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靶向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研究及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评价疗效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靶向基因放射治疗在裸鼠肺腺癌模型中的联合抗肿瘤作用,以及应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Micro-PET-CT)动态评价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模型,并分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即重组杆状病毒瘤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尾静脉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肌内注射+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和对照组,计算其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肿瘤生长延缓时间。采用Micro-PET-CT动态评价18F-FDG代谢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和Ki-67的表达情况。

结果

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肿瘤生长延缓时间>12 d,肿瘤抑制率>45%,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VEGF、CD31和Ki-67表达显着低于单纯放疗组和对照组(P<0.05)。Micro-PET-CT显像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较对照组和单纯放疗组明显降低(P<0.05),且重组杆状病毒瘤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尾静脉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肌内注射+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裸鼠治疗后肿瘤体积与SUVmax正相关(P分别为0.976、0.954、0.929和0.871,P<0.05)。

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Bac Egr1-K5联合放疗增强了抑制肺腺癌生长的作用, Egr1启动子的射线可诱导性实现了治疗的靶向性及可控性。Micro-PET-CT显像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好,可用于活体肿瘤的功能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1,SMN1)向SMN2基因的转化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417例SMN1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患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筛查SMN1第8外显子是否纯合缺失,并通过基因组测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以及克隆测序等方法进行转化基因类
无应激试验(NST)易受各种因素而影响胎儿宫内缺氧的筛选,还因其假阳性率较高而影响它的可信度.本文通过NST异常2次以上的孕妇204例和同期NST正常孕妇103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讨NST检查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胎心率监护的可靠性。
miRNA是一类21~23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单链小RNA,首先由Lee等[1]于1993年在秀丽线虫中发现.Reinhart 等[2]于2000年发现miRNA具有控制线虫发育的重要功能.随后,miRNA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的 构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理论系统模型及指标体系,为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文献分析法、Delphi法构建评价指标与模型,运用极值标化、医疗资源地理分摊、Gini系数等方法对东部某省会H市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 构建了包括机会、过程、结果3个维度,政府筹资、资源配置、服务可及性等7个二级和27个三级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心率(HR)、血压(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及心电图ST段等心血管参数的影响,对比评估术中心肌氧供耗平衡情况,探讨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