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鲁迅和梁实秋于五四运动后至30年代间的部分译作为例,以语域理论为视角,从五四之后中国的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两人译作的语域变体,具体阐释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多元系统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该矛盾实质上是译作读者间的矛盾,多元系统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也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翻译现象。
关键词 语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 矛盾 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18
Register Theory for the Contradictoriness Between Poly-system Theory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Translators
——A case of translations of Lu Xun and Liang Shiqiu from May Fourth Movement to 1930sWU Chaohui
WU Chao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This study, based on Register Theory, attempt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contradictoriness between Poly-system Theory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Translators 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oly-system in China.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ranslations of Lu Xun and Liang Shiqiu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contradictory results from readers and Poly-system Theory is not a universal translating guidance.
Keywords register; ploy-system; contradictoriness, feasibility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引进国外优秀文学和理论成为了时代潮流。作为翻译的指导理论,多元系统理论也被引入,但将其应用于五四运动至30年代译作时,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现象。对于该情况下用异化还是歸化的翻译策略,仅有朱伊革(2003:25)和王东风(2000:2)等少量学者做了初步研究。为检验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将从功能语言学语域视角出发,取鲁迅与梁实秋五四运动至三十年代间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和具体阐释。
1 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间的矛盾
1.1 多元系统论
多元系统论是以色列学者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将多元系统定义为一个由多个不同子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而成的系统,她们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选择,但又相互依存,且作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来运作(Even-Zohar, 2005)。子系统在完整系统中的地位处于动态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同地位的子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地位变化。
1.2 多元系统论在中国
多元系统论在中国起步较晚。韩加明(1996: 48) 等人最早提到多元系统论,但未做具体阐释。21世纪后,张南峰(2002: 19)、谢天振(2003: 59)等人才对多元系统论进行翻译和阐释,正式将其引入中国。
1.3 矛盾的产生
据多元系统论,强势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应采用归化式策略,而弱势多元系统内,应采用洋化式或阻抗式翻译策略。然而,五四后,中国文学处于弱势状态,两种策略却并存一时。鲁迅、钱钟书、马祖毅等人译作采取的翻译策略与多元系统论相吻合。梁实秋一派译作则与其相悖。由此,多元系统论在中国应用中的矛盾性逐渐显现出来。
1.4 前人研究
朱伊革和王东风均研究过该话题。其中朱伊革以庞德和林纾的翻译个案为分析对象,认为这种不吻合的译本是译者主观意念的产物,是译者不承认中国文化系统正处多元系统边缘的事实,总结出根植西方文化体系的多元系统论忽视了中国的特殊文化体系,认为这一理论缺乏普遍解释力。但他的解释同样基于主观揣测,尚未从译作、译者、中国的历史背景出发,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明和具体的阐释。
2 语域理论
语域理论源于英籍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情景语境,1935年他提出了文化语境。后来弗斯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60年代韩礼德继承并发展了弗斯的语境理论,最终才将其发展成现今的语域理论。 80年代韩礼德 (Halliday & Hasan, 1985/1989: 35) 发展了语域机制并将语域定义为“语言的功能变体”,将语域变体分为了语场、语旨和语式三类。语场指语言用来描述的对象;语旨指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的关系;语式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3 五四运动至三十年代间鲁迅及梁实秋翻译策略取向的语域分析
