人精心设下的界限,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撑腰,美国人可以大胆而直接地做事而不担心会造成尴尬,就算被定义为缺心眼,美国人也会理所当然地说,“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距离”和“人情”
  除了在学校里有明规暗矩,社交中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大大减少了尴尬的发生。
  和我合租的室友珍妮是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早早就从大学毕业工作了,今年已经29岁的大龄,却迟迟未婚。这样的年龄在国内可是最尴尬的阶段,眼看着就要奔三了,要是在国内,肯定免不了亲朋好友的催婚。我曾经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每年春节回国过年,七大姑八大姨见面一开口便是“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毕业结婚?这样的问题常常让我无所适从,最后只能尴尬地一笑置之。不仅是亲朋好友,有时甚至认识不到一个小时的陌生人也会催婚,恋爱了吗?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如果你说没有,对方就会摇头,甚至还会笑着调侃,年龄不小了,该考虑啦,这种被催婚的尴尬还真是让人想要逃避。
  当我无意间问及珍妮是否因此苦恼时,她却告诉我不会,因为她从来没被催婚过。见我一脸不信的样子,她道:“结婚问题已经涉及到隐私,美国人一般不会窥探别人的隐私。”
  美国社交圈特别注重“距离”,这样的距离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不互相打探隐私,尊重个人选择。而反观国内,陌生人打探别人的隐私却被冠名为唠家常,实际上这样的家常已经触碰了底线造成尴尬而不自知。
  随着越来越融入美国的社交圈,我慢慢发现,社交中不成文的规矩还真不少。例如尊重隐私、不提出过分的要求、不劝人饮酒等等。
  有段时间国内的朋友迷恋海外代购,经常会托我带些美国货,久而久之我便有些厌倦,想要拒绝又怕得罪朋友,可是不拒绝又会导致大多的作息时间被代购所占据,影响学业。无奈之下,我让珍妮给我支招,谁知她听后十分惊讶,“为什么你的朋友会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我反问,“难道你从没遇到过吗?”她摇头,“没有,就算遇到了,我也会直接拒绝。”
  美国人讲究独立,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算请朋友帮忙,也会讲究尺度,不会过分要求,这是社交圈心照不宣的规则。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托朋友帮忙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有时要求过分了,也会碍于人情不懂拒绝,于是不会拒绝的尴尬局面便是家常便饭。
  甚至有时候就连朋友圈加了几个群,也是尴尬不己:红包发得小了,底下一堆骂声;非工作时间被布置任务的,你都能脑补自己要装没看见还是秒回的复杂心情;上个月恶心到你的鸡汤,这个月又被拿来刷屏了;让“大家帮我点个赞的”,你进去一看竟然还要注册才能回复……而这些,美国人大多不会考虑,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群聊上面。   除此之外,社交圈还有一条重要守则,那就是不能劝酒。美国合法饮酒的年龄是21周岁,提供酒精给没有达到合法年龄的人,是要被定罪量刑的,而劝酒在美国人眼里,也是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他们一般不喜欢“强人所难”。
  这些“距离”和“人情”上的不成文规定,大家心照不宣地遵守着规矩,让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减少了不少相处上的麻烦,避免了尴尬的发生。
  “性”和“隐私”
  当然,除了学习和社交,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尴尬的可能莫过于谈性了。
  记得新生宣讲的第一天,导师很郑重其事地宣布关于大学期间的性行为教育:男女交往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发生性行为,要明确对方同意,要在对方神志清醒,有判断力的时候,不然,很可能招来法律上的问题。当然,如果要拍摄比较私密的照片,首先要确定对方允许拍摄,至于和其他朋友分享,也需要取得对方同意;否则,对方完全有权起诉。
  往往这样的场面就是中国人最尴尬的时刻,一次,和室友珍妮看美剧,一旦电视里出现亲吻等尴尬镜头时,我都会不自然按快进或者索性不看,起初珍妮以为我是无心为之,直到四五次后,珍妮终于爆发了。
  她不满意地瞪着我,“为什么要按快进?这时候正精彩呢!”珍妮的话让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扭捏了许久,我终于忍不住问她,“难道你不觉得那样亲密的镜头看起来很尴尬吗?”谁知珍妮如同看一只怪物一样看我,“有什么尴尬的,亲吻拥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亲吻拥抱正常是一回事,但是看别人亲吻拥抱就另当别论了。就好比中国人在大街上看到了甜蜜腻歪的情侣,通常情况下是能避则避,于是遇上了电视里的亲密镜头,我也是能快进则快进,但显然珍妮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从小的性教育课上都学过,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和美国从小灌输的性教育有关,他们对“性”从不避讳,对于国人尴尬得无地自容的“性”话题,他们却觉得再自然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学瑞贝卡的侄女莉莉。
  有一天,莉莉从学校抱回一个金发碧眼货真价实的“洋娃娃”,我觉得很奇怪:莉莉都上初一了,怎么学校还让学生玩洋娃娃?没过几个小时我就发现,这个洋娃娃可真不是“好玩”的。它的体内装有电脑程序,没过几个小时,娃娃就会放声大哭,原因有两个:一是饿了;二是要换尿布。要娃娃“停止哭闹”必须马上行动,如果是饿了,就要把奶瓶放进嘴里;如果是尿布“脏”了,就得换上干净的尿布。如果当“妈妈”想偷懒,娃娃就会哭个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还是会按照预先的设置三番五次地“哭闹”。那天晚上,莉莉被“娃娃”闹得精疲力尽,狼狈不堪。第二天,她很有体会地说,“自己有个孩子一点也不好玩,才当一天妈妈就累死了!”
