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和"的思想

来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儒家认为,“和”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本质规律及运行状态,是人们立身行事的价值目标、评判准则和理想境界,是人们处理自然、人际、社会的原则和方法。“和”的核心内容是多种不同成分、要素的和谐统一,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为一种“适度”的状态,即“中”。先秦儒家提出“礼以制中”、“仁以适中”,倡导“中和人格”,依靠内在之仁和外在之礼致中达和。 Pre-Qin Confucianists hold the view that “harmony” is the intrinsic basis, the essential law and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It is the value goal, the criterion and the ideal state for people to act in their own right and i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nature, human relations and society. The core content of “harmony” is the harmony and unification of many different elements and element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manifest as a “modest” state, namely “medium”. Pre-Qin Confucianism proposed “ritual system”, “benevolent moderate”, advocated “neutralizing personality”, relying on inner benevolence and external etiquette to reach harmony.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吉他艺术”应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土壤,借鉴西洋技法,熔古、今、中、外于一炉,在继承世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有所发展和创新。 “Chinese classical gui
宗教化的尝试首先是对道家天道观的继承与改造.它吸收了阴阳五行观念和当时盛行的儒学神学化的思想,将道家的道本论、生成论转向元气生成论,由守道走向守一,由天人感应进至天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91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示范高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特点.结果表明:示范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显著性高于全国常模;女生在社会一般自我与
二十世纪初,面对西方文化的价值危机,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求新的灵感,为西方文明的复兴注入活力.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成为马尔罗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人的现代化就是人获得现代性和人的本质的确证的过程。现代性自身并不必然就是正确性、真理性。因此,人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主要
众所周知,在墨学研究中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墨子的里籍问题,一个是一书的艰涩难懂问题.令人高兴的是,萧鲁阳教授一书,在吸收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这两个难题都解决得相
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这一基础性理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比照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以说意识形态由知识要素、价值要素、实施要素构成;三者相互
全球化的倡导者们将全球化称为一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世界主义价值观、持续发展的理想和更高层次生活水平的方式.然而,批判者们则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富国和跨国公司向世界
人格障碍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障碍问题需从最基本的教育入手,如对“人格”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心理和思想的关系;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多重人
荀子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思想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具有历史进步性,并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The thought of Xunzi’s goal of ide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