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前导学:助力学生的习作表达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挥作前导学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支点,能使他们提前领会习作方法,提升习作表达能力,进而开展自主习作。作前导学的可行策略有:链接课文,帮助学生把握表达顺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聚焦表达细节;例文引学,帮助学生开阔表达思路;强化思辨,帮助学生夯实表达技能。
  关键词:作前导学习作教学习作表达
  习作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知和表达的综合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作前导学能使学生提前领会习作方法,顺利开展自主习作。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观察日记》为例,浅谈具体的思考与实践。
  一、链接课文,帮助学生把握表达顺序
  语文教材对习作教学的内容做了精心安排,即使是分单元组织教学,习作之前也会安排与主题相关的课文。这些课文内容鲜活,写法鲜明,具有表达特色或行文结构上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文本内容”的意识,更要有“教习作知识”的意识,链接课文,适度拓展,让教材“物尽其用”,助力学生习作。
  四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的《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四篇课文,充满童真童趣,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依托这几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学生写观察日记前,我先链接四篇课文,出示第一张表格(见下页表1),让他们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梳理课文脉络,感知“观察思考、有序描写”的重要性。
  当学生发现了课文的表达技巧后,我顺势出示第二张表格(见下页表2),鼓励他们梳理生活中的一个个“为什么”,并模仿课文的表述方式,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未曾留意到的细节。
  交流与分享环节,学生显得异常兴奋。有的从“探索科学奥秘”的角度,发现被踩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能恢复原样以及酱油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不结冰;有的从“透视时代现象”的角度,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開着汽车去体育馆打球;有的从“关注健康生活”的角度,发现“小眼镜”越来越多,建议大家不做手机“低头族”……围绕学生的这些发现,我鼓励他们做进一步的探究,寻找答案。
  链接教材,适度拓展,既培养了学生整体架构的能力,又为他们搜集与积累习作素材打下了基础,拉近了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聚焦表达细节
  有了习作素材,就等于有了好的习作开端。此时,教师有必要创设适切的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关注细节,以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
  在“写观察日记”的习作教学中,我结合学生提出的“踩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能恢复原样”这一发现,专门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晨会课上,我带着玻璃杯和筷子,拎着一瓶热水走进教室。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中,我取出一只被踩瘪的乒乓球,提问:“乒乓球受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这只被踩瘪的乒乓球应该放进多少度的热水里才能恢复原样?球放进水里,是任其漂浮在水面还是要将其按进水里?凹下去的地方是一下子鼓起来的还是慢慢鼓起来的?恢复原状后的乒乓球是否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问得目瞪口呆。之前,他们只是知道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恢复原样,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却从未思考过。带着疑问,他们也想一探究竟。于是,师生共同实验,逐一验证与解答了以上细节问题。最后,我小心地用筷子夹出热水里的乒乓球,提醒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上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先提问和猜想答案,再通过亲自实践验证,把问题探清楚、想明白。琢磨、猜想、验证的过程不一定顺利,甚至会产生新的困惑。但只要打开思维的阀门,勤思多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忽略每一个步骤,必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至此,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习得了观察时把握细节的要领,习作时自然有话可写了。
  三、例文引学,帮助学生开阔表达思路
  在学生掌握了表达顺序和表达细节的要领后,教师还不能一下子将习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不能让他们马上进行习作,而是要在开阔表达思路方面下功夫,让他们对有序表达、准确表达的认知更为深入。引入习作例文,启发学生分析对比,发现相同主题的习作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是较为可行的策略。
  依据本次习作“体会文章有序有理、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的核心要求,我引入了习作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并精心设计了导学单(见图1),引导学生感知习作知识,探究表达方法。
  本次例文引入既有教材提供的例文,也有我搜集补充的例文,相当于数量较少的群文阅读组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乃至创造性思维。对比、分析、归纳后,学生调用自己的储备,得出结论:“它们都是生活中的新发现,都是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有条理的描写的,照着这样的结构,我们也能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这一结论的获得,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够启发他们触类旁通,主动将已知融入自己的习作实践。到这一步,不需要教师赘言,学生已能就自己的观察内容,轻松列出习作提纲。
  四、强化思辨,帮助学生夯实表达技能
  在学生基本厘清了表达顺序,拟定了习作主题,列出了习作提纲的基础上,细化指导“有重点、写具体”便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强化思辨感悟,帮助学生夯实表达技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此环节,我先让学生结合导学单再读两篇习作例文,快速回顾与巩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描写顺序;然后,出示表3,将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的探究问题部分进行缩写,省略了与人物动作、想法相关的内容。
