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治疗前后右室功能变化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2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PE)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右心室(RV)应变参数的变化,并与常规超声RV功能参数对比,探讨STE在评估PE患者RV整体和局部心肌力学变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PE患者分为伴/不伴肺高压(PH)两组,STE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24h内)、治疗后(14d)RV整体、游离壁和间壁各节段的长轴应变(PLSS)和达峰时间(TTP),并与常规超声评估RV功能参数(RVDD、RVFS、RVFAC、RV/LV、TRPG、TAPSE)对比.对照组为40例健康志愿者.结果:治疗前伴PH组及不伴肺PH组的RV整体和局部的PLSS和TTP均减小,伴PH组的减小更明显,不伴PH组中以游离壁的应变参数减小幅度明显;两组的常规超声参数中RVDD及RV/LV均增大、RV FS及RV FAC、TRPG、TAPSE均减小,RADD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前RV整体应变参数与RVDD、RV/LV呈正相关关系,与RV FS、RV FAC、TRPG及TAPSE呈负相关性;治疗后不伴PH组应变参数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伴PH组与正常组相比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游离壁中间段和间壁中间段的PLSS与正常组相比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STE能敏感、客观地评价PE患者溶栓治疗前后RV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功能的变化,与常规超声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游离壁应变参数可能在RV右室功能受损时改变更明显;伴PH的PE患者RV心肌受损程度更大,早期有效的治疗对其功能恢复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文中抛弃传统的换热器两相区简单均相流模型,采用三相双流体模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针对风冷冷凝器可能出现的流型,分别建立相应的控制方程.在保证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产能不断扩大,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其一,产能过剩,终端光伏发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