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和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交往环境,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的视觉审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
【关键词】 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生活环境
一、气候和土壤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环境不仅对于人的生活重要,而且对于植物的生长、成活同样重要。在了解一个地区的树木绿化情况之前必须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在调查温州道路绿化之前先对温州气候、土壤情况进行分析。
(一)气候分析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6.8~8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28.2摄氏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二)土壤分析
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同属酸性土壤,平均PH在5.5~6.0之间,比较利于植物生长。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
二、观测点及观测方法
(一)观测地点
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如滨海大道等新路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雨天。
(三)观测方法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
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温州各路段绿化现状
路段 行道树种 种植形式 生长状况 景观效果
学院路 榕树、白玉
兰、羊蹄甲 列植 生长状况参差不齐,树木有大有小 比较差
公园路 香樟、法桐 列植 生长良好,树冠茂密 好
马鞍池路 香樟 列植 生长比较好 一般
机场大道 香樟、散尾葵 列植 树木高大,但缺乏养护 比较差
温州大道 香樟、杜英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
车站大道 香樟 列植 长势一般,缺乏养护 一般
人民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好
市府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
江滨路 香樟、喜树 列植 生长良好,但缺乏管理 一般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州主要的行道树种为香樟、榕树,其他还有喜树、杜英、玉兰和羊蹄甲等,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比较单一,而且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的不高,使得整个道路景观显得稀疏、散乱,远没有达到原本设计预想的效果。温州的道路绿化工程仍然任重道远。
四、讨论分析
(一)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我们温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道路的拥挤,而且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政府决定拆除绿化分车带,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市区的各主要干道都是没有绿化分车带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原先并没有规划出预留绿地,使得现在温州唯一的道路绿化就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这对于组织交通、城市景观的营造和小气候的改善都是很不利的。
但是这些年来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温州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工作的展开,园林绿化将在最近几年成为温州的主旋律。行道树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从原来的比较单一品种,发展到目前有香樟、榕树、法国梧桐、喜树、白玉兰等十余个品种。随着道路、街道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就目前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品种单一、生长状况差、观赏价值低、病虫害时有发生等问题。
1.行道树树种单一现象严重
笔者沿街观察记录时发现,市区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人民路、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行道树,以及许多住宅区、工业区内的行道树都是以香樟树为主。
樟树不仅树冠高大美观,树叶一年四季常绿,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被称为“香樟”,它在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广泛种植,非常适合我市的气候。绿化养护大队养护的行道树共有18302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樟树,有11964棵,占到行道树的65%;其次为榕树,有2839棵;位列第三的是喜树,有935棵。此外,还有合欢树、羊蹄甲、蒲葵、马褂木、白兰花、桉树、棕榈、悬铃木、女贞等10余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温州和各大城市一样,行道树基本是“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一统天下,少量的是樟树、榕树和喜树。80年代以后,香樟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逐渐代替“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的当家品种。虽然香樟四季常绿、树冠高大、生长也十分适宜温州,但由于树种单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病虫害逐渐严重,这几年虽然行道树树种有所增加,但由于受苗木供应的限制,其它品种苗木数量不多,规格不大,目前以香樟为主的局面仍没有改变。
据了解每年进入2月份,园林养护工人就会给樟树树干涂上一层白色的石灰,又在树根附近插孔注入农药呋楠丹,预防病虫害,但即便这样,进入四五月份,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还是时有爆发,必须进行农药喷洒。此外因土壤碱性化引发的樟树“黄叶病”极大地影响了树木的美观,这些都使得行道树的养护防治成本大幅增加。 树种单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在上世纪70年代,老城区因大量种植“法国梧桐”,出现了公园路、信河街、广场路等几条林荫大道,其中公园路是当时最美的林荫大道,600米长的道路两旁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两侧树枝在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拱门,看上去宏伟壮观,夏天走在公园路上,树叶密而遮天,令人凉爽舒适,想想都觉得十分的惬意。而现在公园路上只剩下33棵法国梧桐,路口阳光照到的几棵法国梧桐已经长出几片新叶,但生长在高楼大厦阴影下的树再也长不出新叶,其他地段的法国梧桐已经被喜树和樟树的树苗取代,原来的林荫大道亦不复存在。
