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先驱,乡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自己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博采古今,兼容中西,对我国当代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有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挖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79-02
  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安徽歙县人,原名陶文睿,后改名为陶知行、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平民教育运动的先驱,乡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学习教育,回国后投身于教育改革之中。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沉疴与积弊,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老师杜威先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完整地表达了他的三大教育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构成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从本质上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教育学说,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则。他强调生活要与教育相通,知识要与实践相统一。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他要求的教育效果是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在当今的中国教育界,他的观点和思想对普通基础教育而言,对于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基本观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教育的观点,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認为:生活决定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离不开教育”。同时,由于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教育也将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从这个层面看,生活教育理论又是一种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丰富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主张是教育要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按照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实施教育。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充分强调了教育与生产、生活的结合。因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及本质根本一致,这些教育思想也充分体现出当代职业教育对实践的要求,从中也能看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先进性。
  “社会即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自然、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自然、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从根本上反对把教育与生活、社会相脱节、相隔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时,也充分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统一性。
  “教学做合一”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这是陶行知先生在进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丰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沉疴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他认为:“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即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及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不谋而合,反映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中“做”是中心,是在“劳力上劳心”。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他始终认为应该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为此,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先后成立了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做中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一点与现代职业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致的。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性,“做”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做”,学生才能获得各种实践技能。通过做,教师和学生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进而达到改造社会、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难看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与当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统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启示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教育应该“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宗旨 这一宗旨与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一致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陶行知先生给予了回答:“在于生利”,即教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即有利于公众和群体)。给予学生生利的本領,应该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他通俗地揭示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学生首先必须掌握必要的生产生活技能。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利首先包括以生存为目的,追求获取衣食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生利主义”又以此为基础,进而以“以利乐群”为精神追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不能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训练,更不能片面地把技能训练当作职业教育的全部。即便是在当前一部分职业学校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不能降低职业教育的标准,不能把技能及生存训练当作职业教育的全部目的。既要教给学生生利的本领,即学技能,又要在此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成长及精神追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启示之二: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基础,博采中西方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这就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以深刻启示,即职业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而不能与社会生产和生活脱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综观当代不少职业学校的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学与生产分离,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很多生产技能,被学校里、书本上的“技能知识”所代替。近年来,中职学校出现“滑坡”现象,不能不说这也是原因之一。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往往书本上的“技能知识”有了,但到了生产岗位上,好像又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瞎子。学生的技能是一种实践能力,技能不能等同于技能知识,仅具有技能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实践能力的获得则无论如何是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生产生活的。有鉴于此,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充分地与广阔的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办成开放的教育。要让社会生产和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实习、实训、生产的场所,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职业教育才能办好、办活。
  启示之三:“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中“做”是中心,是实践,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 对当代职业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那就是职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做”这一特点,重点关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即是“劳力”。同时,在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即是“劳心”。要通过“劳力”与“劳心”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因此,对职业学校而言,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将技能等同于技能知识的做法,在教学中做到既注重技能知识的教学,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欢迎的职业教育,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陆家骏.学陶师陶,开辟素质教育之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姜河(1970—),安徽太和人,安徽省太和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其他文献
随着非线性编辑技术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介绍了非线性编辑技术及其特点,并简要阐述了非线性编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
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厌学,其现状令人担忧。作为中职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英语教学,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摘要:对当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深入开展项目化教学、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和加强师资培训的教改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模块教学;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3-0144-02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一直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记者李剑平)今天.教育部召开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重点研究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我国体育成人高等教育是培养目标多规格化;教育模式多样化;办学活动外向化;专业结构对应化;课程结构特色化;教学改革向能力转化的发展趋势.
博客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就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就主要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本文根据赛艇比赛所需的供能特点,对训练手段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并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任务的需要,合理地将各种训练负荷因素有机地结合,寻找到运动员的最佳训练负荷。
本文主要介绍风积沙路基不同设计形式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并总结出干压和湿压两种不同的施工工艺,同时提出了进一步进行风积沙路基设计的建议。
考虑到目前用于采煤机状态监测的压电俘能装置不能实时根据外界激励频率变化而改变固有频率,研究一种自适应外界激励频率的采煤机状态压电俘能监测装置。对该频率可调的压电
散手是武术对抗性项目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散手竞赛市场必须在突出武术技击特点的基础上,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以散手竞技审场为龙头,来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使散手运动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