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儒家与法家的功利思想,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通过详尽的对比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关键词: 功利思想;农耕思想;自为好利;稳定和谐。
儒家与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著名学派,两者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们在理论观点上有所不同,其不同点主要是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侧重礼义教化,法家侧重严刑峻罚,体现在功利思想上,法家较为明显,而儒家较为隐性。现将二者功利思想的异同简单分析一下。
一、儒家与法家功利思想的相同之处
法家出于其功利的目的,非常重视"耕战",尤其重视农耕。法家的经济思想就是以耕战为中心。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主张寓兵于农,已有耕战思想的萌芽。到战国初期的李悝用"尽地力之教"以奖励"耕",用射箭中的与否来判定民事案件的是非,以奖励射,即奖励"战"。吴起在楚国变法时继承了李悝的这种思想,把奖励"耕战"两者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耕战"政策。战国中期的商鞅及其后期的法家,对"耕战"思想有较大的发展。商鞅认为实行耕战政策,使民心向农,老百姓就会质朴"易使","可以守战"。从"耕战"出发,他提出"重农抑商"和"奖励军功"的政策。他确认农民的小块土地私有权,让他们安心于农战。同时规定除农战以外别无获得官爵的途径。 只许"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即只允许从农业耕作中获得利润,只允许从战争中获得名声(军功章)。商鞅还天真地认为,如此这般,人们就会"喜农而乐战"了。正因为如此,商鞅鼓吹农业至上论,鄙视其他一切职业,并对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口总是力图加以限制和压缩。他甚至把农民以外的食者比喻为"害虫"。
重视农耕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所重民食,祭丧"(《尧曰》),从政在"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等言语中,我们看出孔子对农业生产是很重视的。而且,他对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也是很尊敬的。他很羡慕"耦尔耕"的长沮和桀溺,如果要不是天下无道,他将和他们同样。对于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植杖而芸的丈人,孔子与子路对他都很尊敬"(见《阳货》)。当南宫适同孔子谈论了"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后,孔子背后称赞南宫适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在《论语》全书中,我们找不到对种田行业轻视的语言。"耕也,馁在其中矣",这是对当时广大农民和奴隶穷困不堪境况的真实叙述。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痛苦,才是孔子孜孜以求的。从"无野人,莫养君子"(《腾文公》)一句,就可以看出孟子同样也是不会轻视农业生产的。孟子曾提出要对"辟草莱,任土地"的人用刑,其实他的目的不是反对发展农业生产,而是因为他在"春秋无义战"(《尽心下》)的历史环境中,看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离娄上》)的情况,所发出的"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的偏激言论。这里的言辞和推断都很清楚:孟子是为了反对不义战争,从而反对人们开荒辟草去支持不义战争。主张"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孟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反对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呢?孟子对农业生产的真正态度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荀子更是重视和研究农业生产。他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例如"罕举力役,无夺农时"(《王霸》)、"多粪肥田,刺草殖谷"(《富国》)、"修堤渠,通沟浍,安水藏,以时决塞"(《王制》)等。
从以上所引可看出儒家与法家一样重视农耕。在以农业为社会主要经济命脉的古代,任何一个统治集团都毫无例外地把农业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切身利害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农业。
二、儒家与法家功利思想的不同之处
儒家与法家都有追求功利的思想,但由于两家在治国方法上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在功利的内容和取得功利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一)儒法功利思想内容之异
1、两家对待"工商"的态度
儒家是重工商的。孔子对于工没有多少涉及。但他重商的态度却是非常明确的。他的弟子端木赐就是卫国的大商人,孔子并不因此而拒绝收他为徒。相反,他谴责鲁大夫臧文仲"置六关"妨碍了商人贸易,认为这是他"三不仁"之一。(见《左传·文公二年》)可见孔子是不反对商业自由贸易的。
