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退款皆大欢喜?“比例退出”机制正当时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中签的AH股投资者本周已经拿到申购款全身而退,而原本计划用10%仓位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的5只创新未来基金何去何从,成为近1360万持有人关注的焦点。从一开始基金公司推动转场内让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账户变现,到本周峰回路转设置B份额让有意愿的投资者可以提前赎回,看似皆大欢喜。
   但不容回避的是,如果出现投资者大面积赎回的情况,将会对目前已经建仓、正在运行的基金造成一定的干扰,对继续长期持有直到封闭期结束的投资者来说也未必公平。笔者认为,基金发行时的“比例配售”机制已经十分成熟,在遇到类似突发状况时采用“比例退出”机制,或许是值得未来各方参考的重要模式。

“创新未来基金”的投资者按净值退出是否合理?


   對购买了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大部分无疑是冲着蚂蚁集团的战略配售而去,新股不败、科创板开通门坎高和打新中签难是这些投资者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参与蚂蚁集团配售的“卖点”,相信也不会有多达1360万的“蚂蚁雄兵”撑起多达600亿的规模。当然,支付宝强大的号召力也是快速聚拢众多投资者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5家基金公司都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基金管理团队,但10%的战略配售仓位已经夺走了剩下90%主动管理仓位的风采。如果蚂蚁集团能够按计划顺利上市的话,这5只基金为这场“全球最大IPO”打的前哨战堪称精彩,或许可以成为国内“普惠金融”的又一经典案例。
   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让这5只基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未来重新IPO没有时间表,如果推迟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话,这些封闭期18个月的基金势必无法做到12个月限售锁仓来参与蚂蚁集团新一轮的战略配售。也正因为如此,5只基金“成也蚂蚁、败也蚂蚁”,褪去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光环的加持,回到基金名称中“创新未来”的本质,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已经失去了参与其中的初心。
   不过,基金和新股毕竟有许多不同,蚂蚁配售只占了这5只基金仓位的10%,其余90%的仓位属于基金主动投资的范围,对基金整体净值的影响孰重孰轻,不言而喻。特别是这5只基金在募集结束之后已经进入了建仓期,持有相当比例的股票,贸然清盘并非是对全体投资者最有利的选择。因此,基金公司先提出比照2018年六大战略配售基金的模式,在封闭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让有需要退出的投资者自行开立证券账户,从支付宝的场外账户转到场内的证券账户,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变现。这一方式看似提供了退出的方式,但对通过支付宝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开立证券账户再转过去流程比较繁琐,同时场内交易不可避免会出现折价,“封转开”时间越长折价率越高,目前六大战略配售基金在距离到期日还有将近8个月的情况下还有3%左右的折价率,按此标准还有将近18个月才“封转开”的创新未来基金有5%以上的折价率也并不稀奇。因此,许多投资者不接受这一退出方式,希望能够以开放式基金赎回的模式,按净值退出。
   经过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博弈,加上监管部门也发声,要求“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合理诉求”之下,基金公司在转场内之余,又提供了增设B份额在指定时间退出的方案,让投资者有按照净值退出的机制,实现了有意愿快速退出的投资者的诉求。但这一方式是否合理呢?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虽然在基金销售中许多投资者是冲着“蚂蚁战略配售”的卖点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基金合同已经把参与这部分战略配售的仓位“讲清楚、说明白”,10%就是10%,影响基金最终收益还要看剩下90%仓位的管理。因为10%的投资范围而全面退出100%的基金投资,并不符合比例原则。

