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型教学是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具有民主性、主体性、探究性、个性化等特点,教师的角色也需要相应转变,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了指导者与协作者,因此师生之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更易达到良好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学生的思维被全面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研究型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和谐;师生关系
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而师生关系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交往和联系,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中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才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极大的促进研究型教学效率的提高。下面就建立以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为特点的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一浅谈。
一、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民主性
研究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宽松融洽、没有任何形式的压制。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发,才能主动的去思考探究,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2主体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与认知的主体,而他们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经验。
3.探究性
把探究型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传统教学往往注重结果,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理论。而研究型教学更关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4.合作性
强调小组合作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人合作,相互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又促进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和人际交往能力。
5.个性化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个性的条件与环境,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踊跃发言,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研究发展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鲜明的创造性个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研究型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效果产生能动的影响。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新型师生关系。它的建立对促进研究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而更重要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这与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扮演着仲裁者与权威者的角色。这使得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号施令的领导,而不是平等的合作者以及可以交流思想的朋友。这种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妨碍师生在观点、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学生不会也不敢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严肃认真,上课不许随便讲话、发表意见,而要安静地听讲,认真的记笔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期的教学传统使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其参与意识不强,不愿意主动发言,甚至害怕发言、回答问题。这种情形与研究型教学是背道而驰的,同样也是我们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罗杰斯认为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师生关系,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否建立。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在学习及情感领域能进行平等的交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因为一旦学生的情感被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气氛,这种气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潜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在其主观上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而当这种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是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与实现。而只有真诚的、尊重的去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一种以真实、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氛围,而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又是培育学生创造性不可或缺的环境。在这样一种教学氛围中的学生,往往表现的非常活跃,思维灵活、自主性与参与性很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成长的学生,其创新能力会达到很高的水平。相反,不良的心理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使他们的情感和意愿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严重的会对人产生戒防心理,更不能谈创造性的发挥。建立怎样的课堂心理氛围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什么以及他怎么做。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气氛的创建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地、自发地参与到研究型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必须以建立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为基础,而要建立这样一种课堂环境,首先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在研究型教学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摆脱自己仲裁者及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尽可能的进入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在情感领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朋友”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正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都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老师要信任学生,以真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公开,老师与学生才能进行交流,学生和老师之间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
2.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情感以及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想法与观点,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的真诚与欣赏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观点与态度要设身处地以同情的心态来理解,避免对学生不切实际的评价。做到这些就需要给学生更多一些的理解,多从学生角度想一想。而且重要的是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家庭生活。这需要与学生做更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被尊重和理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尊重老师,并把老师当做自己真正的朋友。
3. 知识与魅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教师的广博的知识与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倾向、思想品德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当学生折服于老师的学识与魅力时,学生更容易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师生之间的更容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来说,更要注重自己学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陈洁女(1981-12),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和谐;师生关系
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而师生关系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交往和联系,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中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才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极大的促进研究型教学效率的提高。下面就建立以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为特点的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一浅谈。
一、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民主性
研究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宽松融洽、没有任何形式的压制。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发,才能主动的去思考探究,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2主体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与认知的主体,而他们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经验。
3.探究性
把探究型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传统教学往往注重结果,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理论。而研究型教学更关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4.合作性
强调小组合作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人合作,相互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又促进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和人际交往能力。
5.个性化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个性的条件与环境,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踊跃发言,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研究发展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鲜明的创造性个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研究型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效果产生能动的影响。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新型师生关系。它的建立对促进研究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而更重要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这与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扮演着仲裁者与权威者的角色。这使得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号施令的领导,而不是平等的合作者以及可以交流思想的朋友。这种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妨碍师生在观点、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学生不会也不敢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严肃认真,上课不许随便讲话、发表意见,而要安静地听讲,认真的记笔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期的教学传统使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其参与意识不强,不愿意主动发言,甚至害怕发言、回答问题。这种情形与研究型教学是背道而驰的,同样也是我们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罗杰斯认为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师生关系,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否建立。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在学习及情感领域能进行平等的交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因为一旦学生的情感被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气氛,这种气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潜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在其主观上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而当这种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是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与实现。而只有真诚的、尊重的去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一种以真实、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氛围,而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又是培育学生创造性不可或缺的环境。在这样一种教学氛围中的学生,往往表现的非常活跃,思维灵活、自主性与参与性很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成长的学生,其创新能力会达到很高的水平。相反,不良的心理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使他们的情感和意愿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严重的会对人产生戒防心理,更不能谈创造性的发挥。建立怎样的课堂心理氛围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什么以及他怎么做。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气氛的创建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地、自发地参与到研究型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必须以建立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为基础,而要建立这样一种课堂环境,首先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在研究型教学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摆脱自己仲裁者及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尽可能的进入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在情感领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朋友”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正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都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老师要信任学生,以真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公开,老师与学生才能进行交流,学生和老师之间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
2.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情感以及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想法与观点,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的真诚与欣赏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观点与态度要设身处地以同情的心态来理解,避免对学生不切实际的评价。做到这些就需要给学生更多一些的理解,多从学生角度想一想。而且重要的是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家庭生活。这需要与学生做更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被尊重和理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尊重老师,并把老师当做自己真正的朋友。
3. 知识与魅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教师的广博的知识与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倾向、思想品德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当学生折服于老师的学识与魅力时,学生更容易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师生之间的更容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来说,更要注重自己学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陈洁女(1981-12),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