孟子肯定百工之事不可少,认识到"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同意"百工之事"不必"耕且为也"(《腾文公上》)。他还同样认定商业贸易不可少。他说:"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子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腾文公下》)为了促进贸易顺利进行,他反对世履小履同价(见《公孙丑》下)而是主张"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荀子也很重视工商的作用,他在《王霸》、《君道》、《富国》诸文中均有相应的论述。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却主张抑制工商。例如商鞅,虽然他也认识到商业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了突出耕战,还是提出了抑制商人的具体措施,如"使商无得籴";"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征,则农恶商";另外还要以多派商人差役为手段,使得"农逸而商劳"(以上所引均见《商君书·垦令》)。到了韩非则明确提出"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织锦绣刻画为末作"(《韩非子·诡使》),正式将工商与"末"相连。并认为工商之民是"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因而斥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见《韩非子·五蠹》)。法家为了片面强调耕战而诋毁工商,可见法家的功利思想内容是比较狭隘的。
2、两家关于"富国"的思想
儒法两家虽然都主张富国,但富国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儒家的富国主张是藏富于民。"百姓同之"(《孟子·梁惠王下》)"上下俱富"(《荀子·富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儒家学者,都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生活是其它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孔子清楚地认识到"贫而无怨难"(《宪问》)、"小人穷则斯滥矣"(《卫灵公》)。《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子路》)孔子还以"邦有道,贫且贱耻也"(《卫灵公》)为口号,号召人们发展生产,追求财利。孟子的治国方案也是以富民为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荀子更是重视富国富民。为此,他特地写了《富国》篇,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按儒家主张的一套行事,就会使得"财货浑浑如泉源 ",如此,老百姓自然就会"爱其上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 (《富国》)
法家的富国则是建立在"民贫"的基础上,譬如商鞅,虽然他也说"民贫则弱国",主张用耕战和赏赐的方法使他们富足,但这不是他的本意。因为他认为民"富则淫",富了就不再追求耕战,国君的赏赐就失去了效力,所以他说;"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商君书·说民》)让人们在贫富之间不停地变动。不过从他把官爵分为十二等级来看,他的"贫者富,富者贫"只是要在老百姓之间(不含统治者)缩小贫富差距,维持一个最低的生活标准,好让统治者的刑赏二柄时时能起作用。但无论如何,国家要"仓府两实"(《商君书·去强》)。这就是他贫民以富国的政策。韩非也是公开反对足民的。他举例说:"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侈泰则家贫",所以他的结论是,"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非。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上治懦而行修者,曾(参)史(鱼)也,夫民之不及神农曾史亦已明矣"(《韩非子·六反》)。为此,他还极力反对济民政策,可见,韩非也同样认为,只有让人民保持贫困不足的状态,国家才能治理好。法家这种贫民富国的主张,是儒家所反对的,从这种贫民富国的主张中我们有理由认为,法家考虑更多的是地主阶级一个阶级,甚至是君主一人的功利,而儒家藏富于民的思想,则有较多的人民性立场,更近于功利主义的原则。
不管是从较多的人民性立场或是包括工商在内的较广泛的求功利范围,我们都认为儒家功利思想的内容,较之法家更全面,更广泛。
(二)儒法求取功利方法之异
儒家强调以义求利,重视仁义道德的功用,而法家则是为求利而不择手段。儒家其实并不反对讲私利,只是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之前,首先考虑这种追求是否符合礼义,至少是酬有应得而不是损人利己,这就是孔子说的"见利忘义,""义,然后取"(《宪问》),孟子说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荀子说的"君子……欲利不为所非。"(《不苟》)但是只要符合道义,哪怕作"执鞭之士"去求富贵也行(《论语·述而》),只要符合道义,"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腾文公下》),"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荀子·荣辱》)近代革命家章太炎批评儒家说"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湛心荣利"。 [2]这种批评虽有些偏激,但也的确反映出儒家并不反对追求符合道义的"个人利益"。而法家则不然,商鞅和韩非都认为,"自为""好利"是人不可改变的本性,人与人之间无仁义道德可言,医生吮人之伤,造车者希望人多富贵,造棺材者希望多多死人,这些并非有什么恩怨,只是为了求利而己。韩非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显学》)并且认为,"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当今只能"争于气力"。在他们看来,君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全然不顾任何道义约束,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为了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君主不但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以赏罚二柄作为武器,用厚赏引诱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君卖命 ,用重刑迫使人们不得不为国君卖命,这种非道德主义的观点,无疑是偏激的。
三、儒法功利思想的异同对当今的启示
儒家理论上的构思是很完备的:他们强调德治,并不否认刑罚;重视农业,也强调工商,反对不义战争,但也支持正义战争;强调足君富国,更重视富民利民……面面俱到,无懈可击。但其根本的缺陷是不能审时度势,抓住社会的主要予盾,集中全力予以解决,更多的是在作理论的思辩。其次,儒家虽有功利主义思想,但如何把理论原则付诸实现,则缺乏具体的论证和有力的措施,这样有时不免流于空谈,法家的农战政策虽然片面狭隘,但的确是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并能集中全力予以解决。正如刘泽华先生指出的那样:"从那个时代看,应该说,抓住了农战,确实把握了链条的中心环节,与其它诸子相比,远不如他们娓娓动听,但是从历史进程看,大而无当的娓娓动听之论,远不如著名切实的政策有利于事 。"[3]突出的农战政策,非道德主义的严刑峻法,在当时较之儒家以仁义道德为主而面面俱到的方法获取功利更为有效。法家的功利思想,在秦国争取一统天下的征战中,的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史实证明,儒家全面考虑问题的做法和法家抓住主要矛盾的做法,都有合理的内核值得借鉴。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和政府,要注意人们合理的个人利益;作为个人,应以大局利益为重,不要追求不合道德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晓明: 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4。
[2]章太炎: 诸子学略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刘泽华: 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 功利思想;农耕思想;自为好利;稳定和谐。
儒家与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著名学派,两者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们在理论观点上有所不同,其不同点主要是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侧重礼义教化,法家侧重严刑峻罚,体现在功利思想上,法家较为明显,而儒家较为隐性。现将二者功利思想的异同简单分析一下。
一、儒家与法家功利思想的相同之处
法家出于其功利的目的,非常重视"耕战",尤其重视农耕。法家的经济思想就是以耕战为中心。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主张寓兵于农,已有耕战思想的萌芽。到战国初期的李悝用"尽地力之教"以奖励"耕",用射箭中的与否来判定民事案件的是非,以奖励射,即奖励"战"。吴起在楚国变法时继承了李悝的这种思想,把奖励"耕战"两者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耕战"政策。战国中期的商鞅及其后期的法家,对"耕战"思想有较大的发展。商鞅认为实行耕战政策,使民心向农,老百姓就会质朴"易使","可以守战"。从"耕战"出发,他提出"重农抑商"和"奖励军功"的政策。他确认农民的小块土地私有权,让他们安心于农战。同时规定除农战以外别无获得官爵的途径。 只许"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即只允许从农业耕作中获得利润,只允许从战争中获得名声(军功章)。商鞅还天真地认为,如此这般,人们就会"喜农而乐战"了。正因为如此,商鞅鼓吹农业至上论,鄙视其他一切职业,并对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口总是力图加以限制和压缩。他甚至把农民以外的食者比喻为"害虫"。
