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纳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隨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疗程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28
作者单位:031400山西省霍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是指由于卵巢性激素调控失常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其病理基础是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失常,也可以是卵巢或子宫局部调控机制异常所致[1]。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绝大多数功血药物治疗有效,但也有部分难治性功血可引起患者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切除子宫[2]。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与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本科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教材[3]。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15~51岁,其中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15~21岁28例,生育期有排卵性功血22~40岁11例,绝经期功血40~51岁11例。表现为月经量多26例,月经淋漓不净31例,伴有贫血19例。对照组:年龄14~53岁,其中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14~21岁22例,生育期有排卵性功血22~40岁16例,绝经期功血40~51岁12例。表现为月经量多23例,月经淋漓不净34例,伴有贫血17例。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及宫内异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至少3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所有患者于月经来潮第5天或诊断性刮宫后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连用6个月。戊酸雌二醇4 mg,每6~8 h一次口服至出血停止,血止后逐渐减量至戊酸雌二醇2 mg/d,维持到血止后20 d;对照组:戊酸雌二醇4 mg,每6~8 h一次口服至出血停止,血止后逐渐减量至戊酸雌二醇2 mg/d,维持到血止后20 d。两组停药后2~5 d撤退出血,必要时止血药及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育龄期有连续2次排卵,黄体期12~14 d,停药后仍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更年期患者经期、经量维持3次以上正常者。好转:经量减少1/3~1/2,经期10 d以内,有1~2个月经周期正常;育龄期排卵1次,黄体不足者有改善;无排卵者,出现黄体期变化;更年期经期缩短,经量有所减少。无效:经量、经期、周期均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将失访患者视为无效,所有参与观察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83116194.0
对照组4922171078.0
由表1可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8.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事件 治疗组2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2例胃肠道反应,症状不严重,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所有患者均坚持完成观察。
3 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大脑中枢对性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在一段时间内尚不能建立稳定、规律的月经周期。特别是受到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导致卵巢不能排卵,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3]。无排卵性功血其病理特点是缺乏孕激素,雌激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有排卵性功血是黄体功能不良导致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故治疗上补充孕激素、雌激素也是功血急性出血期止血的关键[5]。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作用机制为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作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另外,对卵巢的直接或间接负性作用可影响卵泡发育,促其凋亡,减少卵巢雌激素的分泌[6,7]。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组(P<0.05),偶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无肝肾功能等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说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徐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2004,20(4):199-200.
[2] 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殖和病理变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3]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0-337.
[4] 孔改霞.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62-64.
[5] 韩字研,纪灵芝,黄秀晓.等.应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比较.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2):747-748.
[6] 张淑爱.多疗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2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20(5):380-381.
[7] 姚瑞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3例临床观察.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5):458-459.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28
作者单位:031400山西省霍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是指由于卵巢性激素调控失常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其病理基础是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失常,也可以是卵巢或子宫局部调控机制异常所致[1]。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绝大多数功血药物治疗有效,但也有部分难治性功血可引起患者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切除子宫[2]。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与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本科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教材[3]。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15~51岁,其中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15~21岁28例,生育期有排卵性功血22~40岁11例,绝经期功血40~51岁11例。表现为月经量多26例,月经淋漓不净31例,伴有贫血19例。对照组:年龄14~53岁,其中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14~21岁22例,生育期有排卵性功血22~40岁16例,绝经期功血40~51岁12例。表现为月经量多23例,月经淋漓不净34例,伴有贫血17例。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及宫内异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至少3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所有患者于月经来潮第5天或诊断性刮宫后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连用6个月。戊酸雌二醇4 mg,每6~8 h一次口服至出血停止,血止后逐渐减量至戊酸雌二醇2 mg/d,维持到血止后20 d;对照组:戊酸雌二醇4 mg,每6~8 h一次口服至出血停止,血止后逐渐减量至戊酸雌二醇2 mg/d,维持到血止后20 d。两组停药后2~5 d撤退出血,必要时止血药及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育龄期有连续2次排卵,黄体期12~14 d,停药后仍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更年期患者经期、经量维持3次以上正常者。好转:经量减少1/3~1/2,经期10 d以内,有1~2个月经周期正常;育龄期排卵1次,黄体不足者有改善;无排卵者,出现黄体期变化;更年期经期缩短,经量有所减少。无效:经量、经期、周期均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将失访患者视为无效,所有参与观察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83116194.0
对照组4922171078.0
由表1可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8.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事件 治疗组2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2例胃肠道反应,症状不严重,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所有患者均坚持完成观察。
3 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大脑中枢对性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在一段时间内尚不能建立稳定、规律的月经周期。特别是受到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导致卵巢不能排卵,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3]。无排卵性功血其病理特点是缺乏孕激素,雌激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有排卵性功血是黄体功能不良导致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故治疗上补充孕激素、雌激素也是功血急性出血期止血的关键[5]。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作用机制为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作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另外,对卵巢的直接或间接负性作用可影响卵泡发育,促其凋亡,减少卵巢雌激素的分泌[6,7]。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组(P<0.05),偶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无肝肾功能等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说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徐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2004,20(4):199-200.
[2] 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殖和病理变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3]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0-337.
[4] 孔改霞.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62-64.
[5] 韩字研,纪灵芝,黄秀晓.等.应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比较.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2):747-748.
[6] 张淑爱.多疗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2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20(5):380-381.
[7] 姚瑞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3例临床观察.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5):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