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本文对公路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办法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分析研究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过程的结果,旨在与广大工程技术工作者共同探讨,以期使公路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公路,内业资料,形成过程,整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内业资料的形成过程施工内业资料的形成一般按项目施工顺序进行。
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完成外业交桩后,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全面复测,并提交“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然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在交接单上、复测报告上签字确认.随即形成了测量成果的内业资料。
2、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申报总体开工报告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并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同时,填写进场人员、进场设备、工程材料报验单,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署意见,检查合格后施工,同时将施工准备阶段的内业资料整理存档。
3、分部分项工程资料的整理。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申报分部分项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完成原材料试验,组成设计试验及有关标准试验,经技术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随后进入施工,施工过程中,形成原始记录,施工结束后完成成品的外观几何尺寸及有关物理性能的检查及质量评定。项目的所有资料都是如此,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料随着工程进度逐步形成。
4、质量检验评定。质量检验评定依据“从前至后”、“由小及大”的原则,即先评定先完工的某分项或分部,再评定后完工的某分项或分部;再由分项至分部,由分部至单位,由单位工程至建设工程项目(或合同段),由建设工程项目(或合同段)至此公路工程依次进行质量检验评定。二、目前工程内业资料整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内业资料完整、准确、系统、规范、齐全、真实的记述和反映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做到原始资料图物相符,技术数据真实可靠,签字手续完备齐全,同时又要按规范、标准填写,使之符合归档要求。
但从目前工程资料的产生、整理过程中不难发现,在资料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施工原始资料书写、格式不规范;由于疏于资料管理或技术人员的更换,造成原始文件丢失;工程资料验收签证不齐全;施工原始验收签证资料填写不规范;竣工图编制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给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了工程资料的归档质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资料形成过程看,检测记录、施工原始记录以及试验记录等,都是随着工程进展由现场施工人员边工作边记录,最后汇总整理的,并没有什么弊端可言。检测记录和施工原始记录确实如此,但是对于试验记录,存在的问题却较为突出。从理论上看,对进场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的要求,按厂家、批量、数量或时间进行取样检验,不应该出现纰漏。但是从对多个项目的检查分析结果来看,实际上却很难全部按要求做到。对于施工单位来说:①材料采购与试验检测的部门不同;②负责人一般不是唯一的;③材料采购人员一般都不是技术人员,不清楚进场材料应该如何进行试验检测,易形成材料进场后漏检,因材料不是同一个厂家或者虽是同一个厂家但不是同一个批次而造成漏检;进厂的材料多,放置时间长,不能按时间要求检查,等等。比如钢筋,一般从材料供应商处采购某一规格的50t,多数情况下部是几个炉号的。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应按牌号(炉号)进行检验,检验批次不大于60t。那么,因为50t少于60t,一般情况下检验一次即为完成检查,从而造成漏检。如果简单分析,会认为这种漏检是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造成的。2、在材料质量试验检测方面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工程项目(可独立报验的一部分)完成后报验时,大多数的业主单位要求在报验单后附检测资料、施工记录和材料试验报告,检测资料和施工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可以很好地一一对应,但材料试验检测报告与工程实体的对应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3、按目前《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进行的资料编制,表面上看,监理与施工相分离,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相分离,单位明显,层次清楚,而实际上这方面所存在的弊端最多:①监理与施工分开整理,缺少对应性;留存资料的口的主要是为了出现问题进行查阅,查阅时需要将施工、监理及竣工图同时查看,雖然资料有总、细目录之分,但是要查看某一部位和构件的资料,困难很大;②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分离,而实际上工程的任何一个部位、构件,都有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查阅起来困难很大;③劳动强度大,现纰漏不容易发现,在工程完工报验、批复时,对资料已经按部位、构件对应清楚,资料编制装订时再分开,每一项目的资料都很多,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弄乱、丢失的情况。
