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报刊、网络、电视、电影、博物馆、家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农村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实践途径。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我就结合闽北山区农村中小学的特点,从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实践途径,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本资源,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语言氛围。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搜集学校发展史资料,改革开放家乡巨变,家乡土特产,家乡风光等等。让学生用自已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讲讲,一方面加强了语文素质的听说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很直接的爱国、爱乡的教育。又如我校种了许多荚蓉树,每到夏末就会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早晚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就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让学生去观察,去体会花的美,校园的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现在农村中小学网络已经非常畅通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到网络上去多下载一些名著名篇或故事的朗诵录音,在班上播放,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在快乐的听觉中接受语文,让语文来潜移默化学生。我们还倡议语文课前“激情三分钟”活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由语文科代表组织,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口语训练),这样即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又活跃了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师与其让学生做许多机械的记忆、练习,不如留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来“欣赏”语文、“享受”语文。
二、积极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现在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图书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从每校原来的几千册,到现在每校最少也有一二万册。学校图书的增加为积极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学校为每位学生免费办理借书卡,延长图书室的开放时间,假期也安排一定时间为学生提供借阅。这样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学校还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二次集体读书活动。例如:“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好书伴我成长”读书节。“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月等活动。我们在各班教室里建立图书角,由语文教师(高年级是班干部)到图书室一次借出三四十本书,在班级中建立更便捷的借阅制度,让学生有更广泛的阅读机会,同学之间可以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语文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鼓励自主探究,拓宽语文实践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现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语文实践途径很多: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广播站、校园电视直通车等。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是只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小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刊物(我们创办了一份校园小报(云屏花絮),已经坚持了十年),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小报上,并在广播站、校园电视直通车上播放-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
我们闽北不仅有丰富美丽的自然风光——武夷山、天成奇峡等,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朱熹、李刚、宋慈、和平古镇等,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束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我们的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定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农村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实践途径。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我就结合闽北山区农村中小学的特点,从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实践途径,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本资源,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语言氛围。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搜集学校发展史资料,改革开放家乡巨变,家乡土特产,家乡风光等等。让学生用自已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讲讲,一方面加强了语文素质的听说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很直接的爱国、爱乡的教育。又如我校种了许多荚蓉树,每到夏末就会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早晚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就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让学生去观察,去体会花的美,校园的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现在农村中小学网络已经非常畅通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到网络上去多下载一些名著名篇或故事的朗诵录音,在班上播放,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在快乐的听觉中接受语文,让语文来潜移默化学生。我们还倡议语文课前“激情三分钟”活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由语文科代表组织,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口语训练),这样即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又活跃了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师与其让学生做许多机械的记忆、练习,不如留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来“欣赏”语文、“享受”语文。
二、积极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现在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图书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从每校原来的几千册,到现在每校最少也有一二万册。学校图书的增加为积极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学校为每位学生免费办理借书卡,延长图书室的开放时间,假期也安排一定时间为学生提供借阅。这样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学校还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二次集体读书活动。例如:“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好书伴我成长”读书节。“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月等活动。我们在各班教室里建立图书角,由语文教师(高年级是班干部)到图书室一次借出三四十本书,在班级中建立更便捷的借阅制度,让学生有更广泛的阅读机会,同学之间可以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语文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鼓励自主探究,拓宽语文实践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现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语文实践途径很多: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广播站、校园电视直通车等。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是只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小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刊物(我们创办了一份校园小报(云屏花絮),已经坚持了十年),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小报上,并在广播站、校园电视直通车上播放-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
我们闽北不仅有丰富美丽的自然风光——武夷山、天成奇峡等,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朱熹、李刚、宋慈、和平古镇等,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束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我们的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定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