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政府与市场力量动态均衡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科技拨款4%-6%的较高比例而言,江苏地方政府资金直接资助科技创新的比例在2%-3%左右。江苏更重视利用和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通过对从事科技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风险补贴以及成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带动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事业,来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2004年以来,江苏省金融机构在企业科技经费筹集的绝对数额稳居第一。与此同时,江苏省还制订了多个科技计划,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江苏省的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对市场力量的很好补充,尊重市场、利用市场与政策调控有机结合,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优势互补、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均衡状态。良好的政策环境培育了案例无锡尚德,苏州特普等知名企业。
从企业与院所力量动态均衡的角度来看。2001年至2007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在5:1~6:1左右,而北京比例约为1:4~1:5左右,广州稳定在8:1~9:1。相对北京和广州而言,产学研资源配置较为均衡。近年来,江苏省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吸引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江苏落户。这对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从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2007年,江苏、北京、广东和上海外资研发经费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分别为:江苏36.88%,北京30.75%、广东43.78%、上海67.25%。对比上海外资占主导地位,江苏内外资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区间内,近六年外资研发资源占全部企业研发资源的比例在25%-40%区间内波动,而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大概在55%-75%这个区间内波动。外资成长的同时,内资并没有被压制,从动态的角度来,处于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的动态均衡。
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单一大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和交通瓶颈,导致制造的成本上升, 低端制造业的外迁, 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足,产业空心化,企业要素下降。密集的科研资源失去与制造业的互动,使城市的科技要素不断外移。如北京的大量科技资源经常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转化。江苏省依托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江苏沿江八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集聚与分散配置载体的城市化群落分布,在更大区域层面上形成要素集聚效应。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均衡发展构成了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的人均企业数从2001年的2.68家/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49家/万人,增长了1倍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由2001年的2273家上升到2007年的4068家,增长了78.97%。江苏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自2004年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从江苏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协同增长,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领先的实际出发,江苏区域创新系统内可能存在一个適度竞争的动态市场环境。另外,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强的创新文化底蕴,创业活动非常活跃,民营经济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
江苏存在苏南与苏北的巨大差异,结构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过对江苏创新能力的解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1.政府作用重在政策环境而非直接支持。
政府科技资金资助应重在引导,更重要的是发挥金融市场的配置作用,政府间接干预会更有利于政府和市场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均衡。
2.产学研联系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仅仅重视企业的绝对主体地位,而忽视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定位,将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产学研互动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均衡。
3.创新体系中外资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我为主,集成各方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更易导致外资溢出与内资成长。
4.城市群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创新活力。
在发育成熟的城市群内,创新资源集聚与分散更容易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城市群不仅是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要模式,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网络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积极鼓励围绕中心城市构建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更有利于提升创新资源投入的边际效应。
5.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过程应着重营造一个垄断与竞争动态均衡的市场环境,使得大企业带动示范作用与不同属性企业的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实现公平竞争共存共生。
从企业与院所力量动态均衡的角度来看。2001年至2007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在5:1~6:1左右,而北京比例约为1:4~1:5左右,广州稳定在8:1~9:1。相对北京和广州而言,产学研资源配置较为均衡。近年来,江苏省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吸引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江苏落户。这对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从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2007年,江苏、北京、广东和上海外资研发经费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分别为:江苏36.88%,北京30.75%、广东43.78%、上海67.25%。对比上海外资占主导地位,江苏内外资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区间内,近六年外资研发资源占全部企业研发资源的比例在25%-40%区间内波动,而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大概在55%-75%这个区间内波动。外资成长的同时,内资并没有被压制,从动态的角度来,处于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的动态均衡。
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单一大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和交通瓶颈,导致制造的成本上升, 低端制造业的外迁, 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足,产业空心化,企业要素下降。密集的科研资源失去与制造业的互动,使城市的科技要素不断外移。如北京的大量科技资源经常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转化。江苏省依托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江苏沿江八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集聚与分散配置载体的城市化群落分布,在更大区域层面上形成要素集聚效应。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均衡发展构成了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的人均企业数从2001年的2.68家/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49家/万人,增长了1倍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由2001年的2273家上升到2007年的4068家,增长了78.97%。江苏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自2004年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从江苏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协同增长,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领先的实际出发,江苏区域创新系统内可能存在一个適度竞争的动态市场环境。另外,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强的创新文化底蕴,创业活动非常活跃,民营经济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
江苏存在苏南与苏北的巨大差异,结构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过对江苏创新能力的解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1.政府作用重在政策环境而非直接支持。
政府科技资金资助应重在引导,更重要的是发挥金融市场的配置作用,政府间接干预会更有利于政府和市场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均衡。
2.产学研联系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仅仅重视企业的绝对主体地位,而忽视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定位,将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产学研互动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均衡。
3.创新体系中外资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我为主,集成各方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内资主导下的,内外资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更易导致外资溢出与内资成长。
4.城市群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创新活力。
在发育成熟的城市群内,创新资源集聚与分散更容易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城市群不仅是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要模式,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网络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积极鼓励围绕中心城市构建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更有利于提升创新资源投入的边际效应。
5.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过程应着重营造一个垄断与竞争动态均衡的市场环境,使得大企业带动示范作用与不同属性企业的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实现公平竞争共存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