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看来,问题意识对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如果基础铺垫不好,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在今后学习中学生就能主动质疑、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稍作探讨。
关键词:问题意识;空间;习惯;气氛;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灵活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只有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要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就要让学生具备问题的意识,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之下,学生才会主动去思考,自觉去探索,方能找到问题所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针对的是启蒙阶段的数学,为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主能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丝毫不能松懈。小学数学的教学面对的是七至十二岁的学生,这段时间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养成。小学的学习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我们身上的使命重大。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不能置之不理,必定得引起重视。在此,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发表几点个人见解。
一、 建构多元开放数学课堂,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留足空间
多元化的课堂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富足的空间方能有问题诞生的可能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滋养下,我们的教学精彩纷呈,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有教师热情洋溢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权握在学生的手里,让课堂变得有生机活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教学陈旧模式,由教师去提出问题,学生去解决问题,整堂课都是老师牢牢把控,自导自演,这样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走。学生只能被迫学习知识,其思想也只是去解决老师丢下的问题,个人思想及能力得不到体现,严格限制学生的发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多元的课堂教学环境,多种方式的结合,学生才有发挥的空间。在多元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诱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或者相互之间相互提出问题,共同去探索。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我们要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就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卖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 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问题习惯的养成要多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让他们具备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经常提问、经常自问,长此以往,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思考,经过时间的洗礼,学生自然形成习惯。小学阶段的知识多为直观性知识,在这些直观性知识面前教师要避免学生走入背诵记忆的误区。数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去质疑、推理、探索和求证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直接去记忆知识,学生最终就只能是“两脚书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也是乏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个人数学素养也得不到培育。比如,我们在带领学生“认识时间”这一知识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记住“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要让学生去质疑“1小时”为什么要等于60分钟?怎么不等于10分钟或者100分钟?
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记住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质疑和探索的过程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提问题上面,带领学生在问题中去获取知识,只要学生掌握推理求证的方法路径,很多公示、定理是可以去推理的,对于每个公式、结论的得出都要让学生擺出问题,同他们一起去推导,让他们经常去提出问题,养成一个提问题的好习惯。有了经常提问的习惯,面对各种问题,学生就会有很好的问题嗅觉,凡事先质疑,这样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几近于养成。
三、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营造好提问题的良好氛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之时老师就要及时鼓励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鼓励是最快乐的事,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提问,就要对先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好胜心理是很强的,看到其他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也渴望得到表扬,自己就要想方设法提出问题,博得老师的赞扬。这样,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大家你追我赶,慢慢培养训练最终就会出成效。
对于学生提问题的训练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以分三步走:在起步之时,我们不关注质量,只要能调动积极性,多提问题就好,在提出问题中再去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努力第一步;第二步就要让学生能甄别问题的质量,哪些问题是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提,哪些问题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自行解决;第三步是要挖掘高质量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一鸣惊人,想别人之不敢想,思他人之不能思。要做到高屋建瓴、出类拔萃。完成三步的工作,学生提问的能力就能实现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经过各层次的训练之后,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养成。
四、 小结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的关键所在,具备自觉的问题意识,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具备洞察力,就有了创新、创造的可能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得扮演好“教育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实际,留足学生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就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宗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5).
[2]张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性探究[J].才智,2014(6).
[3]陆菲.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8(32).
[4]魏乐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8(4).
作者简介:
蒙虹佚,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纳雍县教育局。
关键词:问题意识;空间;习惯;气氛;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灵活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只有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要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就要让学生具备问题的意识,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之下,学生才会主动去思考,自觉去探索,方能找到问题所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针对的是启蒙阶段的数学,为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主能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丝毫不能松懈。小学数学的教学面对的是七至十二岁的学生,这段时间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养成。小学的学习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我们身上的使命重大。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不能置之不理,必定得引起重视。在此,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发表几点个人见解。
一、 建构多元开放数学课堂,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留足空间
多元化的课堂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富足的空间方能有问题诞生的可能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滋养下,我们的教学精彩纷呈,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有教师热情洋溢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权握在学生的手里,让课堂变得有生机活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教学陈旧模式,由教师去提出问题,学生去解决问题,整堂课都是老师牢牢把控,自导自演,这样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走。学生只能被迫学习知识,其思想也只是去解决老师丢下的问题,个人思想及能力得不到体现,严格限制学生的发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多元的课堂教学环境,多种方式的结合,学生才有发挥的空间。在多元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诱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或者相互之间相互提出问题,共同去探索。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我们要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就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卖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 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问题习惯的养成要多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让他们具备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经常提问、经常自问,长此以往,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思考,经过时间的洗礼,学生自然形成习惯。小学阶段的知识多为直观性知识,在这些直观性知识面前教师要避免学生走入背诵记忆的误区。数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去质疑、推理、探索和求证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直接去记忆知识,学生最终就只能是“两脚书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也是乏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个人数学素养也得不到培育。比如,我们在带领学生“认识时间”这一知识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记住“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要让学生去质疑“1小时”为什么要等于60分钟?怎么不等于10分钟或者100分钟?
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记住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质疑和探索的过程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提问题上面,带领学生在问题中去获取知识,只要学生掌握推理求证的方法路径,很多公示、定理是可以去推理的,对于每个公式、结论的得出都要让学生擺出问题,同他们一起去推导,让他们经常去提出问题,养成一个提问题的好习惯。有了经常提问的习惯,面对各种问题,学生就会有很好的问题嗅觉,凡事先质疑,这样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几近于养成。
三、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营造好提问题的良好氛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之时老师就要及时鼓励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鼓励是最快乐的事,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提问,就要对先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好胜心理是很强的,看到其他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也渴望得到表扬,自己就要想方设法提出问题,博得老师的赞扬。这样,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大家你追我赶,慢慢培养训练最终就会出成效。
对于学生提问题的训练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以分三步走:在起步之时,我们不关注质量,只要能调动积极性,多提问题就好,在提出问题中再去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努力第一步;第二步就要让学生能甄别问题的质量,哪些问题是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提,哪些问题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自行解决;第三步是要挖掘高质量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一鸣惊人,想别人之不敢想,思他人之不能思。要做到高屋建瓴、出类拔萃。完成三步的工作,学生提问的能力就能实现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经过各层次的训练之后,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养成。
四、 小结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的关键所在,具备自觉的问题意识,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具备洞察力,就有了创新、创造的可能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得扮演好“教育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实际,留足学生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就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宗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5).
[2]张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性探究[J].才智,2014(6).
[3]陆菲.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8(32).
[4]魏乐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8(4).
作者简介:
蒙虹佚,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纳雍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