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中学骨干教师发展瓶颈
有项对特级教师的调查表明,从走上工作岗位,到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大约需要16-25年的时间和积累。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跨过“停止和退缩阶段”,顺利进入持续发展阶段,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成长的瓶颈,表现在:
(一)在职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差。
在职培训属于教师继续教育,即职后(在职)教育,是广大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在内的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系统地、成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职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进修,建立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有保障。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旨在全面提高骨干教师素质中的理论含量,培养和增强教师个体的理论素养,提高应用能力、创造能力,使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有理论自觉地实践者和有实践自觉的理论者。
(二)骨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下滑。
骨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精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面对家长望子成龙和学校以升学率论英雄的现状,盛名之下的骨干教师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压力,长此以往心理不堪重负。夹缝中求发展的巨大压力让部分骨干教师产生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等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成就感和幸福感降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骨干教师作为一个在社会中需要生存的人,和所有人一样,他们需要衣食住行,需要起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他们也会生老病死。把教师当成无欲无错的圣人、铁打之躯,对其求全责备,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只能成为必然。
二、当前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文献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骨干教师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关系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索骨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确保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重新审视。没有反思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认识,就很难进入一种高层境界。只有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控制和调节妨碍教学生活的错误信念和假设,不断矫正错误,逐渐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客观的教学信念。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大多来自教师同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知识增长是借助于实践与反思而实现的。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拓宽教师专业视野,激发教师不断超越的原动力,是实现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乃至专业提高的必由之路。许多优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与经验也充分证明,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是教师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
(二)减负、解压,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教师的身心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问题早教师身上的曲折反映。因此,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整体联动。”基于此,我们应该从三个纬度来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师心理干预机制和心理教育机制;学校必须配备经过正规教育和学习的心理教员,定期专门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矫正,保障每个教师的心理健康;尽量化解教师承担的心理压力,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改变教师管理中依靠行政手段对教师关、卡、压,以引导、鼓励为主,协助教师进行合理、正向的思维,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2.社会和舆论应该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心情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尽量避免用红烛、春蚕、园丁、人梯,这些对教师褒奖的词汇,过多地引导和强调教师的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教师是人不是神,他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常人的七情六欲,社会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把老师打造成完人,教师不可能成为道德的符号或者道德的奴隶;3.教师的身心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教师个体也要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自身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身心透支,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群体与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和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冲突与矛盾,减少消极情绪;要正确看待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竞争,勇敢面对竞争,积极适应竞争,学会释放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三、结论
骨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是教师群体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群体必然具有引领作用、示范作用、促进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实现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具有时代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捉进当前中学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有项对特级教师的调查表明,从走上工作岗位,到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大约需要16-25年的时间和积累。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跨过“停止和退缩阶段”,顺利进入持续发展阶段,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成长的瓶颈,表现在:
(一)在职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差。
在职培训属于教师继续教育,即职后(在职)教育,是广大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在内的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系统地、成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职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进修,建立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有保障。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旨在全面提高骨干教师素质中的理论含量,培养和增强教师个体的理论素养,提高应用能力、创造能力,使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有理论自觉地实践者和有实践自觉的理论者。
(二)骨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下滑。
骨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精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面对家长望子成龙和学校以升学率论英雄的现状,盛名之下的骨干教师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压力,长此以往心理不堪重负。夹缝中求发展的巨大压力让部分骨干教师产生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等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成就感和幸福感降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骨干教师作为一个在社会中需要生存的人,和所有人一样,他们需要衣食住行,需要起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他们也会生老病死。把教师当成无欲无错的圣人、铁打之躯,对其求全责备,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只能成为必然。
二、当前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文献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骨干教师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关系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索骨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确保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重新审视。没有反思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认识,就很难进入一种高层境界。只有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控制和调节妨碍教学生活的错误信念和假设,不断矫正错误,逐渐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客观的教学信念。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大多来自教师同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知识增长是借助于实践与反思而实现的。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拓宽教师专业视野,激发教师不断超越的原动力,是实现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乃至专业提高的必由之路。许多优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与经验也充分证明,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是教师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
(二)减负、解压,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教师的身心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问题早教师身上的曲折反映。因此,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整体联动。”基于此,我们应该从三个纬度来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师心理干预机制和心理教育机制;学校必须配备经过正规教育和学习的心理教员,定期专门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矫正,保障每个教师的心理健康;尽量化解教师承担的心理压力,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改变教师管理中依靠行政手段对教师关、卡、压,以引导、鼓励为主,协助教师进行合理、正向的思维,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2.社会和舆论应该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心情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尽量避免用红烛、春蚕、园丁、人梯,这些对教师褒奖的词汇,过多地引导和强调教师的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教师是人不是神,他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常人的七情六欲,社会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把老师打造成完人,教师不可能成为道德的符号或者道德的奴隶;3.教师的身心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教师个体也要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自身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身心透支,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群体与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和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冲突与矛盾,减少消极情绪;要正确看待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竞争,勇敢面对竞争,积极适应竞争,学会释放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三、结论
骨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是教师群体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群体必然具有引领作用、示范作用、促进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实现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具有时代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捉进当前中学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