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路面类型,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技术应用;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其质量提升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选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为其施工的重要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其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才能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
1.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准备
1.1沥青
选用沥青为重交90(AH—90),选用慢裂洒布型乳化沥青为透层油,选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为粘层油。
1.2矿料
沥青硅矿料级配与相关要求相符合,必须确保粗集料的干燥性、无杂质等,确保其质量与相关施工规定相符合。当其石料检验为酸性岩石时,在沥青路面使用时,应确保其粘结性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同时也可以选用抗剥离方式进行施工。矿粉通常选用石灰岩、岩浆岩内的强碱性岩石,不能存在泥土杂质与泥团情况。如填料选用水泥时,其用量必须控制在矿粉总量的2%以下,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填料选用粉煤灰。应确保细集料的清洁性、干燥性等。
1.3配合比设计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检验各个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并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送与审批。严格遵循施工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与马歇尔试验相结合,选用最佳数据配制方式。
2.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2.1场地清理
原有路面清理工作应在沥青路面施工前进行,首先将路面杂物清理干净,并将表面侧石清除,遵循设计要求由测量人员测量其高程,进而保证其铣刨宽度与深度符合施工要求。
2.2拌和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选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质量与产量。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时,应确保其能符合工期需求等相关条件。并对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油石比与材料的级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遵循相关施工规定的配合比进行各种规格集料、矿粉及沥青的配料。选用导热油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并将温度在16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之间进行有效控制。矿料加热温度则应在170摄氏度及180摄氏度之间进行控制,如混合料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上时,则不能使用,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也要加以控制,确保温度在140摄氏度到150摄氏度之间。
2.3运输
按照拌和站产量、运距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安排,应将运输车辆车箱内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粘薄膜剂的涂抹。为起到防雨、防热量损失情况的出现,运输车应进行盖棚布的覆盖。在运输车箱内如混合料出现离析与硬化情况,或混合料被雨淋后则不能应用于施工。
2.4摊铺混合料
遵循路面宽度,进行摊铺机械的选用,在各个部位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如选用走线法作为底层施工的方式,选用拖杠法作为表面层施工的方式。在摊铺施工中,应确保摊铺行驶的均匀性,并确保行走速度与拌和站产量具有一致性,并确保摊铺施工的连续性。施工中,不能有随意转变速度及中途停机等情况的出现。
遵循气温变化情况,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在110摄氏度以上进行控制,最高温度则控制在165摄氏度以下。在摊铺过程中应对温度进行定期检测并进行真实记录。摊铺施工前,应加热摊铺机的熨平板,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以上。两幅重叠宽度应在5到10厘米之间进行有效控制。如摊铺施工中有离析、边角缺料等情况,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撒料、补料。并对高程、摊铺厚度进行检查。
2.5混合料压实
在施工中确保工作面相对平整,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初压质量,就可以避免热量损失过快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为复压施工提供便利,如确保温度符合施工要求,进而得到最佳密实度。通常情况下初压施工中都会选用追随式碾压,也就是紧随摊铺机进行匀速行驶的碾压方式。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停机痕迹过深,应尽量避免初压光轮后退停机反向位置停在初压表面,应退到复压能够施工到的位置。为达到施工设计密实度,通常需要进行4到6遍碾压施工,同时必须确保碾压顺序和稳压顺序相同。在复压施工中压路机前行与后退标准为不能超过光轮稳压表面,尽可能做好距离稳压表面最前端2到3米。这样有利于车辙痕迹修复。温度控制是复压施工的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控制在130摄氏度。终压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进行轮迹消除。一般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与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作为终压机械,碾压遍数定为1到2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3到6千米,应确保终压施工中其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上,路面没有轮痕后则可以结束施工。
2.6接缝处理
路面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连续的横向接缝,进而对施工材料的均匀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停机等情况的出现,如出现横缝,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如重新施工中,应在距离原来碾压位置的1.5米到2米的范围内,重新进行施工,确保全部材料得到压实。
2.7养生
遵循《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沥青路面养生作业,养生质量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与强度,基于此,必须在碾压施工结束后,及时将土工布覆盖在施工路面上面,并进行洒水作业,确保养生时间在7天以上,整个期间应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封闭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对路面造成严重危害。
3.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将对沥青材料的强度及施工效率等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遵循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工程施工作业,应对外掺集料的级配、用量等进行准确确定,确保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2)在拌和场地进行雨棚的搭设,进而起到保护拌和设备的作用。砂石料场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变化,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进而对拌和用水量进行调整。因雨季天气较为潮湿,应避免漏雨、受潮等情况出现在水泥存放中。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向运输车厢内流入。在现场铺筑施工中,严禁在雨天施工。如施工路段有积水,应在铺筑施工前将积水彻底排除。覆盖塑料膜在沥青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在已抹平的路面上不允许直接淋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结构中沥青路面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因各种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路面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坏。为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及质量,必须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确保其施工工艺符合施工规定,才能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奇,贾艳梅.浅谈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2]荆永芳,李建锋,韦纯明.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工艺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韦志娟,许晓瑜.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及其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03).