重视农耕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所重民食,祭丧"(《尧曰》),从政在"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等言语中,我们看出孔子对农业生产是很重视的。而且,他对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也是很尊敬的。他很羡慕"耦尔耕"的长沮和桀溺,如果要不是天下无道,他将和他们同样。对于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植杖而芸的丈人,孔子与子路对他都很尊敬"(见《阳货》)。当南宫适同孔子谈论了"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后,孔子背后称赞南宫适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在《论语》全书中,我们找不到对种田行业轻视的语言。"耕也,馁在其中矣",这是对当时广大农民和奴隶穷困不堪境况的真实叙述。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痛苦,才是孔子孜孜以求的。从"无野人,莫养君子"(《腾文公》)一句,就可以看出孟子同样也是不会轻视农业生产的。孟子曾提出要对"辟草莱,任土地"的人用刑,其实他的目的不是反对发展农业生产,而是因为他在"春秋无义战"(《尽心下》)的历史环境中,看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离娄上》)的情况,所发出的"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的偏激言论。这里的言辞和推断都很清楚:孟子是为了反对不义战争,从而反对人们开荒辟草去支持不义战争。主张"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孟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反对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呢?孟子对农业生产的真正态度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荀子更是重视和研究农业生产。他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例如"罕举力役,无夺农时"(《王霸》)、"多粪肥田,刺草殖谷"(《富国》)、"修堤渠,通沟浍,安水藏,以时决塞"(《王制》)等。
从以上所引可看出儒家与法家一样重视农耕。在以农业为社会主要经济命脉的古代,任何一个统治集团都毫无例外地把农业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切身利害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农业。
二、儒家与法家功利思想的不同之处
儒家与法家都有追求功利的思想,但由于两家在治国方法上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在功利的内容和取得功利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一)儒法功利思想内容之异
1、两家对待"工商"的态度
儒家是重工商的。孔子对于工没有多少涉及。但他重商的态度却是非常明确的。他的弟子端木赐就是卫国的大商人,孔子并不因此而拒绝收他为徒。相反,他谴责鲁大夫臧文仲"置六关"妨碍了商人贸易,认为这是他"三不仁"之一。(见《左传·文公二年》)可见孔子是不反对商业自由贸易的。
孟子肯定百工之事不可少,认识到"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同意"百工之事"不必"耕且为也"(《腾文公上》)。他还同样认定商业贸易不可少。他说:"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子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腾文公下》)为了促进贸易顺利进行,他反对世履小履同价(见《公孙丑》下)而是主张"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荀子也很重视工商的作用,他在《王霸》、《君道》、《富国》诸文中均有相应的论述。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却主张抑制工商。例如商鞅,虽然他也认识到商业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了突出耕战,还是提出了抑制商人的具体措施,如"使商无得籴";"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征,则农恶商";另外还要以多派商人差役为手段,使得"农逸而商劳"(以上所引均见《商君书·垦令》)。到了韩非则明确提出"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织锦绣刻画为末作"(《韩非子·诡使》),正式将工商与"末"相连。并认为工商之民是"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因而斥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见《韩非子·五蠹》)。法家为了片面强调耕战而诋毁工商,可见法家的功利思想内容是比较狭隘的。
2、两家关于"富国"的思想
儒法两家虽然都主张富国,但富国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儒家的富国主张是藏富于民。"百姓同之"(《孟子·梁惠王下》)"上下俱富"(《荀子·富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儒家学者,都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生活是其它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孔子清楚地认识到"贫而无怨难"(《宪问》)、"小人穷则斯滥矣"(《卫灵公》)。《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子路》)孔子还以"邦有道,贫且贱耻也"(《卫灵公》)为口号,号召人们发展生产,追求财利。孟子的治国方案也是以富民为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荀子更是重视富国富民。为此,他特地写了《富国》篇,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按儒家主张的一套行事,就会使得"财货浑浑如泉源 ",如此,老百姓自然就会"爱其上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 (《富国》)
