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油画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字患者的急救时间、心电图检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心电图检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时间,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严重阻塞,并且心肌由于严重的缺血缺氧出现局部坏死。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急诊相关调查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成為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若不尽早送往医院救治,可能引起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结局。文章主要针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51~73岁,平均为(55.3±1.5)岁,;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为(43.3±5.5)min。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为(56.5±1.7)岁,;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为(45.4±6.5)min,。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为发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操作为:急诊室接到急救电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将患者接往医院,入院后第一时间送往急诊室进行急诊流程抢救,包括将患者摆成平卧体位、辅助吸氧、静脉滴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测以及球囊扩张等措施。观察组采取油画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操作为:(1)急诊室接到急救电话后首先确定患者的具体地点,并与5min内安排救护车前往接收患者,并与现场人员进行电话指导,现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包括平卧、稳定呼吸以及情绪,若救护车上有呼吸机可给予吸氧,防止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并根据现场人员的描述在急诊室内准备好相应的急救仪器以及药物,确保患者在入院后能够尽早的得到治疗。(2)现场人员在运送患者的过程重要注意自身的力度,避免造成患者身体上的损伤,为患者建立氧气通道以及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机械吸氧以及静脉注射等急救措施,与急诊室人员进行沟通,并阐述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急诊室再得知患者的情况后要安排好护理人员,并为后续急救措施以及患者的病房做好准备,准备好急救措施。(3)将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可以由现场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例如呼吸频率、心跳、脉搏以及血压等各项指标,一旦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状需要给予尽早治疗。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可以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4)患者在进入急诊室后立即行各项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患者的病情,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以及除颤器,并由医师以及责任护士送往导管室进行置管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字患者的急救时间、心电图检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P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36.8±10.6)min和(72.8±18.8)min;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时间为(6.4±3.4)min和(9.8±6.9)min,;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6±3.6)d和(13.3±4.2)d,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x±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常出现于老年人群体中,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尤其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成为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3]。相关文献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0min内心肌细胞开始出现大面积坏死,并于3h内可扩展至心肌的70%,若发病后6h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出现死亡的机率较高[4]。文章通过选取医院急诊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具有更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急救、心电图检测以及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宝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11-812.
  [2]赵书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3(29):219-220.
  [3]李昕芯.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1(2):184-184.
  [4]周早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4(21):131-133.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错案追究制度的必要性,然后着重剖析了错案追究制实施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推动法治建设进程,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研究Rice信道下天线阵列的相位关系模型,总结Rice因子估计的可行方法;对Rice信道下的测向误差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测向误差的统计特性,该统计特性可以用于对测向
民族地区素质教育应结合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和民族自身特点进行教育;要从中小学基础教育抓起,直到大中专等各层次相互衔接,层层抓紧;要以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加入WTO即将变为现实.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民营企业,在加入WTO后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关系到民营企业在新世纪能否实现新跨
【摘 要】 目的:探讨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便秘时选择循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采用循征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几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便秘几率为16.36%(9/55),明显低于对比组54.55%(30/55);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