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问题已在各个领域充分体现,而建筑给排水行业中对水资源及能源的节约也已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在满足功能、经济的前提下,使节水节能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给排水;节能;建筑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1.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当今水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水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水源。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2.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提倡建筑给排水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加舒适的建筑生活环境。而在当前水源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节约建筑水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合理舒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减少水耗,提高水源的使用效率,满足建筑给排水节能的要求。
二、建筑给排水水资源浪费的体现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高,可以循环使用的水资源没有达到循环使用效果;
2.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选择不恰当;
3.有些管道、阀门发生水资源泄露或滴漏现象,处理不及时;
4.消防加压贮水系统选择不恰当等。
对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用三方面的含义。第一,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用水量;第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循环使用水资源;第三,防止泄露,降低水资源的隐形浪费。因为建筑用水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那么在满足本行业安全用水、正常运营的前提条件下,建筑给排水设计应该降节水节能的设计作为头等考虑的问题。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1.推广新型节水设备
1)推广使用节水、节能型管材和阀门。作为建筑给排水的常用配件,管材和阀门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节水效果的好坏,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当尽量选用节能型设备。
2)推广使用节水型清洁卫生用具及节水型配水器材。目前,房屋建筑所使用的座便器多为冲水量在11L以上的耗水量大的座便器,而厨房的洗涤盆、盥洗室的面盆以及淋浴喷头等耗水量也极大,若能采用冲水量小于6L的座便器则可节水14%,而若能采用充气水龙头或瓷芯节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则能节水20%—30%左右。利用这些节水用具可以大量节约用水,高效的达到节能目标。
2.变频调速水泵的应用
当前,在多数高管层建筑中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先利用水泵将水注入到高位水箱中,再通过高位水箱向下供水,那么,为了防止出现用水点超压的现象,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减压设施,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由于这一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启动电机,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消耗。因此,在设计中可尝试使用变频调速水泵进行直接供水,通过对水泵速度的调控控制流量,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这样避免了电机的频发启动,从而大量节省了电能。同时也减少了水箱等设备的投资费用。根据调查显示,变频调速水泵较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可节省电能月30%~50%左右。随着变频技术的成熟、完善,其显著的节电效果以及方便的调速方式、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决定了变频调速水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3.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1)减压阀。减压阀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可分为比例式和直接动作型。前者是根据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减压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
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但减压孔板只能减动压,不能减静压,且下游的压力随上游压力和流量而变,不够稳定。另外,减压孔板容易堵塞。可以在水质较好和供水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孔板基本相同。适合在小管径及其配件中安装使用。
3.建造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工程是节约用水的好措施,既保护了环境,又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筑中水工程设计应作到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收集建筑内部的优质杂排水(卫生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等),经过物化或生化处理后回用于建筑内冲厕或项目绿化、浇洒道路使用。中水工程处理工艺基本上采用生物一物化组合流程和物化流程两类工艺流程。具体选择哪种中水处理工艺应根据中水的水质、水量及回用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中水系统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建筑的水资源消耗降低40%左右。对实现污、废水资源化,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合理设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合理设置计量装置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并且检查出漏水的隐患,在水表的设置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在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入户管及公共建筑需计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合理的设置水表,有利于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从而找出漏水隐患。
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首先,在选择水表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次,在水表选型上,要选择与计量范围相適应的水表,应按下列原则进行水表选型: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额定流量),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水表应以设计秒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水表口径应与给水管道接口口径一致。
5、建筑节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
建筑的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设备,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能降低给水成本。对于存在多种层次的建筑的太阳能供热,应进行分散设置,将太阳能的集热板与水箱装设在屋顶,在建筑的楼梯间等公共区域装设管道井,所有用户的太阳能供热输送管道应全部连接至管道井中。在日照不足、太阳能供热设备无法运作时,建筑的供热应由燃气热水设备代替。而高层建筑,由于仅可以在建筑的顶端几层装设分散供热的太阳能设备,而其余部分不宜分散装设太阳能,保证集中供热的太阳能设备较为适用。建筑供热系统的太阳能利用,可分为直接与间接的利用。直接利用,是热水流经集热器直接加热的系统。间接利用,是非耗用的传热流体工质流经集热器,利用换热器加热水的系统。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将自然能源转为热源,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建筑供热的成本,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循环管路、循环水泵、控制系统等设计均应根据有关国家规范进行设计,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总之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需要建筑设计单位建筑、给排水、结构、电气工程师相互配合,并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应商配合,才能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供水量和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实施水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使水资源不受破坏,并能进入良性的水质、水量再生循环,也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这一切都给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目前节水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水技术,而是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人们良好的用水习惯。因此,应倡导人们将淡水资源当做一种珍稀资源,节制使用,呼吁全民节水。
参考文献:
[1]杨琦,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探讨.给水排水动态,2007,12:5-9
