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关注语用,落实语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此,所有老师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语用目标的落实,因此,便有了“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仿照课文第二段的样子写上一段话……”诸如此类的语用训练,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外,由于学生词汇量贫乏,单一等原因,写出来的文章古板,守旧,毫无新意可言。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语用”目标的达成更具可操作性,提高学习效果。
一、在特殊句式上点拨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秘密。因此,要想把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关注文本中一些特殊的句式,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表示连接的词语“起先,然后,渐渐,后来”等词语把小珍珠鸟是怎样与我亲近起来的过程形象的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在学习这个段落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把文中表示连接的词语画出来,再想一想,这些句子之間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对这种特殊句式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此时,教师话锋一转,这样引导道: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学生养过或者逗过一些小猫啊,小狗啊,或者小黄鹂鸟啊等等,那么,你能把自己和它熟悉起来的过程写下来吗?在教师的精心点拨下,学生下笔如有神,写出了各具特色的描写片段来,赋予了文本内容不一样的精彩。
二、从修辞艺术上赏析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材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为文章平添几分秋色,使学生在朗读时更具有耐人寻味的特点,基于语用的目标以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的特别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在赏析品味的基础上拓展语言文字运用。
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为了表现兵马俑神态各异的特点,课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有的……。”在教学时,我首先引领学生就这些语言进行赏析,品味,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写的美吗?为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文本语言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对于语言表达上的好处,领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这样启发学生:在秦兵马俑坑里像这样的俑还有许多,他们形态逼真,各具特色,你能接着往下写一写吗?在教师的有意引领下,学生的想象力爆发,写作热情高涨,在想象中,在表达中,他们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而且深切体会到这样表达的好处,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语文教材中,像这样具有修辞手法运用的地方还有许多,教师要认真钻研文本,极力挖掘教材中的修辞亮点,引领学生赏析,品味,并在感悟精彩中,学会表达,学会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用能力必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在写作方法上引领
不同的文章写作方法不同,在阅读教学时,只有随文渗透,语用的生成才更有操作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光要对文本加以点拨、指导,还要不断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把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有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这是一篇游记,请大家自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方法来记叙的?听了教师的话以后,学生直接脱口而出道“游览顺序”。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主动授意意识浓,学生缺少了互动生成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获取。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换个方式,让学生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具体的介绍给大家的?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如果让你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你会采取哪种写作方法?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比较起来,你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这样经过对比内化以后,学生对本课的写作方法将会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
总之,语文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在语用目标的达成上,其他学科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文本,精心预设,才能使语用的生成更具可操作性,进而使学生在语用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效能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221000)
一、在特殊句式上点拨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而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秘密。因此,要想把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关注文本中一些特殊的句式,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表示连接的词语“起先,然后,渐渐,后来”等词语把小珍珠鸟是怎样与我亲近起来的过程形象的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在学习这个段落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把文中表示连接的词语画出来,再想一想,这些句子之間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对这种特殊句式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此时,教师话锋一转,这样引导道: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学生养过或者逗过一些小猫啊,小狗啊,或者小黄鹂鸟啊等等,那么,你能把自己和它熟悉起来的过程写下来吗?在教师的精心点拨下,学生下笔如有神,写出了各具特色的描写片段来,赋予了文本内容不一样的精彩。
二、从修辞艺术上赏析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材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为文章平添几分秋色,使学生在朗读时更具有耐人寻味的特点,基于语用的目标以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的特别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在赏析品味的基础上拓展语言文字运用。
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为了表现兵马俑神态各异的特点,课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有的……。”在教学时,我首先引领学生就这些语言进行赏析,品味,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写的美吗?为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文本语言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对于语言表达上的好处,领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这样启发学生:在秦兵马俑坑里像这样的俑还有许多,他们形态逼真,各具特色,你能接着往下写一写吗?在教师的有意引领下,学生的想象力爆发,写作热情高涨,在想象中,在表达中,他们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而且深切体会到这样表达的好处,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语文教材中,像这样具有修辞手法运用的地方还有许多,教师要认真钻研文本,极力挖掘教材中的修辞亮点,引领学生赏析,品味,并在感悟精彩中,学会表达,学会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用能力必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在写作方法上引领
不同的文章写作方法不同,在阅读教学时,只有随文渗透,语用的生成才更有操作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光要对文本加以点拨、指导,还要不断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把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有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这是一篇游记,请大家自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方法来记叙的?听了教师的话以后,学生直接脱口而出道“游览顺序”。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主动授意意识浓,学生缺少了互动生成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获取。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换个方式,让学生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具体的介绍给大家的?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如果让你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你会采取哪种写作方法?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比较起来,你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这样经过对比内化以后,学生对本课的写作方法将会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
总之,语文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在语用目标的达成上,其他学科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文本,精心预设,才能使语用的生成更具可操作性,进而使学生在语用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效能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