  经过比较,学生一致认为例文的描写生动具体。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辨析讨论例文的写作方法。学生之前从没想过一篇看似普通的例文,缩写前后的变化竟然这般大,给人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他们投入地阅读、思辨,最后探究出了例文原文的亮点。(1)探究过程先后有序。先写遇到的困难,“一开始方法不当,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再写寻到的妙方,“着急的情况下猛推茶几后反而有了新发现”。(2)所思所想一目了然。小作者把怎么想的心路历程、怎么做的步骤融入写作中,既有语言与动作,又有神态与心理,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习作内容流畅生动。为了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将这些发现合理融入自己的习作,我又播放了一段“小男孩在草丛中看到一只甲虫后反复拨弄它,发现甲虫会装死”的视频。在学生饶有兴致地看完之后,我出示了一篇与此视频相关的例文:   会装死的甲虫
  清晨,我来到楼下玩耍,发现草丛中有一只甲虫。只见它身披黑色盔甲,头顶两根粗粗的天线,几只爪子十分有力,像是小人国里表3
  例文缩写我自认倒霉,把一大盆混合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用手捧了一些豆子,一颗颗地挑了起来。就这样挑呀,挑呀,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往盆里看了看,妈呀,还有一大堆呢!我把混合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挑了起来。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有一大堆呢!我着急了,猛一推茶几。这一推不要紧,不少豆子都滚到了地上。咦,真奇怪,掉在地上的大部分是黄豆,而留在茶几上的大部分是红豆。怎么会这样呢?这一下我来了精神。我连试了几次,发现黄豆是圆的,而红豆是椭圆的。圆的滚得快,所以当茶几受到震动时,掉到地上的大部分就是黄豆了。我着急了,一推茶几,不少豆子都滚到了地上,大部分都是黄豆。我连试了几次,原来黄豆都是圆的,而红豆是椭圆的。圆的滚得快。的黑衣战士。我刚走近它,它就突然不动了。
  这下我来劲了,拿起一根小树枝碰它,它还是不动。我将它翻过来,它也不动。我正准备转身离开,它竟然就动了。
  “咦,难道甲虫会装死?”我自言自语道。带着好奇,我干脆用手去碰它,可任我怎么碰,它就是不动。我又等了一会儿,它还是不动。“唉,一点都不好玩!”就在我失望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死”甲虫竟然动了!不行,不能让你跑!甲虫的变化让我来了兴致,我又用手碰它,结果它动了几下,又不动了。
  回家后,我从《百科全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很多甲虫都会装死。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让敌人以为自己已经死去。
  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读这样情景再现的习作也让他们备感亲切。此时,我建议学生结合刚才的视听感受,学做“小编辑”,找出这篇习作例文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前两轮的例文辨析经验,学生此时已会迁移运用。他们的评价是:这篇习作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重点地把自己看到、想到、做过的细节写明白,写具体,美中不足的是描写“我”和甲虫的动词过于单调且显重复(详见上文画线处),不是“碰”就是“不动”。
  针对有不足之处的段落,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修改后的段落,表达效果明显提升:
  这下我来劲了,拿起一根小树枝拨弄它,它没有一点反应。我用树枝让它翻了个身,可它还是没有动静。我正准备转身离开,它居然蹬了几下腿,又“活”过来了,那架势,似乎是在挑战我呢。
  “咦,难道甲虫会装死?”我自言自语道。带着好奇,我干脆用手去碰它。可任我怎么碰,它就像“死”了一样。我又等了一会儿,它仍然一动不动。“唉,一点都不好玩!”就在我失望又准备离开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死”甲虫竟然撑开翅膀用力翻过身,想偷偷溜走!“不行,不能让你跑!”甲虫的变化让我来了兴致,我又用手把它翻转过来,结果它挣扎了几下,又像死去一般。
  “强化思辨”环节增加了难度,力求让学生在讨论修改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地巩固习作技能,在自主习作时做到有序描写、重点突出、用词准确、生动具体。
  综上所述,尊重学生的认知特征与思维规律,优化习作教学方式,精心设计作前导学,有效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如同给了学生一个有力的支点,能让他们在习作任务的驱动下“有备而来”,在学习运用中掌握习作技能,从习作表达中获得成功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提升习作关键能力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编号:D/2018/02/284)和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功能习作教学策略研究”(编号:G/16/P/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2] 朱敏,徐林祥.论顾黄初语文教材编制思想[J].中學语文教学,2019(3).
  [3] 诸定国.构建儿童立场的表达情境——于永正“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课例的当下意义[J].教育视界,2018(22).
其他文献
小麦穗发芽(简称PHS)是指小麦收获前遇到阴雨天气时,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发芽可严重劣化小麦籽粒品质,同时影响小麦储存及下年播种质量,给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西南麦区一直是小麦穗发芽的重发区,该区生产实践表明,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小麦穗发芽带来的损失。具体措施如下:  1. 适当选择较抗穗发芽品种 小麦发芽能力与籽粒的成熟度及休眠特性有关,因地制宜地选择休眠期
研究了再生集料是否膜化处理及替代率不同对砂浆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膜化处理的再生集料替代率为100%时,其强度与纯天然集料相差不大;而未膜化处理的再生集料替代率
文章首先论述了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具体策略,即科学培养中高职会计人才,构建有梯度的人才衔接方案;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
<正>20世纪中后期,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加大,作为沟通载体的互联网语言也随之迅猛发展。语言是一切文明传播的基础,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
本文简要阐述了北方盐蚀冰冻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表面防腐抗渗材料——丙乳砂浆的特性及防腐施工工艺。
<正>在包装印刷行业中柔性版印刷技术是国家推广的环保印刷技术,2007年深圳市环境保护局编制的清洁生产工艺指引一系列文件中专题编写并审查通过了"清洁生产印刷工艺指引",将
<正>"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一、经济稳健助力家电市场企稳回升1、2017年一季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