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再生水厂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有毒有害气体,并从安全技术角度,提出了有效的防护与控制措施,规范了有限空间的作业规程,完善了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再生水厂;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再生水厂作为生产运行单位,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在下井作业、构筑物的内部清洗、防腐等维修维护工作中,会涉及到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硫化氢、甲烷、沼气等,如果欠缺相关防护措施,将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项。本文结合再生水厂混合反应池、清水池清洗的实际工作,详细介绍硫化氢、氯气的专项防控管理与安全规程。
1.混合反应沉淀池清洗作业的安全防护
混合反应池是再生水工艺的预处理环节,通过投加混凝剂将进水中的胶体、大分子颗粒凝聚沉积在池底形成污泥进行排放。水厂根据实际情况与多年运行经验,定期对混合反应池进行清洗,由于污泥内的硫化物分解会产生溶解性硫化物,代表性产物是剧毒气体硫化氢,其具有全身毒作用,并且浓度愈高,神经毒作用愈明显,重点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鉴于硫化氢气体的危害,再生水厂对此项清洗作业进行专项防控措施:
1)加强池底冲洗排空,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硫化氢浓度测试,需重复进行3次以上,直至浓度持续在安全范围方可进行作业。
2)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穿好防护服,佩戴H2S防毒面具,作业人员腰间缚以救护带或安全绳,配备通讯器,做好沟通互保工作,作业人员要求至少5人其中包括2人以上监护现场,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离开作业现场。
3)作业时对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进行测定,一旦浓度升高,立即停止作业,继续采取通风冲洗排空措施,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4)作业场所严禁煙火,禁止任何易燃易爆物进入现场。
5)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硫化氢中毒者必须立刻脱离中毒现场,置于通风的场所,并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急救药物用米可希尼或5%葡萄糖、维生素C溶液进行应急救护后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清水池内壁清洗或防腐作业的安全防护
再生水厂清水池用于储存净化后的成品水,为避免池壁污染或灰沙脱落影响出水水质,定期对池内做清洗或防腐工作,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与稳定。首先制定作业方案并进行安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在保证安全供水的条件下,将单侧清水池内水排空,并做好池内持续的排风工作,经危险气体检测仪确认安全后,工作人员方可下池作业。由于池内再生水含有足量的余氯,排空后池内仍有残留氯气,所以在清洗或防腐作业过程中要加强氯气的防控管理。
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详见下表:
表1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除此之外,氯气可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 是再生水厂重大危险源之一,因此再生水厂对氯气应进行专项防控管理。
1)进行清洗作业前在清水池内搭设排风和排水设备,将池内剩余存水排出,排风工作持续进行18小时以上,于次日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测量,连续测量三次,确保氧浓度合格,氯气浓度范围变化不大且在标准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作业。有限空间通风作业示意图详见图1。
图1 有限空间通风作业示意图
2)氯气易溶于水,作业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条件下下井实施清洗工作,确保配备通讯器、安全帽、安全带、呼吸器、防护眼镜、手套、防水皮裤等劳保用品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作业过程中定期对池内空气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继续采取通风措施,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3)在清洗作业过程中,池底作业人员不少于3人,井口确保2人以上进行监护管理,保持通讯畅通,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离开作业现场。
4)一旦吸入氯气造成中毒,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缓解中毒症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呼吸道和肺部损伤;患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进行救治。
3.再生水厂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措施
3.1.规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程序
涉及硫化氢、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多为有限空间作业,所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因此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
再生水厂涉及下井作业、管道作业、水池清洗作业等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时,应实行申报审批制,经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可能含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必须在现场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不得在超标的环境下操作,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装置,具体作业规程【1】如下:
1)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不能少于3人,其中监护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一名专业人员负责毒气、氧气监测工作,连续作业不宜超过一小时。
2)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5)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6)若气体检测仪报警,则需要延长自然通风时间并打开其上下游井盖或出入口通风,若仍达不到要求,可以采用风机强制通风,直至气体检测仪合格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气体监测仪必须全程连续监测,一旦出现报警,及时通知作业人员马上撤离现场;做好警戒防护,防止人员二次进入,同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报告。
7)进行井水抽升时,人员必须返回地面,防止触电;对于管径小于800mm的管道,严禁进入管内作业。
8)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3.2.加强再生水厂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作业过程中人员作为施工的主体,在工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开展有毒有害气体防控安全管理工作中,再生水厂应定时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规程、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使用规范、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专项培训,使作业人员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职责,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作业程序,确保作业安全。
4.总结
通过对再生水厂有限空间作业有毒有害气体防控的实例分析,规范了水厂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完善作业规程,避免再生水厂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再生水厂生产运行和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85