  这就是美国中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初衷很明确:一为传授科学知识;二让青少年体验喂养孩子的艰辛。美国学校对“性”的问题没有采取回避加糊弄的态度,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早孕实习”。目的是为了向女孩子发出一个警告:怀孕当妈妈,可不像童年时玩“过家家”那么简单。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在美国而言是最基本的模式。相比国内,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只有在吃喝拉撒和督促学习这两件事上不觉得尴尬,具体到孩子的金钱观念和性教育,就很容易尴尬了,于是大多采取“回避糊弄”的态度,从而导致早恋早孕的一大把。
  不管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规定,抑或是美国人的直接,总而言之,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同时,人跟人之间的交往界限变得更加清晰干净,没那么多进退维谷的尴尬。也许,对于国内深受“尴尬症”困扰的朋友,也该学学美国人给生活立个规矩了。
  编辑/王晓婷
其他文献
新闻背景:本刊曾在2014年第10期以《行贿送“空姐”,市委书记猖狂贪腐内幕》为题,报道了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为了向上爬,不惜多次重金收买空姐,然后向相关人员送“空姐”行贿的反腐新闻。文章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媒体纷纷转载。  有很多读者来电来信表示,虽然万庆良是市委书记,但肯定有“内鬼”给他提供相关空姐的信息,要不然,他不可能在航空公司内部上下其手,让空姐任由其使唤。事实究竟如何呢?
期刊
众所周知,美国医疗也并非一片净土,有时医患之间也是火药味浓得呛鼻。不过与国内医患动辄拳脚相加有所不同,美国人在化解医患矛盾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强调以法服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相比于解决医患纠纷,美国人更注重防患于未然,普通民众也会从小接受“合格病人”的教育。近日,笔者采访了赴美定居多年的杜百灵女士,听她讲了讲美国的病人。  合格病人从娃娃抓起  因为身体一直没出过什么大毛病,所以在定居西雅图的前两
期刊
“我家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只是父亲喜欢书,允许我在附近书店赊账买自己中意的书。当然漫画、周刊之类不行,只限于正经书。但不管怎样,能买自己中意的书实在让人高兴。我也因此得以成为一个像那么回事的读书少年。”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树出生在日本京都。其父为国语教师,从村上幼时起便有意识地培养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村上却始终未能入道,相反对西方文学却情有独钟。  中学时,这位读书少年并不是个爱学
期刊
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恐怕是每一对热恋中情侣的心愿,但是,当激情消散,面对每天简单重复的一粥一饭时,又有多少人可以耐得住寂寞?在西班牙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这样一对夫妻,老爷爷79岁,老奶奶82岁,他们在一起相守了40多年,并且,这是真正的只有两个人的相守,因为40多年中,他们居住的村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马特出生于巴塞罗那的一个中产家庭,年轻时的他潇洒不羁,喜欢四处游历。那天,马特在西班牙北部游玩
期刊
西班牙科学家发现,生男孩可能比生女孩对母亲身体构成更大压力,并长远影响母亲的健康。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科学家跟踪56个健康孕妇的生产情况,在她们产后抽取脐带血和婴儿血液,检测她们的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发现,虽然生男生女一样疼,但27个生男孩的妈妈的氧化应激水平更高。氧化应激是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和抑郁症等疾病相关。  “就母
期刊
当地时间9月23日,日本京都,105岁老人宫崎秀吉和其他80岁以上的老者参加京都大师秋季100米跑比赛,他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为100米跑最年长的参与者。  在9月22日年满105周岁后,宫崎秀吉老先生参加了京都秋季田径纪录会,并以44秒22完成男子100米比赛,他就此创造了世界业余田径比赛105-109岁组男子百米纪录。  他称,参加比赛并不是和别的竞争选手比,而是与自己的年龄赛跑。他92
期刊
据外媒报道,美国18个月大的女宝宝米莉安娜(MilliAnna)有一头十分个性的头发:在卷曲而浓密的黑发之中,头顶上长着一小撮白发。这特别的发色纯属天然,没有经过漂染,也是米莉安娜家遗传四代的特征。  报道称,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的米莉安娜,自出娘胎就患有遗传的白发症,头发和周围皮肤没有色素,头发因此出现局部漂白的效果,她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妈妈也有一样的发色。米莉安娜的母亲沃西(BriannaWo
期刊
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害怕变老的人可能更短命。  世卫组织引述一份研究报告称,“相较于态度正面的人,那些对自己变老持消极看法的人,从身心健康问题中康复的能力较差,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比态度正面者少了7.5年”。  世卫组织指出,年龄歧视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该组织9月29日发布的调查结果,多达六成人士感觉自己“不被人尊重”。对老年人有负面看法,这思想会带来广泛的后果。  世卫组织老龄化与生
期刊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在阿根廷南部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监狱已经暂时关闭,因为在其中,10个犯人共用一个厕所。所有犯人都送回了家。  当地媒体报道称,不满的犯人们已经把情况告诉了当局。他们认为,厕所数量不够已经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构成威胁。犯人们的律师已经拟好了一份要求让他们回家一个星期的请愿书,直到11月21日。此间,监狱的工作人员应该修理不能用的厕所和淋浴。  据《号角报》报道,“在这些犯人
期刊
根据统计,人类一天平均放屁5到15次,放屁本来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但日本有名妇人在接受镭射手术时突然放屁,排放出来的易燃气体与镭射激光接触后造成手术室起火燃烧,该名妇人也被灼伤。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前新宿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院发生意外火灾,造成一名30岁女性患者腰部腿部大面积灼伤。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报告指出,事故发生时手术室中并没有易燃气体,主要是由于女患者进行激光手术时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接触到激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