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不少风云一时的作家被岁月湮没了,大雪无痕。而像张爱玲那样,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十里洋场”骤然成名,到文坛将她“遗忘”三十余年,再到近年来的“张爱玲热”,高潮迭起,她在文坛的际遇如同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标题一样,确实称得上“传奇”。她一生的孤独,赋予其作品人物的苍凉,给后人留下的是永恒的美。读她,心中有种落花般的寂寞,更有种暗香般的盈动。
关键词:作家 张爱玲 传奇 美
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同时承载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的一生。她出身名门,身世跌伏。童年生活虽不忧食禄,可吟诗作画,但父母失睦,左右少邻,不免为其以后的道路下了定局。她本性好强,任性,不愿服输,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奇心,又偏爱风头,凭性用情。
她注重衣态修饰,家居典雅,思想是“城里人的思想”,生活是大家闺秀的闲适生活,长期居于沦陷区的经历,注定她不能以平民视野为主待物视情。
她不屑政事,也不善谈春秋大义,作品更不涉及政治,与胡之姻缘,虽有传言舆论,更及阶段立场,但丝毫并不影响彼此。时有“文化汉奸”一说,她自称既无名又无实,认为“工作”是比“阶级斗争”更为重要之事。
她在同一历史阶段,最先涉足与论及“职业女性”、“职业女作家”这些个新生事物,是故有“家庭妇女有些只知道打扮的,跟妓女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之新锐说法。她认识到女人应先以年轻貌美取胜,也承认了作为女性的局限性,即对男人的依赖性。还说为了贪图享受,可以循规蹈矩;不愿激情飞扬,但求安稳闲适。孰不知当“安稳”无以为求时,尚需“激情”奋斗才能求得安稳。
张爱玲萧条憔悴时,有这么一句话曾令她泪落——“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读到此处,同样也有落泪之感。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她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将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她的作品视角独特、清丽闲适、缠绵艳绝、大雅大俗。她善用“参差的对照的写法”,注意细节,擅长描写,但不由得使作品的主题及人物在阶级属性上有欠分明,分不出孰善孰恶、此优彼劣。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是极有个性的,包括她的苛刻,她的孤傲,她的“不流俗”。如她在《我看苏青》里写道:“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在我看来她的全部个性就在于她非凡的眼界和心胸。无疑张爱玲是深刻的,有着一般女子所没有的深刻。王安忆曾说张爱玲“在虚无的边缘把自己打捞了上来”。她还说,张爱玲凭着一个天才女性的直觉把人生这个东西看透了,因此而虚无,但她用一些琐碎化解了这种虚无。她的深刻的无法企及,只能用“天赋”二字来解释。
作者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也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她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
张爱玲对于为文的态度,说更多的是谋生和职业、多销和挣钱,“救济自己”,这与时下的一些美女作家不无相似。她不愿人把自己比冰心、白薇,只愿与苏青同合,称“迎合大众,或者可以左右他们一时的爱憎,然而不能持久”;她不强求精神生活的升华,却寄希望于明了物质本身;她认为“超人文学”局限于一个时代,人生人性才是写作的永恒主题;她认为“描写战争与革命的作品,也往往失败在技术的成份大于艺术的成份”。
张爱玲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满是她的孤寂身形。唱不尽的浮世里的悲欢,道不完的风尘中的悲凉。这个从经历到内心都苦涩的女人,让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有一种本能的躲避。但是最终还是这个世俗的女人,用她世俗的细腻、丝丝入微的曼妙吸引了我。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在她的笔触间揣测,那当是怎样一个旷世的女子。她是生在乱世的,她的文字也以乱世作背景,犹如《倾城之恋》里在范柳原和白流苏背后呈现的一堵灰墙。然而即便除却了“乱世”的布景,她文字里对人物命运的关怀,总渗透着人(不仅仅是女人)之宿命的悲凉,无奈中结着些幽怨、伤感,却又是结实的真实。张爱玲是清醒的,文字里总有她冷峻的目光不时地显现出来,躲在暗处视人,带着些挑剔,带着些高处的怜悯,仿若一切都在她的控制之下——这该是缘自她看事物的透彻。她的目光不单是向着人的,同时也向着她自己。她对自己也是苛刻的,她可以站在远处看自己。
