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财富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传统的诸如《朱子家训》《范氏家训》等,现代的诸如“尊重长辈”“礼貌待人”等,每个家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家之规。
  【热点导入】
  ◆董丽萍隶属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曾先后担任《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等节目的主持人,被观众亲切地称为“80后美女主播”。这一路走来,董丽萍最想感谢的是父母。
  董丽萍的父母从小对她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家风近乎苛刻。谈到这一点,董丽萍曾特别有感触地说:“父母的严格要求其实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立了‘规矩’,让我明白应该怎么做事。”
  ◆在河南省焦作市新安路与南通路交叉口附近,循着淡淡的中草药味,一栋简朴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杜氏中医门诊”的牌匾清晰而醒目,这就是杜氏一家老少行医和居住的地方。数十年来,这个大家庭立家规、树家训,坚持传承尊老敬贤、勤俭持家、乐善好施、诚实守信、劝学上进的良好家风,婆媳、妯娌、姑嫂间从未拌过嘴、红过脸。同时,该家庭注重医德建设和公益活动,始终把患者当亲人,为众多贫困病人免费送医送药、排忧解难,先后被央视新闻频道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各抒己见】
  无论是土得掉渣的“古董家规”,还是标新立异的“现代家规”,都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无限期望。同学们,你们家里又有哪些家规,它们是否让你在某一刻受益匪浅呢?放飞你们的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黄志鸿:在我家墙上,有一幅毛笔字——“选择可以,放弃不行”。
  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带我们去看六年级哥哥姐姐们的书法比赛。当我看到他们写字时的身姿,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就要求爸爸送我去学书法。
  刚开始学的是硬笔,我学得兴致勃勃;学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学习毛笔,可这让我期待已久的毛笔却给我浇了盆冷水。写字时必须一动不动地坐着,手上的握笔方式也和硬笔不同,看上去十分别扭,写快了会歪,写慢了会抖……这无数的规矩对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孩来说,简直是无尽的折磨。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并把自己想要放弃的想法告诉了爸爸。
  爸爸斷然否决,说:“学书法这件事,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我曾经独自面对过是否读高中、是否回农村等各种难以承受的抉择,也都把自己当初的选择坚持到了现在。所以,我给自己定了条规则——选择可以,放弃不行。这是咱们家的‘隐形’家风。”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家风”这个词,自那天起,我开始了漫长的书法学习生涯。在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煎熬后,突然有一天,老师说我可以写春联了。我一惊,看看自己写的字,笔画平稳不抖、粗细有度,结构也不错。春节时,家门口贴上了我写的春联,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如今,我已经明白了“家风”的真正含义。爸爸一如既往,慷慨地将选择权交给我,而我也如约坚持到底、绝不放弃。
  黄黎璇: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家的家风虽然没有正式拟定过,但“宽容”这一家规,却代代相传。
  “宽容”这条家规历史悠久,从外婆那一代就开始了。记得妈妈曾给我讲过,她小时候放学回家,外婆都会去接她。一天夜里,路上泥泞,有个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一摔,把外婆也绊倒了。外婆的左腿本来就有病痛,这一摔,更是站不起来了。男孩见自己闯了祸,慌了神儿,一溜烟跑了。妈妈正欲去追,却被外婆一手拦下:“算了,别追了。”那一晚,外婆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而妈妈则看着外婆腿上的伤,痛在心里。
  第二天早晨,有人登门拜访,一问,竟是那男孩的父母,他们拎着东西来道歉了。外婆一看他们的穿着,知道不是富裕人家,拒收了他们的东西。之后,妈妈不解地问外婆拒绝的原因,外婆说:“做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我们家缺什么,都不能缺宽容的人!”
  如今,这句话也时常在我耳畔响起,妈妈说,以一颗宽容的心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真心对待。
  苏罗:家风,在我的印象中是严肃、死板的;但我家的家风却不是这样,它是爸爸一直强调一句话——“做事,做人都得认真仔细。”
  小时候,我喜欢拆玩具,秒表、音乐盒、变形金刚……都是我的目标。妈妈总会阻止我,爸爸却不以为然。一个工作日,趁妈妈上班,我准备大干一场。螺丝刀,小锤子,图钉……一切工具都已“待命”。螺丝刀,扭两下;小铁锤,“叮叮咚咚”。不一会儿,变形金刚就被我大卸八块了。我扬起笑脸,不打算收手。因为,拆卸的乐趣不止于此,拆完再装,才有成就感。
  不过,我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个变形金刚,原是大黄蜂系列的,我偏要让它变成毛毛虫!“叮叮咚咚”……突然,“咔”的一声,一个“手臂”断了,折成两半。我不以为然,爸爸见状,忙拿胶水粘好,并教训我:“不论做任何事都得认真,就算搞‘破坏’,也得认真!”我似乎听进去了一些,之后再也没有弄断过它,做其他事也会万分小心。这便是关于“做事”的教训。
  我家不仅有做事之训,还有做人之训。爸爸十分注意为人处世的细节,他是个“食不言,寝不语”的“老牌绅士”。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扶门”的习惯。我家楼道口有扇很重的铁门,我与爸爸一起下楼,若后面跟着人,不论熟悉或陌生,他都先推开门,身子侧着,单手扶门,让后来的人先走,自己才关上门,走出楼道。爸爸从不曾与我讲“做人”的家训,但我却在他身上学到许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我也学会了“扶门”,学会了注意细节。渐渐地,我也成为了一个“绅士”,一个注意细节、关心他人的“新牌绅士”。
  做事、做人都得认真仔细。这便是我家不变的家风。
  黄浩宸:某次我去面馆吃面,走的时候忘记付钱,想起时已经走出很远了。可能是当时人太多,老板顾不上我吧,并没有追过来。我窃喜,心想就算不回去付钱,老板也未必知道。可是我心里打的这个小算盘在中午聊天时不小心泄露出来了。当爸爸知道这件事后,把我叫到客厅,指着墙上的“诚”字,严肃地对我说:“早上你吃面没付钱就走了,表面上看你获得了十元的小利,但你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品质——诚实。如果被人知道,以后再没有人会信任你。没有朋友的你可能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再说了,当你下次走进这家面馆时,不会感到羞愧吗?”
