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边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以及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提高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防治措施
边坡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但由于边坡的性质比较特殊,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不仅阻碍了工程的施工,甚至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在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时要结合边坡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综合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从根本上完成治理工作,以此提高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1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边坡地质条件
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所建边坡的地段一般具有沟川的地貌特点,受到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边坡岩石风化严重。有的地质岩层多为含碳酸盐类的软弱岩层,如片状岩层、碎屑岩等,再加上边坡中水层的分布对发生边坡地质灾害都有重要影响。另外,滑坡体边坡由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构成,土质软弱也是造成灾害发生的一个方面。
1.2外部因素
降雨是边坡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连续强降雨入渗,使边坡土体浸水,土體自重增加,强度降低。另外,降雨入渗在强风化基岩与上覆残坡积土层接触面附近形成上层滞水带,使该带土体饱和,强度降低,形成较强的动、静水压力,从而导致边坡沿该带形成软弱面,产生滑移变形;温度对岩石的最大破坏作用,就是温度的升降,引起的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崩裂或产生裂纹,再加上后来风霜雨雪的作用,裂缝更加发育,最后岩石就被风化剥蚀成碎块,并且边坡植物根系对于岩体裂缝的破坏作用,再次降低了岩石的稳定性。裂缝的产生也为降雨渗水提供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岩体的破坏速度。另外,人为的在边坡旁边挖土、挖石包括施工过程中爆破等因素也会诱发边坡地质灾害。
2土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和方法
2.1自然坡率法
自然坡率法是一种比较经济、施工便捷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当有放坡条件,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地形下可以优先采用自然坡率法。所谓自然坡率法就是施工场地允许没有其他复杂的地质作用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不需要对边坡整体进行支撑加固,致使边坡自身达到稳定的目的。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的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对于边坡坡率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场地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的经验,借鉴稳定边坡所应具备的坡率值进行确定,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有的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坡率值的设定需要对边坡地质结构、岩层构成等进行综合考虑,经过严格计算、试验得出最佳的设定值。如在具有外倾软结构面层的一些边坡、土质相对软的边坡、在坡顶的位置处存在相对大的载荷的边坡等,就要进行综合计算设定最佳的坡率值。
2.2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边坡的表面处理可以选用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封闭岩体,削减岩体风化进程,增强岩体的强度,主要适用于易风化、强度比较低的边坡治理中,对于小型坍塌以及碎落的岩石边坡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加固技术相结合,如和锚杆加固法配合使用。
2.3锚杆加固技术
锚杆加固法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节约投资、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等优势。锚杆加固法的作用原理是将边坡的不稳定的结构或者岩土体锚固在稳定的岩土体上,通过对二者的有效相互链接,最终达到拉力与剪力传递进而增强边坡岩土体结构稳定性。锚杆加固法主要有锚杆、台座、承压板和支挡结构等组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作用,互相配合,达到边坡加固的效果。
如锚杆的主要作用是穿过软弱、松动、不稳定的岩土体,锚固在深层稳定的岩土体上,提供足够的拉力,克服滑落岩土体的自重和下滑力,防止洞壁滑移、塌落。锚杆加固法的施工流程为:坡面修整、第一次喷浆、锚孔、成孔清孔、锚杆安装、灌浆、增喷,在具体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边坡的综合条件和锚杆加固法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确保锚杆加固法能发挥最理想的治理效果。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和单位可以考虑多使用锚杆加固法。
2.4挡土墙加固技术
挡土墙法适用于岩石结构比较松散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处理小型的滑坡,对大型滑坡现象也能加以处理。挡土墙法的治理原理是借助挡土墙的自身重量以及结构来阻碍滑坡体的下滑力。为确保该方法的使用效果,需要合理选择挡土墙的设置位置。
2.5柔性防护网技术
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以高强度的柔性网作为主体,通过覆盖与连接两种方式防治地质灾害,是比较新型的防护技术。其作用原理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防止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或者岩崩塌产生落石,或将产生的落石控制于防护网内,柔性防护网技术施工简单、对边坡没有特殊的要求,不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等优势,在山地地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可以有效应用。
3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
3.1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方法
在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边坡结构选择对应的治理方法和技术,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边坡的地质结构、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并进行研究分析后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治理技术的优势,提升边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2提高施工方法应用设计的科学性
在土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根据边坡具体情况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案,不能仅依据勘测图纸等资料设计施工方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考察后再决定使用哪种治理技术或者哪几种治理技术的有效组合,以此确保施工方法应用设计的科学性。
3.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
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所用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等都要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各环节操作都达到工程目标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技术的重点管控,及时规避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
4结束语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要根据边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并采取一切有助于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进而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水平,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梦晗,杜立志.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4):71-72.
[2]周壁鑫.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5):244-244.