本节取五四至三十年代间两派翻译策略的领衔人鲁迅及梁实秋的部分译作进行独立分析,总结出两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后,运用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对两者进行综合对比,归纳结论。
3.1 鲁迅译文 ①两人贪婪地吸了没有盐的刁弥沙。一看见乏透了的可怜的毕加的模样,美谛克总不得不记起曾使他心醉的坐在幽静的苇荡旁边的那闲静的,爽朗的老人的形象来。(鲁迅译《毁灭》)
②为什么我们要从我们的祖国的荒僻和边鄙之处,把人们掘了出来,拉了出来,单将我们的生活的空虚,而且专是空虚和可怜的缺点,来公然展览的? (鲁迅译《灵魂死》)
这两段话均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对普通读者而言,每句都有理解障碍。原著并未进行本土化加工:冗长的句子没有断成多个简单的小句;大量的形容词一并放在单一中心词之前;个别词语没有转化成中文熟语。五四运动至三十年间,翻译不仅是一种引进新思想的好方法,更是引进新的表达方式的渠道。这样产生的译文虽然难懂,但原著反应的文化语境体现地十分饱满。
3.2 梁实秋译文
③慈悲不是勉强的,它像是甘霖自天而降。它比皇冠更适宜帝王的身份,它的宝杖是人间威权的象征。这威权既是帝王尊严的标记,也是帝王所以令人敬畏的理由。(梁实秋译《威尼斯商人》)
④有三十只;现在他们重新回驶,毫无隐蔽的直向赛欧勒斯驶来了。你的忠勇的疆臣蒙台诺大人职责所在,敬以上闻,并请毋疑。(梁实秋译《奥赛罗》)
这两句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语序、用词、修辞及其他表达方式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没有阅读障碍。但它却丢失了原著应有的文化内涵。
3.3 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视角下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策略分析
3.3.1 鲁迅译作的语域分析
a.语场:文学翻译
b.语式:书面形式
c.语旨:为普通大众和具有新思想的左翼改革派读者服务
语域理论是与情景语境相关联的、高于语言意义表达的语境层面。a)这些译作的语场为文学翻译。内容上看,它们是对外国作品的再述,语言描述的对象一致。b)语旨为可供阅读的书面作品。这类翻译以书面的形式而非口语交流性质的形式展开,没有视觉和听觉的即时感,是单向的内容输出。c)其语旨是译者与普通大众,与具有新思想的左翼改革派之间的关系。鲁迅弃医从文,只为改变国人的思想,实现救亡图存。从他的政治观点可以得出,中国当时是腐朽的,大部分昏庸的上层阶级是难以改变的。他的写作目的是改变新青年,改变大众的思想,顺应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潮流。
3.3.2 梁实秋译作的语域分析
a.语场:文学翻译
b.语式:书面形式
c.语旨:为中上层阶级服务
a)这些译作的语场同样为文学翻译。b)它们的语旨也为可供阅读的书面作品。翻译作品是单向的内容输出。c)其语旨是译者与中上阶级,是译者与大部分具有保守思想的右翼阶级间的关系。梁实秋否认文学有阶级性,不主张把文学当做政治的工具。但他却认为文学具有等级性,认为伟大的文学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欣赏和理解。所以,经由他翻译的著作大部分是供中上层阶级知识分子欣赏,而非普通大众。
3.3.3 语域分析对比
语域分析中,两者译作的语场均为文学翻译,语式也一致,最大的差别在于语旨。
鲁迅的译作供普通大众和新青年及左翼改革派学习,是具有政治意味的思想引入。迂腐不變的上层阶级并不是他的主要读者。该译作承认了多元系统的存在,认为文学只是多元系统中的一部分,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互相影响,当中国文学处于边缘地位,需要采取异化策略引进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来改变国民,拯救中国。
梁实秋的译作供上流社会中具有一定欣赏水平的读者阅读,并非广泛大众。这些人中,恰巧大部分都是腐朽社会的创造者和产物,他们不乐于接受所谓的“先进外来思想”。由于否认文学的政治性,梁实秋的译作将文学系统从多元系统中剥离了出来,为了读者而忽略了其他系统对文学的作用和影响。他是忽略了多元系统的存在,而非不承认封建社会的迂腐和旧中国思想的落后。在单一的文化系统中,翻译风格和策略很大程度由读者决定。为了能有效地将外国文学的欣赏价值和作家文学水准呈现给具有一定欣赏能力的腐朽上层阶级,归化的翻译策略更为可取。
简言之,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间的矛盾是由译者服务的不同对象而导致的。对于接受和顺应多元系统的读者而言,多元系统理论的翻译策略是正确的;对于受多元系统影响不深的,不接受多元系统间相互影响的读者,多元系统理论的翻译策略并不适用。
4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符合多元系统论翻译策略的鲁迅和不符合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策略的梁实秋这两人在五四运动后至三十年代的部分译作为语料,探索客观世界中,全球文化语境之下中国五四运动后的情景语境对译者翻译的影响,并得出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性间的矛盾并非如朱伊革等学者所述,为译者主观意念的产物。该矛盾实质上是译者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并非产自译者本身。同时也得出,多元系统论普遍性不强,不适用于分析所有的翻译现象。
参考文献
[1] Even-Zohar , I. (2005).“Poly-system theory revised”. In I. Even-Zohar (ed.), 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 (pp. 38- 49). http://www.tau.ac.il/~itamarez/works/books/EZCR-2005.
[2]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中国翻译,1996(5):48-50.
[4] 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2-8.
[5]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外国语,2003(4):59-66.
[6] 朱伊革.从庞德和林纾翻译个案反观多元系统理论.国外外语教学,2003(4):25-28.
