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汉代玉龙佩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玉器中有关于龙的造型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中国北方和南方史前文明,包括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都有龙形玉器出现。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玉器中,龙这一形象既有独立成器出现,也有以玉器附属纹饰形象出现。汉代玉龙形佩饰是汉代玉佩的主要种类之一,汉代玉龙较之先秦时期玉龙其形象更为丰富多彩,并且西汉玉龙造型在继承东周风格基础上突出了玉龙躯体的立体感和肌肉感,更具有飞扬大气的风格。本文就汉代具有独立成器的龙形玉佩做一次简单梳理,以期为读者达到窥木见林的效果。
  关于汉代玉龙佩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格类型:
  1.玉珩形龙佩
  玉珩形龙佩一般于玉组佩中起到提梁作用,故称为玉珩形双龙佩,造型多对称,多见于西汉早期墓葬中,大都具有战国风格。玉珩形龙佩可分为双龙型佩与单龙型佩,双龙型佩由双龙连体构成,又以其龙首朝向,可分为相背型及相向型两类。
  龙首相背型玉珩龙佩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第一、二号塞石夹缝中出土的玉龙佩(图1),玉佩长20.5厘米,宽6.6厘米,整体略呈横长方形,由两条昂首相背的虬龙组成,身后部相连形成一个“T”形孔,以供穿系。其龙首相背构成玉珩这一风格与1972年安徽长丰县杨公2号战国墓中出土玉雕镂空龙凤纹佩颇为类似。此外在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还出土一件龙首相向型玉珩龙佩(图2),玉佩长19.6厘米,宽6.2厘米,双龙同体,龙首相对,龙身布满乳丁纹并上下附有镂雕云纹。其风格造型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组佩中的龙形珩相似。
  单龙型佩相对较少,其体型也相对较小,由一龙弯曲成珩型并形成一种首尾对称的美感,如徐州苏山头汉墓出土的一件玉珩形龙佩,该佩长9.2厘米,宽4厘米,整体由一曲肢回首龙构成,呈现为对称的扇形(图3)。
  2.玉环形龙佩
  环形玉龙佩往往呈单龙首尾相衔造型,可视为一种变异玉环。这类造型的玉龙佩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就有出现,商代妇好墓中出土有9件蟠曲状,首尾相衔玉龙。战国时期出现带绞丝纹衔尾玉龙佩,汉代此类龙形佩基本是从战国时期风格造型上演变而来。西汉时期关于这种环形玉龙佩可分为齿尾相扣和唇尾相连两类:
  其中齿尾相扣型玉龙佩以1973年河北定县40号墓出土龙佩(图4)、1991年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中所出土玉龙佩M1:38为代表(图5),其造型基本都为龙口大张首尾相衔且浮雕上下尖牙吞噬卷曲的尾部,表现出玉龙张扬的个性。
  唇尾相连型玉龙佩表现为龙首蜷起龙吻与尾部接触形成环状,造型较齿尾相扣型更显内敛。这类造型以1996年安徽省巢湖市放王岗1号墓出土白玉龙佩FM1:240(图6)、江苏盱眙县东阳汉墓出土白玉龙佩M4:28(图7)为主要代表。
  东汉时期这类环型玉龙造型更为立体复杂,如扬州老虎墩汉墓出土的一枚环形龙佩(图8),该器物直径10厘米,内径4.7厘米,该玉佩采用透雕、浮雕、俏色等多种工艺技法雕琢出一条蜷曲两周首尾相衔的螭龙,另有小螭在晕斑中缠绕于龙身。
  3.觿形龙佩
  觿形龙佩这种造型出现在春秋,汉代这类玉佩较之先秦,造型更较为宽阔扁平以便于突出其复杂繁的附属纹饰,这些富有精美出廓纹饰的玉佩大量出现,极大地突出了汉代佩玉的纯装饰作用。这类觿形龙佩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佩W5:18(图9),该佩长14.3厘米,宽4.5厘米,为一尖尾虺龙造型。龙身饰有勾连涡纹,下缘透雕出变形龙须及一游龙造型,额头有一小孔用以穿系。
  4.S形龙佩
  S形龙佩多见于西汉早期,多有战国遗风。这些S形龙佩依据其钻孔位置而使其表现的姿势不同,可分为横和竖式单体龙佩,横式单体龙佩其钻孔在玉龙的背部表现出玉龙横卧的姿态,东周时期的玉佩中多流行横式单体龙佩,竖式龙佩其钻孔在头部,故其表现为玉龙直立的姿态,这类竖式单体龙佩多出现在西汉早期墓葬中被认为是西汉出现的新器型。汉代S形龙佩主要以广州南越王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龙佩为代表。
  南越王墓主棺室中出土龙佩D53(图10),佩长11.5厘米,整体为“S”形,下半折断,特制一虎头金钩与之相配。该玉龙佩的用途当介于钩、佩之间。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出土有5件竖式单体龙佩与1件横式单体龙佩。竖式单体龙佩以西侧第5室中出土白玉“S”形龙佩为代表(图11),该龙佩长17.5厘米,宽10.2厘米,造型为一单体龙,身体腾卷呈竖立S形状。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为佩戴时的系穿用孔。横式单体龙佩见西侧第5室东端淤土中出土白玉龙佩W5:1(图12),玉佩通长18厘米,宽11.9厘米,龙体蟠曲呈S状,上下饰透雕云纹,龙身S形中部拱曲方正有一钻孔用以佩系。
  5.汉代其他形制单玉龙佩
  汉代玉龙佩除了玉珩形、玉环形龙佩、S形龙佩外,还有其他造型的玉龙佩。如龙体修长呈“一”字形单龙玉佩、龙体扭曲呈冲牙形玉龙佩、圆牌形玉龙佩等。这些造型多样的单龙玉佩为西汉佩饰玉增添了诸多灵动之感。这些玉龙佩的具体实例见如下:
  北京市丰台区四通路西汉墓中出土1件“一”字形白玉龙佩(图13),该佩长11厘米,宽2厘米,龙体扭曲周身无鳞,整体修长呈“一”字形,龙回首张望,尾部向下卷曲。徐州天齐山汉墓群“刘犯”墓中出土1件冲牙形白玉龙佩(图14),该佩高5厘米,宽5.9厘米,龙首昂起反顾,长尾下垂,如冲牙形象,爪作飞舞状。1975年北京大葆台2号墓出土有1件镂雕龙纹玉佩(图15),该玉佩长9厘米,径7.1厘米,整体造像呈扁平圆形,圆廓顶部外有透雕卷云纹饰,以供穿系,圆廓中间镂雕一蟠曲螭龙,以阴刻细线刻画其细部特征。
  除了上述独立造型玉龙佩外,汉代玉器中龙的形象还常作为附属装饰出现在璧、璜、韘等玉佩中,并且对后世龙纹形象的发展起着深远影响,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