以“比例配售”做“比例退出”更合理


   可以想见,如果未来出现大规模赎回的话,势必会影响目前已经在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的运作,形成“以10%干扰90%”的情形,进而可能导致基金事实上的清盘。虽然10%配售蚂蚁集团新股确实是基金的卖点,但基金合同中其他90%的投资范围也需要得到尊重。不管是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还是投资者,都需要有高度的契约精神,而非简单的“一退了之”。
   笔者认为,无论是站在基金运作实务,还是投资者教育的角度来看,限时开放赎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综合“法理情”三方面来看,参照基金发行时的“比例配售”来设定“比例退出”更可取。所谓的“比例退出”,也就是在基金投资范围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实现的时候,允许投资者按照事先设定的投资比例进行退出。像此次创新未来基金退出,就可以在“比例退出”的原则之下,设定最高10%的退出,如果退出的投资者比例低于10%可以“应退尽退”,而一旦超过10%则按照总规模的10%作为上限设定退出比例。比如申请退出的投资者占基金净值的50%,则这些投资者实际能退出的比例是10%除以50%为20%,剩余的部分则提供转场内的方式。这样一来,基金至少可以维持原规模的90%进行运作,既满足了投资者退出的合理诉求,也符合事先约定的契约,并且不干扰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正常运作。
其他文献
上证指数过去两周冲高回落。今后两周它可能会如何发展呢?下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周线图(见图1):图1 上证指数周线图  从周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十·一”假期之后守住3190点未破,高开高走,10月16日那周回升到周线汇聚压力区域F5=3360/COP=3377一线,10月23日那周在这个汇聚压力区域掉头走出空头吞噬反转K线组合,10月30日那周空头“双重穿透”反转信号。依据几周前专栏的分析,“大盘
期刊
退市制度改革尚待落实,某些官媒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IPO常态化再次加速。如果IPO常态化恢复而退市依然维持原有水平,则目前已经很严重的资源错配将更加难以解决。   “三高”发行卷土重来   IPO每年数百家的发行水平,与个位数的退市水平显然极其不对称。尽管近两年退市公司数量持续超过了10家,同时叠加已经发布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与每年的新增公司数量相比也依然是微乎其微。这显然难以改变市场资源配置
期刊
在创业板低价、低位股疯炒之风渐熄之际,横盘震荡的白马股再度领涨市场。本周五,券商、保险、地产等板块“大象起舞”,带动沪指创下一个月内最大涨幅。北上陆股通资金净买入额接近百亿,也创出最近两个多月的新高。  资金为何“选中”以上“三大主力”?原因有二,一是这些蓝筹股年内涨幅大多不大,估值较低;二是之前的领涨股经过近一段时间的整理,已经调整到了估值相对合理的位置。用投资人的话说,这些股票一个是质量好,一
期刊
衢州五洲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特种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产品种类多样、工艺技术先进的专业化特种纸制造企业。经过十余年的产业深耕,公司已经建成6条原纸生产线并形成了年产近55万吨原纸的生产能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食品包装纸生产企业和国内重要的格拉辛纸、描图纸生产企业。随着江西五星特种纸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注重技术创新积累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五洲特
期刊
继续布局周期成长  随着海外疫情后经济复苏逻辑的演绎,周期资源以及航运等顺周期行业都在强势反弹。A股中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股近期持续走强,估值修复和盈利边际改善可能会使得它们表现周期延长到明年Q1。但顺周期中,盈利弹性最大的方向应该是新能源产业链,因为这是最大的增量逻辑行业。  欧洲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增长,而美国,过去几年美国电动车市场由于政策倾向不明显,发展停滞,2018年至今渗透率维持在2%
期刊
中信证券:国务院主导下的金控监管文件落地,有助于降低金融领域风险隐藏和风险传染,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我们认为,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一环。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金融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在可预见的未来,料将有更多细则落地。我们认为:(1)利好规范经营的龙头金融上市公司,有助提升净资产稳定性,提升估值水平。(2)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集团而言,预计未来将会有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匹配
期刊
短期加速易现高点  主持人:本周指数未能延续强势,震荡调整为主,接下来会怎样?  袁月:震荡格局未变,因为核心在于量能,不有效持续地放量,性质不会改变,更多还是关注震荡格局下板块轮动的机会。近期一直說的几个方向新能源(锂电、光伏)、消费(白酒、医药)、消费电子、芯片半导体等,外加一些低位的“顺周期”品种,短期资金相对集中,但要注意节奏,不要追高。  主持人:上周你说了新能源板块加速后不要追高,本周
期刊
当前正处于价值洼地的港股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流入港股市场的南向资金总额达历年最高。而龙头公司的基本面也为上涨提供充足的理由:11月12日,腾讯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腾讯营收1254.47亿元,同比增长29%。港股性价比优势逐渐显现  受外围市场带动全球市场情绪回暖影响,四季度以来港股跑赢A股,截至11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11.80%。与此同时,港股投资热情也相对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2,666.67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拟募集资金78,271.10万元。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由董事会根据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以下三个项目:环保集成灶产业园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基本面介绍:公司专业从事集成灶等现代新型厨房电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早以自主品牌生产和销售侧吸下排式集成灶的企业之一。公司以“创建无害厨房
期刊
中信证券:在8月的数据中,需求侧值得关注的包括三点:(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2)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长5%,出现超预期向好;(3)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仍然维持较高的增速,对需求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按照生產法估计,估算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左右,预计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第三产业总体还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后续仍有修复空间。综合起来看,8月宏观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