[7] 张南峰.多元系统论.中国翻译,2002(4):19-25.
关键词 语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 矛盾 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18
Register Theory for the Contradictoriness Between Poly-system Theory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Translators
——A case of translations of Lu Xun and Liang Shiqiu from May Fourth Movement to 1930sWU Chaohui
WU Chao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This study, based on Register Theory, attempt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contradictoriness between Poly-system Theory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Translators 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oly-system in China.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ranslations of Lu Xun and Liang Shiqiu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contradictory results from readers and Poly-system Theory is not a universal translating guidance.
Keywords register; ploy-system; contradictoriness, feasibility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引进国外优秀文学和理论成为了时代潮流。作为翻译的指导理论,多元系统理论也被引入,但将其应用于五四运动至30年代译作时,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现象。对于该情况下用异化还是歸化的翻译策略,仅有朱伊革(2003:25)和王东风(2000:2)等少量学者做了初步研究。为检验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将从功能语言学语域视角出发,取鲁迅与梁实秋五四运动至三十年代间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和具体阐释。
1 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间的矛盾
1.1 多元系统论
多元系统论是以色列学者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将多元系统定义为一个由多个不同子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而成的系统,她们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选择,但又相互依存,且作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来运作(Even-Zohar, 2005)。子系统在完整系统中的地位处于动态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同地位的子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地位变化。
1.2 多元系统论在中国
多元系统论在中国起步较晚。韩加明(1996: 48) 等人最早提到多元系统论,但未做具体阐释。21世纪后,张南峰(2002: 19)、谢天振(2003: 59)等人才对多元系统论进行翻译和阐释,正式将其引入中国。
1.3 矛盾的产生
据多元系统论,强势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应采用归化式策略,而弱势多元系统内,应采用洋化式或阻抗式翻译策略。然而,五四后,中国文学处于弱势状态,两种策略却并存一时。鲁迅、钱钟书、马祖毅等人译作采取的翻译策略与多元系统论相吻合。梁实秋一派译作则与其相悖。由此,多元系统论在中国应用中的矛盾性逐渐显现出来。
1.4 前人研究
朱伊革和王东风均研究过该话题。其中朱伊革以庞德和林纾的翻译个案为分析对象,认为这种不吻合的译本是译者主观意念的产物,是译者不承认中国文化系统正处多元系统边缘的事实,总结出根植西方文化体系的多元系统论忽视了中国的特殊文化体系,认为这一理论缺乏普遍解释力。但他的解释同样基于主观揣测,尚未从译作、译者、中国的历史背景出发,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明和具体的阐释。
2 语域理论
语域理论源于英籍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情景语境,1935年他提出了文化语境。后来弗斯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60年代韩礼德继承并发展了弗斯的语境理论,最终才将其发展成现今的语域理论。 80年代韩礼德 (Halliday & Hasan, 1985/1989: 35) 发展了语域机制并将语域定义为“语言的功能变体”,将语域变体分为了语场、语旨和语式三类。语场指语言用来描述的对象;语旨指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的关系;语式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3 五四运动至三十年代间鲁迅及梁实秋翻译策略取向的语域分析
本节取五四至三十年代间两派翻译策略的领衔人鲁迅及梁实秋的部分译作进行独立分析,总结出两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后,运用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对两者进行综合对比,归纳结论。
