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有机物,也是大气吸光性有机物(即棕色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北郊地区采集了共265个大气细粒子(PM2.5)日样品,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MS)定量分析样品中的8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细粒子中年均ρ(硝基苯酚)为18.77 ng·m-3,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值分别为16.82、8.59、17.28和44.79 ng·m-3;其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国外测
【机 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青岛 2662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有机物,也是大气吸光性有机物(即棕色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北郊地区采集了共265个大气细粒子(PM2.5)日样品,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MS)定量分析样品中的8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细粒子中年均ρ(硝基苯酚)为18.77 ng·m-3,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值分别为16.82、8.59、17.28和44.79 ng·m-3;其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国外测量结果,但与国内部分城市如济南等较为接近.4-硝基苯酚是对总硝基苯酚类化合物贡献最大的物质,其次是4-硝基儿茶酚和2-甲氧基-5-硝基苯酚.相关性分析表明3-硝基水杨酸来源与其他7种物质显著不同.进一步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硝基苯酚的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硝基苯酚的主要来源是交通源、燃煤生物质混合源和工业排放源,年均占比分别为32%、44%和24%;其中燃煤生物质混合源在秋冬季占据主导(占比>50%),是硝基苯酚的主要排放源;工业排放源中3-硝基水杨酸占比高于90%,与相关性分析一致.总体而言,对认识环境大气细粒子中硝基苯酚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及其具体来源有较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城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7年的7月和10月及2018年的1月和4月,利用在线金属分析仪对郑州市大气PM2.5中的21种元素进行在线检测,分析了重金属浓度变化;通过富集因子、主成分分析和潜在源贡献等方法对重金属进行溯源;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K、Zn、Mn、Pb、Cu、As、Cr和Se的浓度随污染等级的提高而增加;富集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地壳源、混合燃烧源、工业源和机动车源;雷达特征图表明,地壳源主导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春、
文章主要介绍创建新乡市延津县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主要工作措施以及基地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探索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背景之下,针对“非粮化”耕地要积极实施生态化的调控.文章在分析“非粮化”耕地产生的原因,依据生态红线、农户的生计需求、调整的难易程度等的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的“非粮化”耕地调控措施,并结合新时期国家战略导向,提出对“非粮化”耕地整治的政策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和各级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通过采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等措施,持续推进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物质基础,提高了主要农产品粮食生产能力,构筑了粮食与农产品供给的安全防线.但因多年来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不一,整体建设功能不协调,建设中监管不力、管护滞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玉田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经验与做法,并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优化投资机制、统筹软硬件建设、引入
到乡村去旅居康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为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乡村亟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旅居康养产业配套设施及生境.文章分析乡村旅居康养产业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旅居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构想.藉此强调重塑村落康养环境、强化乡村游憩功能、回归乡村田园生活的必要性,以期对现有村落民居建筑内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落及邻近空间园林化改造等提供技术方法借鉴.
春暖花开之际,全国新一轮疫情多点散发.为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农田建设工作,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坚强决心、以关键时候“党员初心”为引领,在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的同时,积极组织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工,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阳新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依法严管、良田粮用”,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
建立一套适用于工业园区VOCs无组织排放的监管溯源系统,该系统通过多通道分布式质谱在企业内部和厂界进行多个在线监测点位连续监测,实现对VOCs的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的初步识别.监测数据结合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二元条件概率函数(CBPF)方法精准识别园区内不同范围尺度的污染源.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台州市化工园区内某医药化工厂,并对于该厂区10个监测点位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VOCs在线监测,运用PMF模型解析厂区环境大气VOCs的污染源因子,再结合CBPF方法识别各个污染源因子的地理位置信息.结果表明,在监
利用在线气体及气溶胶检测系统对宁波市春节期间痕量气体和水溶性离子组分进行观测,结合气象要素,分析研究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和组分特征.观测期间ρ(PM2.5)平均值为33.1 μg·m-3,存在轻度污染.水溶性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NO3->SO42->NH4+>K+>Cl->Na+>Ca2+>Mg2+,二次无机离子 ρ(NO3-)、ρ(SO42-)和 ρ(NH4+)分别为 12.5、10.5和7.2 μg·m-3,是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使用PMF进行源解析得到,爆竹燃烧源、二次生成(背景、工业源)和扬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当前石化行业VOCs研究多集中于炼油厂VOCs排放特征分析,针对有机化工和合成材料等子行业的研究较为缺乏.选取珠三角地区某石化园区中石油炼制、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3个主要行业的8家代表性企业和园区周围敏感点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了包含22种含氧VOCs(OVOCs)在内的115种VOCs物种,识别了 VOCs浓度及组分特征,并开展了源反应性(SR)、恶臭指数、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结果表明:①石化园有组织排放的VOCs浓度变化较大,其范围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