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教学炼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立足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实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读”“写”结合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语文教材的例子性、工具性。
  【关键词】教材 读写 例子 整句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切实体现语文教材的例子性,创造性地使语文教学富有艺术性。现行教材第三册诗词较多,复习时可以围绕“炼造整句”这一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将知识及时“归档”,这里将这一活动介绍如下:
  
  一、课前作业设计
  
  请选取下列表格中的其中一项或几项造句组片段,扣住一个话题,放飞你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力争从课本中取材。或侧重景物渲染,或侧重素材积累,或侧重句式变换,或侧重修辞运用,或侧重标点巧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的都是为了把句子炼造得有文采,富有真情实感。
  
  
  二、教师指导与下水(利用多媒体)
  
  教师在讲解方法的过程中,把技巧讲解与自己创作相结合收效甚佳,可以说教师下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好的“兴奋剂”。
  (1)“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与教材(作者、人物)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为此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教材实例,穿越时空身入其境,走入其人世界,逐步培养“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情怀。侧重从“情感”角度去组织语言,培养学生在作品中再现生活的真实丰富情感。教师“情感式”下水例句:“时光飞逝,岁月如水。湘西茶峒的翠翠也许在某大都市安了家;香雪或许为了幸福搭上了时代列车,远走他乡;水生嫂大概借助党的政策之春风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可是,今天,我重温她们的故事,感慨良深,透过钢筋混泥土筑造的生活空间,那流水潺潺竹雀声声,月光如水荷香阵阵,分明在我的耳际响起,眼前浮现。于是,我由衷地向您问候——翠翠,你在他乡还好吗?香雪,你是否依然爱着台儿沟?水生嫂子,映月芦花别样香吧?”
  (2)“一切景语皆情语”,精彩的描写,往往寥寥几笔却让人顿生“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因为它机敏地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巧妙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让浮游在尘世中正感叹“一切都是假的”的读者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清新感觉,从而心海泛起阵阵的涟漪。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范例与原作对比,分析其艺术效果,有以一当十之效。教师“描景式”下水例句:“黄昏来时,我遥想越过万水千山去观看边城天空中那朵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当春花凋谢,我遥想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柴桑小溪边那木之欣欣泉之涓涓的浓浓诗意。”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妙笔生花,就是将直白的说得生动形象含蓄有味。读书就是为了运用,只有把所学知识中的人、事写入作品,文章才言之有物,内容方丰富充实,说理才不至于空洞,泛泛而谈。而在引用时,可以直接引用,亦可间接引用,只要用得好,皆为我所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骈散结合的形式现找现用,化经典为己有。教师“化用式”下水例句:“一支笔,刚画过先秦的金戈铁马,又书写着晚清的满目萧条;一桅杆,刚降下暮春的晓风残月,又撑起了深秋的霜叶红林。面对‘秦时明月汉时关’,怎不让人感慨‘天地之悠悠’而怆然涕下呢?……”
  (4)“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作文中,如能围绕一个“话题”从“诗书”中取“景”、“人”、“事”之材,不仅能加强文章的文化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还可省去大量无关紧要的叙述或不着边际的议论。为此,教师可将阶段内容或统一一个训练话题引导学生先收集整理材料,再组织语言,积累提炼素材。教师“素材式”下水例句:“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终灭暴秦家族;刘邦不顾细瑾,不辞小让,终夺项王天下;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终有贞观之治。”
  (5)“玉琢岂能不成器”,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让学生拟写对联,可以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训练提高概括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加深对原句的理解,从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教师可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或要求诸如“以某一人文景观开头”等形式让学生填补对联,亦可让学生依据课文互出对句等形式训练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让学生由此及彼整理素材与组织语言。教师“对联式”下水例句:“翻书卷,看千古风流人物各抒文采;望星河,忆万载骚人墨客独思悠情。”
  (6)“云想衣裳花想容”、“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及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文采”,均强调文章要有“文气”,文句要有意蕴,用词讲生动,句式求灵活。追求文章语言之美,当推善于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结合仿句有关方法以及修辞专项训练知识进行训练,收到一举多得之效。教师“修辞式”下水例句:“我若为王,庄周不必买水养鱼,让他好好逍遥,游玩于‘秋水’边梦他的蝴蝶;我若为王,别里科夫不必装在套子里,让他好好教书,徜徉于诗词谈他的见解;我若为王,郭橐驼不必种树,给他一个舞台,让他培训培训‘父母官’……物尽其用,人尽其材。智者尽谋勇者竭力,仁者播惠信者效忠,我将携我的臣民高呼:‘和谐,万岁!’”
  (7)“落霞”与“孤鹜”齐飞,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离不开诸如书写等卷面基本要素为之保驾护行,而在基本要素中,标点意识尤为重要,她似“新娘”之“嫁衣”,使情感起波澜,文句曳,扣人心弦。教师可以采用训练片段、句式变换等形式培养学生作文要有标点意识。教师“标点式”下水例句:“随着‘外来妹’登上都市舞台,清纯的‘香雪’不再守望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百合花’;随着‘休闲山庄’紧跟时代步伐,乡村‘黎明的河边’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哦,那流逝的时光!”
  