城区道路改建、病虫害侵袭、人为的破坏以及台风等因素,使得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逐渐减少,慢慢的林荫大道也随之消失。但对法国梧桐造成致命威胁的是病虫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梧桐种植的道路两侧都是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木屋滋生的白蚁蛀蚀法国梧桐,使其树干和根部被蛀空,因此台风一来,就很容易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截断。此外,当时法国梧桐的大面积种植,也导致树种单一,一发生病虫害,迅速传播开来,那时的防治手段和技术设备远远不能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只能任其生长消亡。
所谓十年树木,一条林荫大道的形成至少需要园林工人精心栽培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其间还要预防病虫害、台风以及人为破坏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林荫大道的消失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损失,更是城市物质文化财产的损失。
2.市树榕树减少
小叶榕是温州的乡土榕树,也是温州的市树,大都盘踞在水岸边,是温州最古老的行道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区范围内立碑保护的182棵百年古树名木中数榕树最多,共有61棵。其冠大干粗,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抗病抗风能力都很强,散布在市区街头、桥头、江河路旁。1985年,经市民评选,市人大第六届常委会第14次会议讨论通过,于当年7月10日正式命名榕树(小叶榕)为温州市树。可以说每一个温州人对于榕树都有一份很深的情感,而令人费解的是,乡土榕树并没有作为行道树被大面积种植,却让外来的福建榕树代替“站岗”。市区学院路、望江中路、过境公路等都种植福建榕树。选择行道树是要有标准的,其中树干枝下高度必须在3米或3米以上,这样才不会妨碍交通,虽然温州乡土榕树树冠要比福建榕树干净美观,但因其枝下高度较底,达不到标准,道路行道树只能选择福建榕树代替。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适合温州乡土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数量也越来越少。温州原城区水网交错,桥梁众多,榕树喜欢盘踞在水边生长。随着城市拆建和道路改建,原本适应榕树生长的环境不仅遭到破坏,一些榕树还不得不为建设让地,只有一些古老的、有历史价值的榕树幸免于难,但是整个榕树的数量是越来越少。此外榕树生长需要一定大的立体空间,这对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来说,给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针对乡土榕树数量减少的问题,我建议有关部门应增加在公园、道路绿化带等一些地区补种市树,并加强对已有市树的保护。
3.绿化带、绿化植物品种缺乏长远规划
在长远规划目标方面,没有将绿化带考虑进去,因此,没有预留出绿化用地,在硬化铺装完成后,才想起道路绿化来,不得不破开崭新的路面。另外,对绿化植物的品种没有长远规划。有些道路绿篱刚种上两三年,绿化效果也刚刚显现出来,不知何因却要被更新。
4.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
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温州个别地方竟会用一些小乔木作遮阳行道树,如用小香樟。这些树种树干低矮,分枝点低,冠幅小,遮阳效果不好,致使行人在烈日下曝晒,这与当前倡导的人性化岂不相悖?
5.城市街道绿化管理力度不够
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其生长期的管理尤为重要。在街道绿地管理中,大乔木如不采取及时修剪,就不会有良好的干形,或生长杂乱,影响道路上人车通行;而摸不清不同树种各自的生理特性,盲目采用一种模式的修剪方法,也会妨碍树木的生长成型。行道树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十分薄弱。
五、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一)加强对现有行道树种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
适宜作为温州城市行道树的树种很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地优良树种进行调查研究,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长势旺,又体现地方特色。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树种的各种特性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择出适合温州城市的行道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或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二)加强行道树种的引种工作
适当引进外地行道树种,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树种,并通过试种——选择——推广的路子以丰富树种。但要反对盲目引种,前几年有些地方大量种植意杨,没有几年时间,意杨的病虫害已十分严重。温州有些地方用高价盲目引种热带植物,因不适宜本地环境,这样既造成经济上浪费,又失去了温州的地方特色。
(三)提高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延长树木的寿命
由于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条件差,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原有城市道路一般路面狭窄,树冠修剪较重;而新建或改建道路,所种树种规格一般较大,截干断根严重,造成树势衰弱。因此加强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如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势因地制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城市街道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搞好行道树的规划,加强技术指导,使行道树培育工作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林晨.王紫雯.赵可新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1998(6)
[2]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鹿城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999
