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
另外,现代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活、创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2.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如何使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得以优化呢?
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
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得发展。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法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2.3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
2.3.1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在确定学习目标后,由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尝试中认识自己的心理潜能,形成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3.2 开展探究性学习
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同样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践、练习、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2.3.3 组织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2.3.4 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竞赛
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耐挫能力。
3.体育教师要营造平等的环境
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老师的管束。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课堂内的平等。怎样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其次,教学过程要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体积极性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从你赞美的目光,赏识的注视,肯定的点头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课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
体育与健康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并不只取定于体育运动这一个条件。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不健康的因素,及时与有关方面配合,防止学生心理污染与心理创伤,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体育与健康教学体系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摆正健康保健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目标,以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正常延续和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付诸行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
另外,现代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活、创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2.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如何使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得以优化呢?
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
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得发展。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法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2.3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
2.3.1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在确定学习目标后,由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尝试中认识自己的心理潜能,形成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3.2 开展探究性学习
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同样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践、练习、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2.3.3 组织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2.3.4 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竞赛
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耐挫能力。
3.体育教师要营造平等的环境
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老师的管束。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课堂内的平等。怎样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其次,教学过程要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体积极性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从你赞美的目光,赏识的注视,肯定的点头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课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
体育与健康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并不只取定于体育运动这一个条件。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不健康的因素,及时与有关方面配合,防止学生心理污染与心理创伤,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体育与健康教学体系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摆正健康保健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目标,以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正常延续和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付诸行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