3.1 鲁迅译文 ①两人贪婪地吸了没有盐的刁弥沙。一看见乏透了的可怜的毕加的模样,美谛克总不得不记起曾使他心醉的坐在幽静的苇荡旁边的那闲静的,爽朗的老人的形象来。(鲁迅译《毁灭》)
②为什么我们要从我们的祖国的荒僻和边鄙之处,把人们掘了出来,拉了出来,单将我们的生活的空虚,而且专是空虚和可怜的缺点,来公然展览的? (鲁迅译《灵魂死》)
这两段话均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对普通读者而言,每句都有理解障碍。原著并未进行本土化加工:冗长的句子没有断成多个简单的小句;大量的形容词一并放在单一中心词之前;个别词语没有转化成中文熟语。五四运动至三十年间,翻译不仅是一种引进新思想的好方法,更是引进新的表达方式的渠道。这样产生的译文虽然难懂,但原著反应的文化语境体现地十分饱满。
3.2 梁实秋译文
③慈悲不是勉强的,它像是甘霖自天而降。它比皇冠更适宜帝王的身份,它的宝杖是人间威权的象征。这威权既是帝王尊严的标记,也是帝王所以令人敬畏的理由。(梁实秋译《威尼斯商人》)
④有三十只;现在他们重新回驶,毫无隐蔽的直向赛欧勒斯驶来了。你的忠勇的疆臣蒙台诺大人职责所在,敬以上闻,并请毋疑。(梁实秋译《奥赛罗》)
这两句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语序、用词、修辞及其他表达方式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没有阅读障碍。但它却丢失了原著应有的文化内涵。
3.3 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视角下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策略分析
3.3.1 鲁迅译作的语域分析
a.语场:文学翻译
b.语式:书面形式
c.语旨:为普通大众和具有新思想的左翼改革派读者服务
语域理论是与情景语境相关联的、高于语言意义表达的语境层面。a)这些译作的语场为文学翻译。内容上看,它们是对外国作品的再述,语言描述的对象一致。b)语旨为可供阅读的书面作品。这类翻译以书面的形式而非口语交流性质的形式展开,没有视觉和听觉的即时感,是单向的内容输出。c)其语旨是译者与普通大众,与具有新思想的左翼改革派之间的关系。鲁迅弃医从文,只为改变国人的思想,实现救亡图存。从他的政治观点可以得出,中国当时是腐朽的,大部分昏庸的上层阶级是难以改变的。他的写作目的是改变新青年,改变大众的思想,顺应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潮流。
3.3.2 梁实秋译作的语域分析
a.语场:文学翻译
b.语式:书面形式
c.语旨:为中上层阶级服务
a)这些译作的语场同样为文学翻译。b)它们的语旨也为可供阅读的书面作品。翻译作品是单向的内容输出。c)其语旨是译者与中上阶级,是译者与大部分具有保守思想的右翼阶级间的关系。梁实秋否认文学有阶级性,不主张把文学当做政治的工具。但他却认为文学具有等级性,认为伟大的文学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欣赏和理解。所以,经由他翻译的著作大部分是供中上层阶级知识分子欣赏,而非普通大众。
3.3.3 语域分析对比
语域分析中,两者译作的语场均为文学翻译,语式也一致,最大的差别在于语旨。
鲁迅的译作供普通大众和新青年及左翼改革派学习,是具有政治意味的思想引入。迂腐不變的上层阶级并不是他的主要读者。该译作承认了多元系统的存在,认为文学只是多元系统中的一部分,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互相影响,当中国文学处于边缘地位,需要采取异化策略引进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来改变国民,拯救中国。
梁实秋的译作供上流社会中具有一定欣赏水平的读者阅读,并非广泛大众。这些人中,恰巧大部分都是腐朽社会的创造者和产物,他们不乐于接受所谓的“先进外来思想”。由于否认文学的政治性,梁实秋的译作将文学系统从多元系统中剥离了出来,为了读者而忽略了其他系统对文学的作用和影响。他是忽略了多元系统的存在,而非不承认封建社会的迂腐和旧中国思想的落后。在单一的文化系统中,翻译风格和策略很大程度由读者决定。为了能有效地将外国文学的欣赏价值和作家文学水准呈现给具有一定欣赏能力的腐朽上层阶级,归化的翻译策略更为可取。
简言之,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间的矛盾是由译者服务的不同对象而导致的。对于接受和顺应多元系统的读者而言,多元系统理论的翻译策略是正确的;对于受多元系统影响不深的,不接受多元系统间相互影响的读者,多元系统理论的翻译策略并不适用。
4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符合多元系统论翻译策略的鲁迅和不符合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策略的梁实秋这两人在五四运动后至三十年代的部分译作为语料,探索客观世界中,全球文化语境之下中国五四运动后的情景语境对译者翻译的影响,并得出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性间的矛盾并非如朱伊革等学者所述,为译者主观意念的产物。该矛盾实质上是译者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并非产自译者本身。同时也得出,多元系统论普遍性不强,不适用于分析所有的翻译现象。
参考文献
[1] Even-Zohar , I. (2005).“Poly-system theory revised”. In I. Even-Zohar (ed.), 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 (pp. 38- 49). http://www.tau.ac.il/~itamarez/works/books/EZCR-2005.
[2]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中国翻译,1996(5):48-50.
[4] 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2-8.
[5]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外国语,2003(4):59-66.
[6] 朱伊革.从庞德和林纾翻译个案反观多元系统理论.国外外语教学,2003(4):25-28.
[7] 张南峰.多元系统论.中国翻译,2002(4):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