[3]任政杰.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045(017):120-121.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防治措施
边坡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但由于边坡的性质比较特殊,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不仅阻碍了工程的施工,甚至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在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时要结合边坡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综合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从根本上完成治理工作,以此提高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1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边坡地质条件
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所建边坡的地段一般具有沟川的地貌特点,受到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边坡岩石风化严重。有的地质岩层多为含碳酸盐类的软弱岩层,如片状岩层、碎屑岩等,再加上边坡中水层的分布对发生边坡地质灾害都有重要影响。另外,滑坡体边坡由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构成,土质软弱也是造成灾害发生的一个方面。
1.2外部因素
降雨是边坡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连续强降雨入渗,使边坡土体浸水,土體自重增加,强度降低。另外,降雨入渗在强风化基岩与上覆残坡积土层接触面附近形成上层滞水带,使该带土体饱和,强度降低,形成较强的动、静水压力,从而导致边坡沿该带形成软弱面,产生滑移变形;温度对岩石的最大破坏作用,就是温度的升降,引起的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崩裂或产生裂纹,再加上后来风霜雨雪的作用,裂缝更加发育,最后岩石就被风化剥蚀成碎块,并且边坡植物根系对于岩体裂缝的破坏作用,再次降低了岩石的稳定性。裂缝的产生也为降雨渗水提供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岩体的破坏速度。另外,人为的在边坡旁边挖土、挖石包括施工过程中爆破等因素也会诱发边坡地质灾害。
2土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和方法
2.1自然坡率法
自然坡率法是一种比较经济、施工便捷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当有放坡条件,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地形下可以优先采用自然坡率法。所谓自然坡率法就是施工场地允许没有其他复杂的地质作用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不需要对边坡整体进行支撑加固,致使边坡自身达到稳定的目的。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的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对于边坡坡率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场地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的经验,借鉴稳定边坡所应具备的坡率值进行确定,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有的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坡率值的设定需要对边坡地质结构、岩层构成等进行综合考虑,经过严格计算、试验得出最佳的设定值。如在具有外倾软结构面层的一些边坡、土质相对软的边坡、在坡顶的位置处存在相对大的载荷的边坡等,就要进行综合计算设定最佳的坡率值。
2.2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边坡的表面处理可以选用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封闭岩体,削减岩体风化进程,增强岩体的强度,主要适用于易风化、强度比较低的边坡治理中,对于小型坍塌以及碎落的岩石边坡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加固技术相结合,如和锚杆加固法配合使用。
2.3锚杆加固技术
锚杆加固法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节约投资、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等优势。锚杆加固法的作用原理是将边坡的不稳定的结构或者岩土体锚固在稳定的岩土体上,通过对二者的有效相互链接,最终达到拉力与剪力传递进而增强边坡岩土体结构稳定性。锚杆加固法主要有锚杆、台座、承压板和支挡结构等组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作用,互相配合,达到边坡加固的效果。
如锚杆的主要作用是穿过软弱、松动、不稳定的岩土体,锚固在深层稳定的岩土体上,提供足够的拉力,克服滑落岩土体的自重和下滑力,防止洞壁滑移、塌落。锚杆加固法的施工流程为:坡面修整、第一次喷浆、锚孔、成孔清孔、锚杆安装、灌浆、增喷,在具体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边坡的综合条件和锚杆加固法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确保锚杆加固法能发挥最理想的治理效果。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和单位可以考虑多使用锚杆加固法。
2.4挡土墙加固技术
挡土墙法适用于岩石结构比较松散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处理小型的滑坡,对大型滑坡现象也能加以处理。挡土墙法的治理原理是借助挡土墙的自身重量以及结构来阻碍滑坡体的下滑力。为确保该方法的使用效果,需要合理选择挡土墙的设置位置。
2.5柔性防护网技术
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以高强度的柔性网作为主体,通过覆盖与连接两种方式防治地质灾害,是比较新型的防护技术。其作用原理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防止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或者岩崩塌产生落石,或将产生的落石控制于防护网内,柔性防护网技术施工简单、对边坡没有特殊的要求,不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等优势,在山地地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可以有效应用。
3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
3.1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方法
在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边坡结构选择对应的治理方法和技术,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边坡的地质结构、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并进行研究分析后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治理技术的优势,提升边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2提高施工方法应用设计的科学性
在土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根据边坡具体情况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案,不能仅依据勘测图纸等资料设计施工方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考察后再决定使用哪种治理技术或者哪几种治理技术的有效组合,以此确保施工方法应用设计的科学性。
3.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
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所用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等都要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各环节操作都达到工程目标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技术的重点管控,及时规避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
4结束语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要根据边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并采取一切有助于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效果的措施,进而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水平,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梦晗,杜立志.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4):71-72.
[2]周壁鑫.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5):244-244.
[3]任政杰.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045(0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