[3]陈开茂.王法格.涂国眾论温州观光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总体构思,2001(1)
【关键词】 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生活环境
一、气候和土壤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环境不仅对于人的生活重要,而且对于植物的生长、成活同样重要。在了解一个地区的树木绿化情况之前必须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在调查温州道路绿化之前先对温州气候、土壤情况进行分析。
(一)气候分析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6.8~8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28.2摄氏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二)土壤分析
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同属酸性土壤,平均PH在5.5~6.0之间,比较利于植物生长。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
二、观测点及观测方法
(一)观测地点
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如滨海大道等新路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雨天。
(三)观测方法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
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温州各路段绿化现状
路段 行道树种 种植形式 生长状况 景观效果
学院路 榕树、白玉
兰、羊蹄甲 列植 生长状况参差不齐,树木有大有小 比较差
公园路 香樟、法桐 列植 生长良好,树冠茂密 好
马鞍池路 香樟 列植 生长比较好 一般
机场大道 香樟、散尾葵 列植 树木高大,但缺乏养护 比较差
温州大道 香樟、杜英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
车站大道 香樟 列植 长势一般,缺乏养护 一般
人民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好
市府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
江滨路 香樟、喜树 列植 生长良好,但缺乏管理 一般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州主要的行道树种为香樟、榕树,其他还有喜树、杜英、玉兰和羊蹄甲等,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比较单一,而且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的不高,使得整个道路景观显得稀疏、散乱,远没有达到原本设计预想的效果。温州的道路绿化工程仍然任重道远。
四、讨论分析
(一)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我们温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道路的拥挤,而且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政府决定拆除绿化分车带,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市区的各主要干道都是没有绿化分车带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原先并没有规划出预留绿地,使得现在温州唯一的道路绿化就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这对于组织交通、城市景观的营造和小气候的改善都是很不利的。
但是这些年来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温州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工作的展开,园林绿化将在最近几年成为温州的主旋律。行道树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从原来的比较单一品种,发展到目前有香樟、榕树、法国梧桐、喜树、白玉兰等十余个品种。随着道路、街道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就目前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品种单一、生长状况差、观赏价值低、病虫害时有发生等问题。
1.行道树树种单一现象严重
笔者沿街观察记录时发现,市区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人民路、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行道树,以及许多住宅区、工业区内的行道树都是以香樟树为主。
樟树不仅树冠高大美观,树叶一年四季常绿,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被称为“香樟”,它在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广泛种植,非常适合我市的气候。绿化养护大队养护的行道树共有18302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樟树,有11964棵,占到行道树的65%;其次为榕树,有2839棵;位列第三的是喜树,有935棵。此外,还有合欢树、羊蹄甲、蒲葵、马褂木、白兰花、桉树、棕榈、悬铃木、女贞等10余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温州和各大城市一样,行道树基本是“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一统天下,少量的是樟树、榕树和喜树。80年代以后,香樟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逐渐代替“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的当家品种。虽然香樟四季常绿、树冠高大、生长也十分适宜温州,但由于树种单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病虫害逐渐严重,这几年虽然行道树树种有所增加,但由于受苗木供应的限制,其它品种苗木数量不多,规格不大,目前以香樟为主的局面仍没有改变。
据了解每年进入2月份,园林养护工人就会给樟树树干涂上一层白色的石灰,又在树根附近插孔注入农药呋楠丹,预防病虫害,但即便这样,进入四五月份,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还是时有爆发,必须进行农药喷洒。此外因土壤碱性化引发的樟树“黄叶病”极大地影响了树木的美观,这些都使得行道树的养护防治成本大幅增加。 树种单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在上世纪70年代,老城区因大量种植“法国梧桐”,出现了公园路、信河街、广场路等几条林荫大道,其中公园路是当时最美的林荫大道,600米长的道路两旁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两侧树枝在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拱门,看上去宏伟壮观,夏天走在公园路上,树叶密而遮天,令人凉爽舒适,想想都觉得十分的惬意。而现在公园路上只剩下33棵法国梧桐,路口阳光照到的几棵法国梧桐已经长出几片新叶,但生长在高楼大厦阴影下的树再也长不出新叶,其他地段的法国梧桐已经被喜树和樟树的树苗取代,原来的林荫大道亦不复存在。