4、在我国各行各业建设领域中,工程施工单位对资料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在工程交工时才整理资料。 5、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本身思想上不够重视,平时不注意内业资料的整理及对内业资料的整理不规范和对档案管理不熟悉。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领导人对国家档案法、基本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关于竣工资料编制的质量标准规范不够熟悉,对档案意识、知识的相对缺乏,导致相关专业知识素质偏低。三、建议使用资料整理的新方法及其优点根据前面的分析,并通过多方调查和征求意见。为克服前文所述的弊端,建议对监理资料、施工资料按以下方法进行编制:
①以工程部位、桩号或施工顺序(即单位分部分项划分一览表)为主线(总目录);②施工记录与监理资料不分开;③施工记录与检测资料不分离;④试验资料结合工程材料管理单独成册。
以上新方法在总体上完全可以克服前文所述的弊端,在此以一项桥梁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1、以工程部位、桩号或施工顺序为主线(总目录)。按照施工顺序,首先是基础施工,再是墩台,以后依次是盖梁、支座、梁板、桥面、护栏等,清楚明了,不可能出现缺少一部分而发现不了的情况。至于有多少个基础、墩台等,从目录总体数量上也可一目了然。
2、施工记录、监理资料在一起,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不分离。按工程实际情况,一个构件(如桥墩)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施工的原始记录(模板安装记录、砼浇筑记录等),完工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形成施工自检记录(标高、直径、垂直度、砼强度等),随后填写报验单,施工记录、施工自检记录随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接到报验单后,首先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查,再对所报验工程进行现场实体检测,从而形成监理抽验资料(与施工检测资料同,但频率少)。把监理的这部分资料放到施工报验资料后面,那么这个桥墩的资料就完整了。如果整个工程按报验顺序,再按部位或桩号进行适当调整后装订成册,不用拆开进行整理,关键是查阅资料方便、准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以及交(竣)工验收检查都会变得简单、快捷,更容易发现问题。另外,这样编制可以做到工程结束也就意味着资料收集完成。省去了施工、监理单位在完工后动用大量的人力、时间进行整理,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试验资料结合工程材料进场管理进行。其特点是把原来的材料试验报告单与工程的一个构件(部位)相对应,使之与材料进场批次相对应。工程结束后,按材料分类、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即为竣工资料的试验资料部分,这样可减少复印对应工程报验资料的环节,省时、省力、效果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2]JTJ 04l一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关键词:公路,内业资料,形成过程,整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内业资料的形成过程施工内业资料的形成一般按项目施工顺序进行。
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完成外业交桩后,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全面复测,并提交“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然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在交接单上、复测报告上签字确认.随即形成了测量成果的内业资料。
2、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申报总体开工报告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并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同时,填写进场人员、进场设备、工程材料报验单,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署意见,检查合格后施工,同时将施工准备阶段的内业资料整理存档。
3、分部分项工程资料的整理。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申报分部分项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完成原材料试验,组成设计试验及有关标准试验,经技术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随后进入施工,施工过程中,形成原始记录,施工结束后完成成品的外观几何尺寸及有关物理性能的检查及质量评定。项目的所有资料都是如此,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料随着工程进度逐步形成。
4、质量检验评定。质量检验评定依据“从前至后”、“由小及大”的原则,即先评定先完工的某分项或分部,再评定后完工的某分项或分部;再由分项至分部,由分部至单位,由单位工程至建设工程项目(或合同段),由建设工程项目(或合同段)至此公路工程依次进行质量检验评定。二、目前工程内业资料整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内业资料完整、准确、系统、规范、齐全、真实的记述和反映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做到原始资料图物相符,技术数据真实可靠,签字手续完备齐全,同时又要按规范、标准填写,使之符合归档要求。
