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青年教师这个特殊群体,就师资培训方法如何有效地促使其迅速成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改进培训方法;促使青年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97-01
在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各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陈旧,很多培训不为青年教师接受。对此,本人根据自己的培训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增强换位意识
在培训中,培训者应扮演双重角色,以受训青年教师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以他们的眼光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他们一道成为新知的探索者,“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忧他们所忧,乐他们所乐”,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
例如在“教师课堂礼仪”培训时,我考虑到青年人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活泼好动性格张扬的特点,培训形式采用参与互动式。
具体做法:以小组为单位,回忆自己记忆中的老师们课堂教学礼仪的得当与不当之处,在小组发言,之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体人员面前发言。这种以他们自己的老师为镜的做法,很为他们接受。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又如,在师德培训时,考虑到年轻人对说教的反感,我换角度出新意,不从“态度”入手,而是从“能力”或说“智慧”入手;当谈到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时,我引导青年教师体会通过职业生活感受幸福、成功和满足,通过职业生活感受成长、尊严和生命的欢乐,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奉献”这样一些对教师职业道德新的理解;我还针对农村文化生活单调,青年教师苦闷不安心农村的现状,寓教于乐,精选一些励志的反映农村青年教师和支教志愿者的影片、电视剧,播放给他们看,并自由议论交换感想,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注重体验感悟
通过吸引教师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富有情趣和启发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产生感悟,受到启发,促使他们深刻体会其中蕴涵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哲理,并从中受到感染,在工作中自觉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训的内容是由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生成的。活动形式的引入使培训摆脱过去由培训者唱主角,培训对象担当配角的一贯做法,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大大增强了培训的效果。
例如在理解新课程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时,我搞了一个“难题会诊”活动,就是把青年教师平时遇到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难题摆在大家面前,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探究解决的办法。活动结束前的致谢环节,很多得到解决方案的教师表示尝到了“合作探究”的甜头,同时对合作伙伴的帮助深表感谢。
又如我安排的个人才艺展示活动,既是培训中的调剂,也是体验感悟的内容之一:要求自己的才艺不仅是自我风采的体现,更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服务、添彩,还是加强资源意识的一个途径。活动中,老师们情绪高涨,纷纷“签合同”:我送你班一幅名人名言书法作品,你要为我班辅导一个舞蹈。课后小结时,老师们感悟到要重视自身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
三、密切“案”“理”结合
青年教师常常为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而苦恼,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帮助。在培训时,纯理论的学习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也不是为他们所接受的学习形式。引入案例教学,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强调“案”“理”结合,对案例所提供事实进行理论的思考,从具体的、典型的案例中引出正确的理论观点。这样的理论观点不是抽象的、干巴巴的条文,而是有具体内容的、生动活泼的、内化为学员个人的思想观点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理解创设情景教学时,我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情景案例,一个是华而不实的为创设而创设的案例,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能迅速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是能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起到切实推动作用的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是真正为教学内容实施和教学目标达成服务的情境,是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情境,从而正确理解和认识创设情景教学的真谛。随后,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有效情景创设的特征及不同学科如何创设情景等等内容的学习探究上来。
四、小结
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探索充满活力的为青年教师所喜爱的师资培训方法,正是我们师训工作者的责任。以上几方面的探索改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实践中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改进培训方法;促使青年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97-01
在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各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陈旧,很多培训不为青年教师接受。对此,本人根据自己的培训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增强换位意识
在培训中,培训者应扮演双重角色,以受训青年教师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以他们的眼光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他们一道成为新知的探索者,“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忧他们所忧,乐他们所乐”,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
例如在“教师课堂礼仪”培训时,我考虑到青年人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活泼好动性格张扬的特点,培训形式采用参与互动式。
具体做法:以小组为单位,回忆自己记忆中的老师们课堂教学礼仪的得当与不当之处,在小组发言,之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体人员面前发言。这种以他们自己的老师为镜的做法,很为他们接受。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又如,在师德培训时,考虑到年轻人对说教的反感,我换角度出新意,不从“态度”入手,而是从“能力”或说“智慧”入手;当谈到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时,我引导青年教师体会通过职业生活感受幸福、成功和满足,通过职业生活感受成长、尊严和生命的欢乐,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奉献”这样一些对教师职业道德新的理解;我还针对农村文化生活单调,青年教师苦闷不安心农村的现状,寓教于乐,精选一些励志的反映农村青年教师和支教志愿者的影片、电视剧,播放给他们看,并自由议论交换感想,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注重体验感悟
通过吸引教师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富有情趣和启发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产生感悟,受到启发,促使他们深刻体会其中蕴涵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哲理,并从中受到感染,在工作中自觉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训的内容是由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生成的。活动形式的引入使培训摆脱过去由培训者唱主角,培训对象担当配角的一贯做法,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大大增强了培训的效果。
例如在理解新课程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时,我搞了一个“难题会诊”活动,就是把青年教师平时遇到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难题摆在大家面前,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探究解决的办法。活动结束前的致谢环节,很多得到解决方案的教师表示尝到了“合作探究”的甜头,同时对合作伙伴的帮助深表感谢。
又如我安排的个人才艺展示活动,既是培训中的调剂,也是体验感悟的内容之一:要求自己的才艺不仅是自我风采的体现,更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服务、添彩,还是加强资源意识的一个途径。活动中,老师们情绪高涨,纷纷“签合同”:我送你班一幅名人名言书法作品,你要为我班辅导一个舞蹈。课后小结时,老师们感悟到要重视自身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
三、密切“案”“理”结合
青年教师常常为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而苦恼,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帮助。在培训时,纯理论的学习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也不是为他们所接受的学习形式。引入案例教学,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强调“案”“理”结合,对案例所提供事实进行理论的思考,从具体的、典型的案例中引出正确的理论观点。这样的理论观点不是抽象的、干巴巴的条文,而是有具体内容的、生动活泼的、内化为学员个人的思想观点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理解创设情景教学时,我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情景案例,一个是华而不实的为创设而创设的案例,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能迅速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是能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起到切实推动作用的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是真正为教学内容实施和教学目标达成服务的情境,是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情境,从而正确理解和认识创设情景教学的真谛。随后,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有效情景创设的特征及不同学科如何创设情景等等内容的学习探究上来。
四、小结
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探索充满活力的为青年教师所喜爱的师资培训方法,正是我们师训工作者的责任。以上几方面的探索改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实践中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