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耕地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农地闲置严重威胁着我国耕地安全,故研究耕地闲置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人地生存依赖关系是理解农地闲置的重要视角。基于川东北F村的个案,对农地闲置特征、形成机理与盘活策略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丘陵地区农地闲置整体上呈现出稀缺→增多→频现→缓解的演变特征。农地闲置特征演变主要囿于人地关系历经了靠地化、半靠地化、非靠地化及再半靠地化过程。靠地化使得村民高度依赖
【机 构】
: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05);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21YNUGSP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农地闲置严重威胁着我国耕地安全,故研究耕地闲置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人地生存依赖关系是理解农地闲置的重要视角。基于川东北F村的个案,对农地闲置特征、形成机理与盘活策略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丘陵地区农地闲置整体上呈现出稀缺→增多→频现→缓解的演变特征。农地闲置特征演变主要囿于人地关系历经了靠地化、半靠地化、非靠地化及再半靠地化过程。靠地化使得村民高度依赖土地,农地闲置罕见;半靠地化使得村民对土地的依赖降低,农地闲置增多;非靠地化使得村民暂不依赖土地,农地闲置频现;再半靠地化使得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增加,农地闲置缓解。未来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合理利用耕地理念,除要求土地承包商适度保证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应针对难流转的农村闲置耕地适时启动再分配改革政策,运用政策优势激发靠地和半靠地化村民盘活农村难流转闲置耕地,充分释放土地红利。
其他文献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复兴的前提是乡村振兴。要尽全党、全社会之力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然而,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村得到发展,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城镇化和农村发展同步进行。本文从人地关系角度切入,在历史维度上分析农地政策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以期从人文角度寻找到可行的政策设计思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
国土空间功能是反映区域人地耦合关系和构成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框架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受困于长期以来的“两规”并行思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土空间功能这一概念较少被学界所提及,针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也尚未报道。论文首先从文献溯源的角度指出,国外关于国土空间功能研究偏向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侧重于创新既有的知识框架以指导阶段性的规划实践;其次,通过对国土空间功能分类测评、
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我国2004—2020年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动态面板模型的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对“双碳”目标下碳排放影响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碳减排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同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碳排放对各区域制造业
采用2000-2020年哈长-辽中南城市群的DMSP、VIIRS夜间影像与城市统计数据,利用人口-土地城镇化相关模型,分析其人地时空特征,揭示了扩张路径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群人口聚集效应持续增强,表现出城市集群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异速生长系数呈现出显著的区域聚集现象,总体上呈现南部低,北部高的态势;人地协调系数从低到高的区县数量递减,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且大多数区县的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战争形势重视地理纵深的“三线布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强调地理毗邻关系的拉郎配“经济协作区”,演变为改革开放之初面向海洋开放的“两个大局”部署,再到注重区域均衡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如今演变为侧重发挥地理集群优势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布局,而且进一步关注到国内外的地理联系,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塑造国际地理格局。至此,综合
人地协调观因突出强调"协调"而不等同于人地观(念)。溯源人地关系原理,"协调"主要体现在人与地之间物质、能量的流通量和流通程度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极限值"以内,依靠科学的行动与调适,确保人地交互状况运行在合理区间当中。本文聚焦"协调",将以往用"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和谐发展"来解构人地协调观素养表现的方法,进一步调适、概括为:"辩证看待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懂得人类活动需尊重自
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地关系协调适应、人地关系矛盾冲突、人地关系调整再适应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呈现出人口流失、生态破坏、产业滞后、文化基因流失、居住环境损毁等问题。要推动传统村落乡村振兴,需要采取吸引乡村人口回流、推动传统村落产业振兴、提升环境生态的吸引力、促进传统文化活化发展、改造传统村落居住空间五大策略。
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永恒主题。近百年来,相关学者先后提出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和谐论等不同观点的人地关系理论,反映了特定发展阶段人类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关系的动态演变,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近30年来,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和发展在缓慢演进,而习近平提出的“两山论”,是基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人地关系的坎坷实践和世界发展大势的一种崭新的人地关系理论,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