  我听了后悔不已,连忙下楼去面馆把钱给了老板,并说明原因。我并没有感到可惜,而是庆幸我捡回了差点丢失的诚实。
  这简单又质朴的家规,影响着我生活的每一天,让我受益匪浅。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顾晓蕊在《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中这样写道:“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她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意蕴丰富,认为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同时,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心
期刊
这是一棵老松树,树干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它老了,树梢似乎再也长不出浓密的枝叶了,再也无法让鸟儿栖息在这里卖弄清脆的嗓音了。  可它身旁的一大丛玫瑰却与众不同,娇艳欲滴,姹紫嫣红,各色花瓣好似波浪,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根茎挺得直直的,散发着青春和活力。每当人们走在旁边的青石板小路时,总会不禁赞叹:“花丛多美呀!再瞧瞧那棵老树,根本不配拥有苍松的称号!”  没有人去触碰花丛——或许是怕自己粗糙的双手伤
期刊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斑斓的岁月里,许多童年趣事就像七彩奇石,零零碎碎地点缀着童年的画卷。那些故事时常勾起我的回忆,让我产生无限遐想。  儿时的我极爱吃糖,哪怕满口“黑牙”,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停止。因为我酷爱吃糖,还闹出过一个笑话呢。  那时,每次到外婆家,我都会让母亲买一大包糖果。有一次,我见外婆手里捏着一把花生的种子,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种子能够发芽结果,为何糖果就不可以
期刊
【考点解析】  看背景·思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时,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同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  巧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分析小说的描写方式,主要是通过从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入手,尤其是细节描写,以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读情节·理思路。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
期刊
古代,学校被称作“学堂”或“私塾”,进学堂、私塾学习称之为“读书”,而学生则被称为“书生”。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有着“以诗书传家”的优良家风。可是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题海战术愈演愈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唯分是举,学生唯分是从,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读书生活。但可喜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从教材编写着手,
期刊
妈妈经常在我耳边叮嘱的一句话,那就是人不能说谎。可回想从前,我却听到了来自妈妈说的不少谎言。①  小时候,我总是很贪玩,不到晚上绝不回家。有一天,我玩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一推开门,就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满脸严肃地对我说:“儿子啊,你又回来晚了。妈妈告诉你。从前,这里就有抓小孩的,且大多数都是贪玩的小孩。经警方调查后才知道,他们是被大灰狼叼走了!”  当时,我吓得半天说不出话儿来。打那以后,我每次出
期刊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采用托物言志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而在《爱莲说》中,周敦颐更是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表现了其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可见,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上,使其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这种方法就叫托物言志法。  下面这篇文章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法。细读,你又获得了什么
期刊
记叙文中的议论,通常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等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性语言,往往能起到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使作文的感情得到升华。而记叙文中的抒情,则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不论是议论也好,抒情也罢,其作用都是为了深化作文的中心思想,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但写作时,如果缺少了必要的议论抒情,整篇作文或许就失去了主题。不信,且看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平安扣  女友送我一只翡翠平安扣,红丝绳系着。它碧绿地沉重地附在我的胸口,澄清中透出云雾状的“棉”,水色迷蒙。扣的正心有一个完整的孔,仿佛一枝竹箫横断。清冽的空气在扣中穿行,染出一缕青黛。  我问友人:“它是真的翡翠吗?”友人说:“只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石头而已。”  我把平安扣摘下来说:“既然是假的,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看这平安扣,倒是很像一枚铜钱的。”  友人抚摩着平安扣说:“
期刊
直至今天,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还放着一幅画,画功虽不高超,但它包含着的却是一个孩子纯真可爱的心灵。每每看到它,就勾起了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无锡游玩,住在三姨姥家。无锡的燥热让我着实难受,一进屋,和三姨姥他们打完招呼后,我便赶紧和哥哥姐姐冲进卧室,躺在床上,吹着空调,打着游戏,吃着零食……惬意得很。正当我们享受美好的生活时,故事的主人公——三姨姥的小外孙,六岁的小佳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