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每个班总是有那么几个思想品德不良、行为不轨、学习成绩特差的“学困生”。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强、逆反心理较强、学习差、态度差、行为差等等,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这些学困生通常成为每位教师的“心病”,弃之不能,教之亦难。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高效课堂的要求,是检验一所学校、一位老师高效课堂思想是否牢固,高效课堂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把转化学困生工作提高到高效课堂的高度,可以说,面向学困生的问题解决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学困生情况不同,方法自然也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不必寻找,也不能有现成的固定方法,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是不存在的。那么如何作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
一、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与社会因素有关,或与家庭因素有关,或与学校因素有关。社会上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促使他们胸无大志,无心向学;家庭中因父母管教不严,无暇管教甚至根本不管,任他们随心所欲,使他们目标不明确,前进缺乏动力;班上缺乏互相帮助,团结奋进等良好风气或教师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缺乏责任感与职业感,使之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情绪低下或偏激,纪律涣散,学习缺乏信心和动力,常觉得自己像离群之鸟,苍海孤舟。
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进行分类。视其不同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转化方案,同时要深入家庭了解学生,多与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联系,综合各种信息,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转化。例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小李上课时一刻不停地做小动作,任凭你再三劝告,他始终无动于衷,可谓是个“犟”学生,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家访和跟他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父亲常年经商在外,疏于管教,母亲“恨子不成钢”,方法却过于简单。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对“症”下“药”,多次和他的母亲谈心,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重新让他妈妈树立起“孺子可教”的信心,在家中对他进行多督促;在学校我加强对他的教育和引导,号召同学帮助他,多管齐下,引导他不断提高认识,使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观察,用“爱”融化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爱”是我们教师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如果没有爱,就谈不上是什么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以爱为基点,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是我们老师从事这一工作的最基础的起点。因此,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更应该厚爱学困生,分析学困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困难的真正症结。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随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时,他们便另作途径,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以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带着爱心,真正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要厚爱学困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改变那种“学困生”常被忽视、冷落、甚至受奚落和歧视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改变对“学困生”的看法,做到循循善诱、耐心帮助。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如同春风化雨,它的滋润可以使枯苗复苏。
三、因材施教,激发欲望
对于学困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首先,我们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学困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应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使其特长、爱好和兴趣,能得之发挥,从而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教育,诱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
四、减少指责,多加鼓励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用甲学生之长去比已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学困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记得有一年,我刚接一个班时,了解到一个学生从来不做作业,常被同学嘲笑。有一次做课堂作业时,他正在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受到老师的重视。然而,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此后,他的练习也虽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学困生转变、成长的锲机。
五、循序渐进,走向成功
当学困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奋发向上时,就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依据学困生的认识基础能力以及行为品质存在偏差程度,因材施教,提出适度要求,并遵循“低起点,小目标,分阶段,常更新”的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提出一些学困生无法达到的要求和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因此,把起点放在学困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乐趣,让学困生走进“我能行”的大门,发现自己的潜能。当学困生低层次的目标一旦实现,就要提出一个稍高层次的目标或更高目标让他努力,帮他实现,这样循序渐进地可使学困生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总之,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在理论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挖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斗志,对学困生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要抓反复,反复抓,抓到底,才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达到育人教书的目的。
一、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与社会因素有关,或与家庭因素有关,或与学校因素有关。社会上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促使他们胸无大志,无心向学;家庭中因父母管教不严,无暇管教甚至根本不管,任他们随心所欲,使他们目标不明确,前进缺乏动力;班上缺乏互相帮助,团结奋进等良好风气或教师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缺乏责任感与职业感,使之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情绪低下或偏激,纪律涣散,学习缺乏信心和动力,常觉得自己像离群之鸟,苍海孤舟。
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进行分类。视其不同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转化方案,同时要深入家庭了解学生,多与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联系,综合各种信息,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转化。例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小李上课时一刻不停地做小动作,任凭你再三劝告,他始终无动于衷,可谓是个“犟”学生,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家访和跟他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父亲常年经商在外,疏于管教,母亲“恨子不成钢”,方法却过于简单。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对“症”下“药”,多次和他的母亲谈心,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重新让他妈妈树立起“孺子可教”的信心,在家中对他进行多督促;在学校我加强对他的教育和引导,号召同学帮助他,多管齐下,引导他不断提高认识,使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观察,用“爱”融化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爱”是我们教师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如果没有爱,就谈不上是什么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以爱为基点,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是我们老师从事这一工作的最基础的起点。因此,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更应该厚爱学困生,分析学困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困难的真正症结。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随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时,他们便另作途径,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以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带着爱心,真正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要厚爱学困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改变那种“学困生”常被忽视、冷落、甚至受奚落和歧视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改变对“学困生”的看法,做到循循善诱、耐心帮助。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如同春风化雨,它的滋润可以使枯苗复苏。
三、因材施教,激发欲望
对于学困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首先,我们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学困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应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使其特长、爱好和兴趣,能得之发挥,从而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教育,诱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
四、减少指责,多加鼓励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用甲学生之长去比已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学困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记得有一年,我刚接一个班时,了解到一个学生从来不做作业,常被同学嘲笑。有一次做课堂作业时,他正在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受到老师的重视。然而,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此后,他的练习也虽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学困生转变、成长的锲机。
五、循序渐进,走向成功
当学困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奋发向上时,就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依据学困生的认识基础能力以及行为品质存在偏差程度,因材施教,提出适度要求,并遵循“低起点,小目标,分阶段,常更新”的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提出一些学困生无法达到的要求和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因此,把起点放在学困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才能使他们产生成功的乐趣,让学困生走进“我能行”的大门,发现自己的潜能。当学困生低层次的目标一旦实现,就要提出一个稍高层次的目标或更高目标让他努力,帮他实现,这样循序渐进地可使学困生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总之,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在理论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挖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斗志,对学困生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要抓反复,反复抓,抓到底,才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达到育人教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