  三、学生成果展示
  
  (1)情感式。
  ①秋风瑟瑟,枫叶凋零,荻花飘飞。往事如烟起,江湖琵琶女,你在他乡还好吗?那因你感慨“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天涯沦落人是否还占据着你的心间?
  ②一双忧郁的眸子,望穿盈盈秋水,守望执著;一座古老的白塔,讲述忧伤故事,悠远绵长。翠翠呀,你累倦了吗?让短笛舒展你紧锁的眉头吧,让虎耳草抚慰你善感的心灵吧,让竹雀捎去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吧……
  (2)描景式。
  ①夕阳携着最后一抹晚霞从天边归去,大地捧起一轮新月,星光缀满了天空,给大地换上了一身青衫。心海在夜的沉寂中泛起阵阵涟漪,久久无法平静……
  ②夕阳拽着紫红的薄纱依偎黄昏,你可曾有过甜蜜的期盼?清风低吟着轻盈的小曲,你可曾有过无尽的遐想?
  (3)化用式。
  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毅然弃官,在丘山上高唱“归去来兮”,开荒南野采菊东篱,登皋呼啸临溪赋诗,在狗吠鸡鸣的交响曲中,经营着他那片“桃花源”。
  ②机杼声声,素手纤纤,终日不成章,怎耐泪如雨,血在滴?河汉迢迢,双眸脉脉,望穿秋水,那滋味,怎一个“痛苦”了得?
  (4)素材式。
  ①徐徐清风,飘来记载了历史的丝绸,悠悠书香,沁人心脾。翻开泛黄的书卷,平原竭忠尽智正道直行之品让汩罗江水呜咽,子长的义正词严刚正不阿之风让镣铐酷刑无奈,家骅威武不屈临危不惧之气让国民党手枪震慑。历史的双眼在流泪,历史的心灵在滴血,历史的灵魂在呼唤。树起永驻心田的丰碑,让勇者奋然前行!
  ②梵高的情思,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使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情思,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约翰·斯特劳斯的情思,是蓝色多瑙河上卷起的“千堆雪”……(以“情思”为话题)
  (5)对联式。
  ①舞榭歌台稼轩回忆金戈铁马,春花秋月后主想念玉砌雕栏。
  ②徒步雨巷走不出寂寞惆怅,登临赤壁抹不掉抑郁苍凉。
  (6)修辞式。
  ①黄花损,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北风紧,大雁高,你的月儿上梢头。梧桐雨,红藕残,你的离愁剪不断。
  ②“明月松间照”,照一架乡野小桥,清新悠远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柔沙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悠悠古城那清幽的笛声,茫茫田野那翻滚的绿浪。小桥流水,青楼冷月。……哦,我梦之故乡!生命有了梦,心灵就不会老,朋友,你说是吗?
  (7)标点式。
  ①携手漫游青春的知识殿堂,让你我犹如遨游展示自我的海洋。我们“漫话清高”,幻想“我若为王”,就不会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索那“神奇的极光”,希望在“雨巷”里遇见丁香般的姑娘,然后于“灯下漫笔”,“咬文嚼字”写下洋洋洒洒的文章,来描绘在烟雾中的“我的空中楼阁”……
  ②刚从韩寒的“三重门”走出,又步入郭敬明冰雪覆盖的“幻城”里;正欣赏着张悦然手中的“樱桃”(《樱桃之远》),春风又带着她的“北京娃娃”登上了“时代”的舞台,我追呀追,清风明月,我何时才能是颗“星”?(以“追星”为话题)
  ★作者简介:张宏,福建宁化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树脂复合材料,由聚苯硫醚树脂和经过浸润剂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聚苯硫醚树脂48%~95%、玻璃纤维4.8%~49.8%、浸润N
【摘要】教师的答疑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质疑形式的差别,答疑必须顺之而行,随之而化,严格遵守个性化原则以达到因材施教、因问而教、教学相长、答问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发问;答疑;个性化原则    学生有疑有问,教师就要有问必答,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答疑呢?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理论指导比较少,实践活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把答疑看作是直接告知学生结果的一个简单程序,往往轻率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