张爱玲对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特别喜爱《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诗句,称其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也认识到它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肯定。反过来说,尽管肯定,里面仍然沉淀着浓稠的忧患意识。这也正是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写照。她时时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悲哀,人生的残缺,同时又不放过发现和体味人生“可亲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并不陷入绝望。所以她珍视生活中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享受,尽情领略世俗生活的种种乐趣,而她最喜欢的上海人,被她称之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在她眼里,他们仍然保留着对世俗生活的亲切,是真心实意过日子的人,代表和象征着张爱玲所恋恋不舍的人生安稳的一面。她一边从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领受着欢悦,另一方面又时时不能忘记“思想背景中惘惘的威胁”,以致她对人生处境充满了悲剧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来自于没落之家后裔莫名的失落感,来自于对动乱环境的“乱世”性质的感怀。于是,除了看见一个在那个街市流连,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喜悦的张爱玲之外,我们还经常看见一个高楼上独自凭栏,满怀惆怅,或是小室里孤灯独坐,黯然神伤的张爱玲。
艺术家的作品是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女性,总是与“柔弱”联系在一起。这些艺术形象本身就意味着最柔弱,最容易被玷污、被损害、被摧毁。我同情《半生缘》中的曼桢,像她这样一个女人,很少有人同情,因为她在获取别人的眼泪时还可选择别样的生活,然而却放弃了。但是,我忍不住同情她、喜欢她,喜欢她细密贤惠的女人味道,喜欢她平淡的顺从和理智的隐忍。尤其是她后来为了照顾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虽然是一步错棋,但使我由衷地喜欢了她的性格,至少她不任性。所以当我看到她被折磨成一个脸色黄黄病态满容的呆傻人的那一节,真是毫无保留地恨死了祝鸿才。这样的女子被岁月和命运慢慢地剥蚀了光华,却因为被剥蚀的悲剧命运在读者心里激荡起更加怜爱情绪。看来,命运可以泯灭美的生命,但无法泯灭生命之美。
张爱玲的文字便是这样,尽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尽管那些事件已经沉寂,尽管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然而,张爱玲在把它们定格成文字之后,后人就尽可以重温甚至重回那段历史,去体味一番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美与不美。《倾城之恋》里雾蒙蒙的旧上海,即将倾覆的香港和浅水湾边极具沧桑感的灰墙,有着“滴滴娇的清水眼”和“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的白流苏,一切都近在眼前,甚至每每看到书中香港开战的情节,我的耳边都会有嗖嗖的凉意,眼前硝烟弥漫。
人说张爱玲冷淡寡情地冷眼看社会,我倒觉得张爱玲内心应该是热情的,只是没有足够的纯真和善良来唤醒她。或者说她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只有很善良的人才会更看不惯社会的丑恶,并且采取冷眼的批判,而不是世俗行动上的报复。二十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后不都采取了一种改良的宽容社会的态度么?更何况她天生是个多情的人。所以我更愿意抛却种种形而上的论调,转从一个纯粹的女性视角来体会张爱玲。看着她从历史的尘封里缓缓走出来,挥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胡琴舒缓的调子里,或者茶烟缭绕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而她也在时间仓促的流逝中成为一个凄美的身影,如陈与义一阕词里所吟的意境:“长沟流月”!