[2]刘振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给水排水,2007,33(1):61-70
关键词:给排水;节能;建筑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1.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当今水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水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水源。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2.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提倡建筑给排水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加舒适的建筑生活环境。而在当前水源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节约建筑水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合理舒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减少水耗,提高水源的使用效率,满足建筑给排水节能的要求。
二、建筑给排水水资源浪费的体现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高,可以循环使用的水资源没有达到循环使用效果;
2.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选择不恰当;
3.有些管道、阀门发生水资源泄露或滴漏现象,处理不及时;
4.消防加压贮水系统选择不恰当等。
对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用三方面的含义。第一,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用水量;第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循环使用水资源;第三,防止泄露,降低水资源的隐形浪费。因为建筑用水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那么在满足本行业安全用水、正常运营的前提条件下,建筑给排水设计应该降节水节能的设计作为头等考虑的问题。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1.推广新型节水设备
1)推广使用节水、节能型管材和阀门。作为建筑给排水的常用配件,管材和阀门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节水效果的好坏,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当尽量选用节能型设备。
2)推广使用节水型清洁卫生用具及节水型配水器材。目前,房屋建筑所使用的座便器多为冲水量在11L以上的耗水量大的座便器,而厨房的洗涤盆、盥洗室的面盆以及淋浴喷头等耗水量也极大,若能采用冲水量小于6L的座便器则可节水14%,而若能采用充气水龙头或瓷芯节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则能节水20%—30%左右。利用这些节水用具可以大量节约用水,高效的达到节能目标。
2.变频调速水泵的应用
当前,在多数高管层建筑中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先利用水泵将水注入到高位水箱中,再通过高位水箱向下供水,那么,为了防止出现用水点超压的现象,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减压设施,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由于这一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启动电机,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消耗。因此,在设计中可尝试使用变频调速水泵进行直接供水,通过对水泵速度的调控控制流量,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这样避免了电机的频发启动,从而大量节省了电能。同时也减少了水箱等设备的投资费用。根据调查显示,变频调速水泵较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可节省电能月30%~50%左右。随着变频技术的成熟、完善,其显著的节电效果以及方便的调速方式、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决定了变频调速水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3.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1)减压阀。减压阀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可分为比例式和直接动作型。前者是根据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减压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
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但减压孔板只能减动压,不能减静压,且下游的压力随上游压力和流量而变,不够稳定。另外,减压孔板容易堵塞。可以在水质较好和供水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孔板基本相同。适合在小管径及其配件中安装使用。
3.建造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工程是节约用水的好措施,既保护了环境,又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筑中水工程设计应作到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收集建筑内部的优质杂排水(卫生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等),经过物化或生化处理后回用于建筑内冲厕或项目绿化、浇洒道路使用。中水工程处理工艺基本上采用生物一物化组合流程和物化流程两类工艺流程。具体选择哪种中水处理工艺应根据中水的水质、水量及回用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中水系统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建筑的水资源消耗降低40%左右。对实现污、废水资源化,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合理设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合理设置计量装置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并且检查出漏水的隐患,在水表的设置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在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入户管及公共建筑需计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合理的设置水表,有利于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从而找出漏水隐患。
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首先,在选择水表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次,在水表选型上,要选择与计量范围相適应的水表,应按下列原则进行水表选型: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额定流量),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水表应以设计秒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水表口径应与给水管道接口口径一致。
5、建筑节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
建筑的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设备,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能降低给水成本。对于存在多种层次的建筑的太阳能供热,应进行分散设置,将太阳能的集热板与水箱装设在屋顶,在建筑的楼梯间等公共区域装设管道井,所有用户的太阳能供热输送管道应全部连接至管道井中。在日照不足、太阳能供热设备无法运作时,建筑的供热应由燃气热水设备代替。而高层建筑,由于仅可以在建筑的顶端几层装设分散供热的太阳能设备,而其余部分不宜分散装设太阳能,保证集中供热的太阳能设备较为适用。建筑供热系统的太阳能利用,可分为直接与间接的利用。直接利用,是热水流经集热器直接加热的系统。间接利用,是非耗用的传热流体工质流经集热器,利用换热器加热水的系统。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将自然能源转为热源,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建筑供热的成本,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循环管路、循环水泵、控制系统等设计均应根据有关国家规范进行设计,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总之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需要建筑设计单位建筑、给排水、结构、电气工程师相互配合,并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应商配合,才能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供水量和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实施水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使水资源不受破坏,并能进入良性的水质、水量再生循环,也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这一切都给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目前节水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水技术,而是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人们良好的用水习惯。因此,应倡导人们将淡水资源当做一种珍稀资源,节制使用,呼吁全民节水。
参考文献:
[1]杨琦,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探讨.给水排水动态,2007,12:5-9
[2]刘振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给水排水,2007,33(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