法家的富国则是建立在"民贫"的基础上,譬如商鞅,虽然他也说"民贫则弱国",主张用耕战和赏赐的方法使他们富足,但这不是他的本意。因为他认为民"富则淫",富了就不再追求耕战,国君的赏赐就失去了效力,所以他说;"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商君书·说民》)让人们在贫富之间不停地变动。不过从他把官爵分为十二等级来看,他的"贫者富,富者贫"只是要在老百姓之间(不含统治者)缩小贫富差距,维持一个最低的生活标准,好让统治者的刑赏二柄时时能起作用。但无论如何,国家要"仓府两实"(《商君书·去强》)。这就是他贫民以富国的政策。韩非也是公开反对足民的。他举例说:"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侈泰则家贫",所以他的结论是,"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治懦则肆于非。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上治懦而行修者,曾(参)史(鱼)也,夫民之不及神农曾史亦已明矣"(《韩非子·六反》)。为此,他还极力反对济民政策,可见,韩非也同样认为,只有让人民保持贫困不足的状态,国家才能治理好。法家这种贫民富国的主张,是儒家所反对的,从这种贫民富国的主张中我们有理由认为,法家考虑更多的是地主阶级一个阶级,甚至是君主一人的功利,而儒家藏富于民的思想,则有较多的人民性立场,更近于功利主义的原则。
不管是从较多的人民性立场或是包括工商在内的较广泛的求功利范围,我们都认为儒家功利思想的内容,较之法家更全面,更广泛。
(二)儒法求取功利方法之异
儒家强调以义求利,重视仁义道德的功用,而法家则是为求利而不择手段。儒家其实并不反对讲私利,只是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之前,首先考虑这种追求是否符合礼义,至少是酬有应得而不是损人利己,这就是孔子说的"见利忘义,""义,然后取"(《宪问》),孟子说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荀子说的"君子……欲利不为所非。"(《不苟》)但是只要符合道义,哪怕作"执鞭之士"去求富贵也行(《论语·述而》),只要符合道义,"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腾文公下》),"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荀子·荣辱》)近代革命家章太炎批评儒家说"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湛心荣利"。 [2]这种批评虽有些偏激,但也的确反映出儒家并不反对追求符合道义的"个人利益"。而法家则不然,商鞅和韩非都认为,"自为""好利"是人不可改变的本性,人与人之间无仁义道德可言,医生吮人之伤,造车者希望人多富贵,造棺材者希望多多死人,这些并非有什么恩怨,只是为了求利而己。韩非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显学》)并且认为,"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当今只能"争于气力"。在他们看来,君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全然不顾任何道义约束,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为了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君主不但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以赏罚二柄作为武器,用厚赏引诱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君卖命 ,用重刑迫使人们不得不为国君卖命,这种非道德主义的观点,无疑是偏激的。
三、儒法功利思想的异同对当今的启示
儒家理论上的构思是很完备的:他们强调德治,并不否认刑罚;重视农业,也强调工商,反对不义战争,但也支持正义战争;强调足君富国,更重视富民利民……面面俱到,无懈可击。但其根本的缺陷是不能审时度势,抓住社会的主要予盾,集中全力予以解决,更多的是在作理论的思辩。其次,儒家虽有功利主义思想,但如何把理论原则付诸实现,则缺乏具体的论证和有力的措施,这样有时不免流于空谈,法家的农战政策虽然片面狭隘,但的确是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并能集中全力予以解决。正如刘泽华先生指出的那样:"从那个时代看,应该说,抓住了农战,确实把握了链条的中心环节,与其它诸子相比,远不如他们娓娓动听,但是从历史进程看,大而无当的娓娓动听之论,远不如著名切实的政策有利于事 。"[3]突出的农战政策,非道德主义的严刑峻法,在当时较之儒家以仁义道德为主而面面俱到的方法获取功利更为有效。法家的功利思想,在秦国争取一统天下的征战中,的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史实证明,儒家全面考虑问题的做法和法家抓住主要矛盾的做法,都有合理的内核值得借鉴。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和政府,要注意人们合理的个人利益;作为个人,应以大局利益为重,不要追求不合道德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晓明: 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4。
[2]章太炎: 诸子学略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刘泽华: 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