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的教材经过几次改革其系统性、科学性不容置疑,但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因受到教学周期长的影响,有的内容相对滞后,不能与时代同步;有的受到地域的影响,如东西部的差别,有的内容难免顾此失彼……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么样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灵活、有效地使用教材呢?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教材与学生之前的平衡点,处理好学生、教学、教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材;巧妙使用
一、能选择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的教学依据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尊重现有的教材,树立“用”教材的观念,而不应该成为“教”教材的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修订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教材也会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的教学时,教材在让学生认识小数时,多处出现了“1分的硬币”,而且都是旧版的硬币。虽然我这个60后的老师见过,可是市面早已没有流通的痕迹了。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又哪会认识这些硬币呢?显然,教材与现实生活找不到支撑点,老师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也无法找到有效的认知建构。记得今年的开学初,有位老师在上“元、角、分与小数——买文具”这节课时,她和我说:叶老师,我班的学生都不认识这些硬币,那该怎么办呀?是呀,教材里有,而现实生活又没有流通这样的硬币。依本人之见,老师大可不必为了让学生认识这个硬币而花费相当的功夫,这时候应该有选择的去使用教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几年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我发现很多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有与时代不同步的情况存在。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森林旅游”一节中,“蓝猫商店”、“森林食品店”、“纪念品商店”及第三单元“旅游中的数学”一节的“快餐店”中许多物品的价格都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历或了解的价格不相符合,我认为老师也应当有所选择地去使用它,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二、能创新地使用教材
创新的使用教材就是要对现有的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补充、改造教材与现实生活不太贴近的内容,变“死”教材为“活”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编者在编排教材的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难免顾此失彼。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镜子中的数学”一节中有如下的教材:
而在这个学期期中考试中有一道题:在轴对称图形后面的( )打“√”的其中一小题。
由(宋体字印刷)( )
由于学生受教材黑体字印刷“王”字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宋体印刷的“由”字是轴对称图形。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把字体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介绍,然后根据教材的设计,呈现不同字体打印的“王”字让学生去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字体的细微差别中来判断哪些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小小的改造、补充与创新,不仅让“死”的教材活起来,还让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辨认字体,学会了辨别哪些字体的字会是轴对图形。当然,学生就不会在宋体字印刷的“由”字是否轴对称图形做出模棱两可的判断了。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节课“分一分(一)”时,教材的两幅插图都是以“苹果”来分。大家知道,苹果在学生的记忆中是不怎么规则的,两个人分一个苹果,从现实的角度是无法平均分的,而在分数的教学中“平均分”又是它的前提条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拿“两个人分一个苹果”让学生来认识分数,而是用学生最熟悉的泡泡糖作为实物:让两个学生分一个泡泡糖,应该怎么吃才公平?通过这一替换,学生不仅好分,且能深刻体会“平均分”在分数意义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又如,现在很多的教材在“实践活动”课中都出现“估一估”:1千克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猜一猜”这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学习它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在教学中都不应当被动的接受,而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能整体地使用教材
顾名思义,“整体”就是把零散的、不系统的、独立的个体知识进行整理、合并成全面、系统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在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的基础上,提醒学生尝试类推“四、五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同样,在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完后,让学生尝试类推“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知识得到整体类推、迁移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也掌握了,达到举一返三,事半功倍的教学、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全面拓展,提高使用教材的宽度。
关于整体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这样,特别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更应该这样。复习课的教学就是對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甚至是几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教学,使零散的、局部的、独立的知识形成系统化,整体化,以此形成知识系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利用整合教学资源的办法,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整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一定能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材是“死”的,教学是“活”的。教材不应该成为教师说唱的剧本。教师应拿起这富有活力的工作软件,根据本区域、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做出高明的取舍,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材;巧妙使用
一、能选择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的教学依据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尊重现有的教材,树立“用”教材的观念,而不应该成为“教”教材的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修订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教材也会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的教学时,教材在让学生认识小数时,多处出现了“1分的硬币”,而且都是旧版的硬币。虽然我这个60后的老师见过,可是市面早已没有流通的痕迹了。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又哪会认识这些硬币呢?显然,教材与现实生活找不到支撑点,老师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也无法找到有效的认知建构。记得今年的开学初,有位老师在上“元、角、分与小数——买文具”这节课时,她和我说:叶老师,我班的学生都不认识这些硬币,那该怎么办呀?是呀,教材里有,而现实生活又没有流通这样的硬币。依本人之见,老师大可不必为了让学生认识这个硬币而花费相当的功夫,这时候应该有选择的去使用教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几年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我发现很多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有与时代不同步的情况存在。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森林旅游”一节中,“蓝猫商店”、“森林食品店”、“纪念品商店”及第三单元“旅游中的数学”一节的“快餐店”中许多物品的价格都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历或了解的价格不相符合,我认为老师也应当有所选择地去使用它,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二、能创新地使用教材
创新的使用教材就是要对现有的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补充、改造教材与现实生活不太贴近的内容,变“死”教材为“活”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编者在编排教材的过程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难免顾此失彼。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镜子中的数学”一节中有如下的教材:
而在这个学期期中考试中有一道题:在轴对称图形后面的( )打“√”的其中一小题。
由(宋体字印刷)( )
由于学生受教材黑体字印刷“王”字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宋体印刷的“由”字是轴对称图形。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把字体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介绍,然后根据教材的设计,呈现不同字体打印的“王”字让学生去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字体的细微差别中来判断哪些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小小的改造、补充与创新,不仅让“死”的教材活起来,还让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辨认字体,学会了辨别哪些字体的字会是轴对图形。当然,学生就不会在宋体字印刷的“由”字是否轴对称图形做出模棱两可的判断了。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节课“分一分(一)”时,教材的两幅插图都是以“苹果”来分。大家知道,苹果在学生的记忆中是不怎么规则的,两个人分一个苹果,从现实的角度是无法平均分的,而在分数的教学中“平均分”又是它的前提条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拿“两个人分一个苹果”让学生来认识分数,而是用学生最熟悉的泡泡糖作为实物:让两个学生分一个泡泡糖,应该怎么吃才公平?通过这一替换,学生不仅好分,且能深刻体会“平均分”在分数意义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又如,现在很多的教材在“实践活动”课中都出现“估一估”:1千克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猜一猜”这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学习它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在教学中都不应当被动的接受,而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能整体地使用教材
顾名思义,“整体”就是把零散的、不系统的、独立的个体知识进行整理、合并成全面、系统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在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的基础上,提醒学生尝试类推“四、五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同样,在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完后,让学生尝试类推“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知识得到整体类推、迁移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也掌握了,达到举一返三,事半功倍的教学、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全面拓展,提高使用教材的宽度。
关于整体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这样,特别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更应该这样。复习课的教学就是對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甚至是几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教学,使零散的、局部的、独立的知识形成系统化,整体化,以此形成知识系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利用整合教学资源的办法,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整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一定能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材是“死”的,教学是“活”的。教材不应该成为教师说唱的剧本。教师应拿起这富有活力的工作软件,根据本区域、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做出高明的取舍,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