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两者的最佳整合点,就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整合点 有效性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说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带给我们教学许多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许多教师上公开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使我们的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学生成了欣赏多媒体的“观众”,而不是课堂上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看似热情高,实质上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教师首先从思想上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本人结合平时实践的几点感悟。
一、适时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就没有效果,语文能力又怎能提高呢?如果把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它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而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利于突出重点,同时降低难度,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三、学练结合抓住训练点
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内外结合延伸拓展点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借助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始终要牢记: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简单相加。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使运用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整合点 有效性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说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带给我们教学许多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许多教师上公开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使我们的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学生成了欣赏多媒体的“观众”,而不是课堂上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看似热情高,实质上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教师首先从思想上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本人结合平时实践的几点感悟。
一、适时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就没有效果,语文能力又怎能提高呢?如果把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它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而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利于突出重点,同时降低难度,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三、学练结合抓住训练点
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内外结合延伸拓展点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借助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始终要牢记: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简单相加。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使运用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教学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