关键词:再生水厂;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再生水厂作为生产运行单位,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在下井作业、构筑物的内部清洗、防腐等维修维护工作中,会涉及到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硫化氢、甲烷、沼气等,如果欠缺相关防护措施,将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项。本文结合再生水厂混合反应池、清水池清洗的实际工作,详细介绍硫化氢、氯气的专项防控管理与安全规程。
1.混合反应沉淀池清洗作业的安全防护
混合反应池是再生水工艺的预处理环节,通过投加混凝剂将进水中的胶体、大分子颗粒凝聚沉积在池底形成污泥进行排放。水厂根据实际情况与多年运行经验,定期对混合反应池进行清洗,由于污泥内的硫化物分解会产生溶解性硫化物,代表性产物是剧毒气体硫化氢,其具有全身毒作用,并且浓度愈高,神经毒作用愈明显,重点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鉴于硫化氢气体的危害,再生水厂对此项清洗作业进行专项防控措施:
1)加强池底冲洗排空,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硫化氢浓度测试,需重复进行3次以上,直至浓度持续在安全范围方可进行作业。
2)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穿好防护服,佩戴H2S防毒面具,作业人员腰间缚以救护带或安全绳,配备通讯器,做好沟通互保工作,作业人员要求至少5人其中包括2人以上监护现场,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离开作业现场。
3)作业时对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进行测定,一旦浓度升高,立即停止作业,继续采取通风冲洗排空措施,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4)作业场所严禁煙火,禁止任何易燃易爆物进入现场。
5)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硫化氢中毒者必须立刻脱离中毒现场,置于通风的场所,并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急救药物用米可希尼或5%葡萄糖、维生素C溶液进行应急救护后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清水池内壁清洗或防腐作业的安全防护
再生水厂清水池用于储存净化后的成品水,为避免池壁污染或灰沙脱落影响出水水质,定期对池内做清洗或防腐工作,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与稳定。首先制定作业方案并进行安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在保证安全供水的条件下,将单侧清水池内水排空,并做好池内持续的排风工作,经危险气体检测仪确认安全后,工作人员方可下池作业。由于池内再生水含有足量的余氯,排空后池内仍有残留氯气,所以在清洗或防腐作业过程中要加强氯气的防控管理。
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详见下表:
表1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除此之外,氯气可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 是再生水厂重大危险源之一,因此再生水厂对氯气应进行专项防控管理。
1)进行清洗作业前在清水池内搭设排风和排水设备,将池内剩余存水排出,排风工作持续进行18小时以上,于次日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测量,连续测量三次,确保氧浓度合格,氯气浓度范围变化不大且在标准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作业。有限空间通风作业示意图详见图1。
图1 有限空间通风作业示意图
2)氯气易溶于水,作业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条件下下井实施清洗工作,确保配备通讯器、安全帽、安全带、呼吸器、防护眼镜、手套、防水皮裤等劳保用品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作业过程中定期对池内空气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继续采取通风措施,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3)在清洗作业过程中,池底作业人员不少于3人,井口确保2人以上进行监护管理,保持通讯畅通,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离开作业现场。
4)一旦吸入氯气造成中毒,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缓解中毒症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呼吸道和肺部损伤;患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进行救治。
3.再生水厂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措施
3.1.规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程序
涉及硫化氢、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多为有限空间作业,所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因此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
再生水厂涉及下井作业、管道作业、水池清洗作业等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时,应实行申报审批制,经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可能含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必须在现场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不得在超标的环境下操作,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装置,具体作业规程【1】如下:
1)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不能少于3人,其中监护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一名专业人员负责毒气、氧气监测工作,连续作业不宜超过一小时。
2)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5)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6)若气体检测仪报警,则需要延长自然通风时间并打开其上下游井盖或出入口通风,若仍达不到要求,可以采用风机强制通风,直至气体检测仪合格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气体监测仪必须全程连续监测,一旦出现报警,及时通知作业人员马上撤离现场;做好警戒防护,防止人员二次进入,同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报告。
7)进行井水抽升时,人员必须返回地面,防止触电;对于管径小于800mm的管道,严禁进入管内作业。
8)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3.2.加强再生水厂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作业过程中人员作为施工的主体,在工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开展有毒有害气体防控安全管理工作中,再生水厂应定时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规程、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使用规范、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专项培训,使作业人员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职责,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作业程序,确保作业安全。
4.总结
通过对再生水厂有限空间作业有毒有害气体防控的实例分析,规范了水厂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完善作业规程,避免再生水厂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再生水厂生产运行和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