但从目前工程资料的产生、整理过程中不难发现,在资料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施工原始资料书写、格式不规范;由于疏于资料管理或技术人员的更换,造成原始文件丢失;工程资料验收签证不齐全;施工原始验收签证资料填写不规范;竣工图编制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给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了工程资料的归档质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资料形成过程看,检测记录、施工原始记录以及试验记录等,都是随着工程进展由现场施工人员边工作边记录,最后汇总整理的,并没有什么弊端可言。检测记录和施工原始记录确实如此,但是对于试验记录,存在的问题却较为突出。从理论上看,对进场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的要求,按厂家、批量、数量或时间进行取样检验,不应该出现纰漏。但是从对多个项目的检查分析结果来看,实际上却很难全部按要求做到。对于施工单位来说:①材料采购与试验检测的部门不同;②负责人一般不是唯一的;③材料采购人员一般都不是技术人员,不清楚进场材料应该如何进行试验检测,易形成材料进场后漏检,因材料不是同一个厂家或者虽是同一个厂家但不是同一个批次而造成漏检;进厂的材料多,放置时间长,不能按时间要求检查,等等。比如钢筋,一般从材料供应商处采购某一规格的50t,多数情况下部是几个炉号的。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应按牌号(炉号)进行检验,检验批次不大于60t。那么,因为50t少于60t,一般情况下检验一次即为完成检查,从而造成漏检。如果简单分析,会认为这种漏检是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造成的。2、在材料质量试验检测方面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工程项目(可独立报验的一部分)完成后报验时,大多数的业主单位要求在报验单后附检测资料、施工记录和材料试验报告,检测资料和施工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可以很好地一一对应,但材料试验检测报告与工程实体的对应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3、按目前《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进行的资料编制,表面上看,监理与施工相分离,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相分离,单位明显,层次清楚,而实际上这方面所存在的弊端最多:①监理与施工分开整理,缺少对应性;留存资料的口的主要是为了出现问题进行查阅,查阅时需要将施工、监理及竣工图同时查看,雖然资料有总、细目录之分,但是要查看某一部位和构件的资料,困难很大;②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分离,而实际上工程的任何一个部位、构件,都有检测记录、施工记录与试验记录,查阅起来困难很大;③劳动强度大,现纰漏不容易发现,在工程完工报验、批复时,对资料已经按部位、构件对应清楚,资料编制装订时再分开,每一项目的资料都很多,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弄乱、丢失的情况。
4、在我国各行各业建设领域中,工程施工单位对资料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在工程交工时才整理资料。 5、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本身思想上不够重视,平时不注意内业资料的整理及对内业资料的整理不规范和对档案管理不熟悉。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领导人对国家档案法、基本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关于竣工资料编制的质量标准规范不够熟悉,对档案意识、知识的相对缺乏,导致相关专业知识素质偏低。三、建议使用资料整理的新方法及其优点根据前面的分析,并通过多方调查和征求意见。为克服前文所述的弊端,建议对监理资料、施工资料按以下方法进行编制:
①以工程部位、桩号或施工顺序(即单位分部分项划分一览表)为主线(总目录);②施工记录与监理资料不分开;③施工记录与检测资料不分离;④试验资料结合工程材料管理单独成册。
以上新方法在总体上完全可以克服前文所述的弊端,在此以一项桥梁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1、以工程部位、桩号或施工顺序为主线(总目录)。按照施工顺序,首先是基础施工,再是墩台,以后依次是盖梁、支座、梁板、桥面、护栏等,清楚明了,不可能出现缺少一部分而发现不了的情况。至于有多少个基础、墩台等,从目录总体数量上也可一目了然。
2、施工记录、监理资料在一起,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不分离。按工程实际情况,一个构件(如桥墩)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施工的原始记录(模板安装记录、砼浇筑记录等),完工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形成施工自检记录(标高、直径、垂直度、砼强度等),随后填写报验单,施工记录、施工自检记录随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接到报验单后,首先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查,再对所报验工程进行现场实体检测,从而形成监理抽验资料(与施工检测资料同,但频率少)。把监理的这部分资料放到施工报验资料后面,那么这个桥墩的资料就完整了。如果整个工程按报验顺序,再按部位或桩号进行适当调整后装订成册,不用拆开进行整理,关键是查阅资料方便、准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以及交(竣)工验收检查都会变得简单、快捷,更容易发现问题。另外,这样编制可以做到工程结束也就意味着资料收集完成。省去了施工、监理单位在完工后动用大量的人力、时间进行整理,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试验资料结合工程材料进场管理进行。其特点是把原来的材料试验报告单与工程的一个构件(部位)相对应,使之与材料进场批次相对应。工程结束后,按材料分类、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即为竣工资料的试验资料部分,这样可减少复印对应工程报验资料的环节,省时、省力、效果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2]JTJ 04l一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