[4]包秋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对策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5]刘海林.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17).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技术应用;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其质量提升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选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为其施工的重要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其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才能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
1.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准备
1.1沥青
选用沥青为重交90(AH—90),选用慢裂洒布型乳化沥青为透层油,选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为粘层油。
1.2矿料
沥青硅矿料级配与相关要求相符合,必须确保粗集料的干燥性、无杂质等,确保其质量与相关施工规定相符合。当其石料检验为酸性岩石时,在沥青路面使用时,应确保其粘结性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同时也可以选用抗剥离方式进行施工。矿粉通常选用石灰岩、岩浆岩内的强碱性岩石,不能存在泥土杂质与泥团情况。如填料选用水泥时,其用量必须控制在矿粉总量的2%以下,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填料选用粉煤灰。应确保细集料的清洁性、干燥性等。
1.3配合比设计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检验各个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并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送与审批。严格遵循施工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与马歇尔试验相结合,选用最佳数据配制方式。
2.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2.1场地清理
原有路面清理工作应在沥青路面施工前进行,首先将路面杂物清理干净,并将表面侧石清除,遵循设计要求由测量人员测量其高程,进而保证其铣刨宽度与深度符合施工要求。
2.2拌和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选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质量与产量。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时,应确保其能符合工期需求等相关条件。并对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油石比与材料的级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遵循相关施工规定的配合比进行各种规格集料、矿粉及沥青的配料。选用导热油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并将温度在16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之间进行有效控制。矿料加热温度则应在170摄氏度及180摄氏度之间进行控制,如混合料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上时,则不能使用,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也要加以控制,确保温度在140摄氏度到150摄氏度之间。
2.3运输
按照拌和站产量、运距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安排,应将运输车辆车箱内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粘薄膜剂的涂抹。为起到防雨、防热量损失情况的出现,运输车应进行盖棚布的覆盖。在运输车箱内如混合料出现离析与硬化情况,或混合料被雨淋后则不能应用于施工。
2.4摊铺混合料
遵循路面宽度,进行摊铺机械的选用,在各个部位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如选用走线法作为底层施工的方式,选用拖杠法作为表面层施工的方式。在摊铺施工中,应确保摊铺行驶的均匀性,并确保行走速度与拌和站产量具有一致性,并确保摊铺施工的连续性。施工中,不能有随意转变速度及中途停机等情况的出现。
遵循气温变化情况,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在110摄氏度以上进行控制,最高温度则控制在165摄氏度以下。在摊铺过程中应对温度进行定期检测并进行真实记录。摊铺施工前,应加热摊铺机的熨平板,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以上。两幅重叠宽度应在5到10厘米之间进行有效控制。如摊铺施工中有离析、边角缺料等情况,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撒料、补料。并对高程、摊铺厚度进行检查。
2.5混合料压实
在施工中确保工作面相对平整,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初压质量,就可以避免热量损失过快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为复压施工提供便利,如确保温度符合施工要求,进而得到最佳密实度。通常情况下初压施工中都会选用追随式碾压,也就是紧随摊铺机进行匀速行驶的碾压方式。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停机痕迹过深,应尽量避免初压光轮后退停机反向位置停在初压表面,应退到复压能够施工到的位置。为达到施工设计密实度,通常需要进行4到6遍碾压施工,同时必须确保碾压顺序和稳压顺序相同。在复压施工中压路机前行与后退标准为不能超过光轮稳压表面,尽可能做好距离稳压表面最前端2到3米。这样有利于车辙痕迹修复。温度控制是复压施工的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将其温度控制在130摄氏度。终压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进行轮迹消除。一般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与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作为终压机械,碾压遍数定为1到2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3到6千米,应确保终压施工中其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上,路面没有轮痕后则可以结束施工。
2.6接缝处理
路面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连续的横向接缝,进而对施工材料的均匀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停机等情况的出现,如出现横缝,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如重新施工中,应在距离原来碾压位置的1.5米到2米的范围内,重新进行施工,确保全部材料得到压实。
2.7养生
遵循《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沥青路面养生作业,养生质量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与强度,基于此,必须在碾压施工结束后,及时将土工布覆盖在施工路面上面,并进行洒水作业,确保养生时间在7天以上,整个期间应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封闭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对路面造成严重危害。
3.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将对沥青材料的强度及施工效率等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遵循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工程施工作业,应对外掺集料的级配、用量等进行准确确定,确保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2)在拌和场地进行雨棚的搭设,进而起到保护拌和设备的作用。砂石料场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变化,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进而对拌和用水量进行调整。因雨季天气较为潮湿,应避免漏雨、受潮等情况出现在水泥存放中。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向运输车厢内流入。在现场铺筑施工中,严禁在雨天施工。如施工路段有积水,应在铺筑施工前将积水彻底排除。覆盖塑料膜在沥青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在已抹平的路面上不允许直接淋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结构中沥青路面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因各种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路面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坏。为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及质量,必须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确保其施工工艺符合施工规定,才能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奇,贾艳梅.浅谈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2]荆永芳,李建锋,韦纯明.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工艺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韦志娟,许晓瑜.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及其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03).
[4]包秋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对策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5]刘海林.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