城区道路改建、病虫害侵袭、人为的破坏以及台风等因素,使得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逐渐减少,慢慢的林荫大道也随之消失。但对法国梧桐造成致命威胁的是病虫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梧桐种植的道路两侧都是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木屋滋生的白蚁蛀蚀法国梧桐,使其树干和根部被蛀空,因此台风一来,就很容易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截断。此外,当时法国梧桐的大面积种植,也导致树种单一,一发生病虫害,迅速传播开来,那时的防治手段和技术设备远远不能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只能任其生长消亡。
所谓十年树木,一条林荫大道的形成至少需要园林工人精心栽培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其间还要预防病虫害、台风以及人为破坏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林荫大道的消失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损失,更是城市物质文化财产的损失。
2.市树榕树减少
小叶榕是温州的乡土榕树,也是温州的市树,大都盘踞在水岸边,是温州最古老的行道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区范围内立碑保护的182棵百年古树名木中数榕树最多,共有61棵。其冠大干粗,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抗病抗风能力都很强,散布在市区街头、桥头、江河路旁。1985年,经市民评选,市人大第六届常委会第14次会议讨论通过,于当年7月10日正式命名榕树(小叶榕)为温州市树。可以说每一个温州人对于榕树都有一份很深的情感,而令人费解的是,乡土榕树并没有作为行道树被大面积种植,却让外来的福建榕树代替“站岗”。市区学院路、望江中路、过境公路等都种植福建榕树。选择行道树是要有标准的,其中树干枝下高度必须在3米或3米以上,这样才不会妨碍交通,虽然温州乡土榕树树冠要比福建榕树干净美观,但因其枝下高度较底,达不到标准,道路行道树只能选择福建榕树代替。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适合温州乡土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数量也越来越少。温州原城区水网交错,桥梁众多,榕树喜欢盘踞在水边生长。随着城市拆建和道路改建,原本适应榕树生长的环境不仅遭到破坏,一些榕树还不得不为建设让地,只有一些古老的、有历史价值的榕树幸免于难,但是整个榕树的数量是越来越少。此外榕树生长需要一定大的立体空间,这对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来说,给榕树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针对乡土榕树数量减少的问题,我建议有关部门应增加在公园、道路绿化带等一些地区补种市树,并加强对已有市树的保护。
3.绿化带、绿化植物品种缺乏长远规划
在长远规划目标方面,没有将绿化带考虑进去,因此,没有预留出绿化用地,在硬化铺装完成后,才想起道路绿化来,不得不破开崭新的路面。另外,对绿化植物的品种没有长远规划。有些道路绿篱刚种上两三年,绿化效果也刚刚显现出来,不知何因却要被更新。
4.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
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温州个别地方竟会用一些小乔木作遮阳行道树,如用小香樟。这些树种树干低矮,分枝点低,冠幅小,遮阳效果不好,致使行人在烈日下曝晒,这与当前倡导的人性化岂不相悖?
5.城市街道绿化管理力度不够
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其生长期的管理尤为重要。在街道绿地管理中,大乔木如不采取及时修剪,就不会有良好的干形,或生长杂乱,影响道路上人车通行;而摸不清不同树种各自的生理特性,盲目采用一种模式的修剪方法,也会妨碍树木的生长成型。行道树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十分薄弱。
五、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一)加强对现有行道树种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
适宜作为温州城市行道树的树种很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地优良树种进行调查研究,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长势旺,又体现地方特色。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树种的各种特性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择出适合温州城市的行道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或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二)加强行道树种的引种工作
适当引进外地行道树种,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树种,并通过试种——选择——推广的路子以丰富树种。但要反对盲目引种,前几年有些地方大量种植意杨,没有几年时间,意杨的病虫害已十分严重。温州有些地方用高价盲目引种热带植物,因不适宜本地环境,这样既造成经济上浪费,又失去了温州的地方特色。
(三)提高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延长树木的寿命
由于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条件差,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原有城市道路一般路面狭窄,树冠修剪较重;而新建或改建道路,所种树种规格一般较大,截干断根严重,造成树势衰弱。因此加强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如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势因地制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城市街道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搞好行道树的规划,加强技术指导,使行道树培育工作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林晨.王紫雯.赵可新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1998(6)
[2]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鹿城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999
[3]陈开茂.王法格.涂国眾论温州观光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总体构思,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