时人评张爱玲说:“张首先是女人,而后才是作家。”——此语不无道理。
落花寂寞,孤独很美;暗香盈动,泪水盈怀。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张爱玲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
——这就是芳香长留的张爱玲。
关键词:作家 张爱玲 传奇 美
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同时承载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的一生。她出身名门,身世跌伏。童年生活虽不忧食禄,可吟诗作画,但父母失睦,左右少邻,不免为其以后的道路下了定局。她本性好强,任性,不愿服输,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奇心,又偏爱风头,凭性用情。
她注重衣态修饰,家居典雅,思想是“城里人的思想”,生活是大家闺秀的闲适生活,长期居于沦陷区的经历,注定她不能以平民视野为主待物视情。
她不屑政事,也不善谈春秋大义,作品更不涉及政治,与胡之姻缘,虽有传言舆论,更及阶段立场,但丝毫并不影响彼此。时有“文化汉奸”一说,她自称既无名又无实,认为“工作”是比“阶级斗争”更为重要之事。
她在同一历史阶段,最先涉足与论及“职业女性”、“职业女作家”这些个新生事物,是故有“家庭妇女有些只知道打扮的,跟妓女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之新锐说法。她认识到女人应先以年轻貌美取胜,也承认了作为女性的局限性,即对男人的依赖性。还说为了贪图享受,可以循规蹈矩;不愿激情飞扬,但求安稳闲适。孰不知当“安稳”无以为求时,尚需“激情”奋斗才能求得安稳。
张爱玲萧条憔悴时,有这么一句话曾令她泪落——“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读到此处,同样也有落泪之感。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她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将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她的作品视角独特、清丽闲适、缠绵艳绝、大雅大俗。她善用“参差的对照的写法”,注意细节,擅长描写,但不由得使作品的主题及人物在阶级属性上有欠分明,分不出孰善孰恶、此优彼劣。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是极有个性的,包括她的苛刻,她的孤傲,她的“不流俗”。如她在《我看苏青》里写道:“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在我看来她的全部个性就在于她非凡的眼界和心胸。无疑张爱玲是深刻的,有着一般女子所没有的深刻。王安忆曾说张爱玲“在虚无的边缘把自己打捞了上来”。她还说,张爱玲凭着一个天才女性的直觉把人生这个东西看透了,因此而虚无,但她用一些琐碎化解了这种虚无。她的深刻的无法企及,只能用“天赋”二字来解释。
作者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也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她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
张爱玲对于为文的态度,说更多的是谋生和职业、多销和挣钱,“救济自己”,这与时下的一些美女作家不无相似。她不愿人把自己比冰心、白薇,只愿与苏青同合,称“迎合大众,或者可以左右他们一时的爱憎,然而不能持久”;她不强求精神生活的升华,却寄希望于明了物质本身;她认为“超人文学”局限于一个时代,人生人性才是写作的永恒主题;她认为“描写战争与革命的作品,也往往失败在技术的成份大于艺术的成份”。
张爱玲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满是她的孤寂身形。唱不尽的浮世里的悲欢,道不完的风尘中的悲凉。这个从经历到内心都苦涩的女人,让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有一种本能的躲避。但是最终还是这个世俗的女人,用她世俗的细腻、丝丝入微的曼妙吸引了我。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在她的笔触间揣测,那当是怎样一个旷世的女子。她是生在乱世的,她的文字也以乱世作背景,犹如《倾城之恋》里在范柳原和白流苏背后呈现的一堵灰墙。然而即便除却了“乱世”的布景,她文字里对人物命运的关怀,总渗透着人(不仅仅是女人)之宿命的悲凉,无奈中结着些幽怨、伤感,却又是结实的真实。张爱玲是清醒的,文字里总有她冷峻的目光不时地显现出来,躲在暗处视人,带着些挑剔,带着些高处的怜悯,仿若一切都在她的控制之下——这该是缘自她看事物的透彻。她的目光不单是向着人的,同时也向着她自己。她对自己也是苛刻的,她可以站在远处看自己。
张爱玲对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特别喜爱《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诗句,称其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也认识到它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肯定。反过来说,尽管肯定,里面仍然沉淀着浓稠的忧患意识。这也正是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写照。她时时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悲哀,人生的残缺,同时又不放过发现和体味人生“可亲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并不陷入绝望。所以她珍视生活中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享受,尽情领略世俗生活的种种乐趣,而她最喜欢的上海人,被她称之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在她眼里,他们仍然保留着对世俗生活的亲切,是真心实意过日子的人,代表和象征着张爱玲所恋恋不舍的人生安稳的一面。她一边从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领受着欢悦,另一方面又时时不能忘记“思想背景中惘惘的威胁”,以致她对人生处境充满了悲剧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来自于没落之家后裔莫名的失落感,来自于对动乱环境的“乱世”性质的感怀。于是,除了看见一个在那个街市流连,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喜悦的张爱玲之外,我们还经常看见一个高楼上独自凭栏,满怀惆怅,或是小室里孤灯独坐,黯然神伤的张爱玲。
艺术家的作品是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女性,总是与“柔弱”联系在一起。这些艺术形象本身就意味着最柔弱,最容易被玷污、被损害、被摧毁。我同情《半生缘》中的曼桢,像她这样一个女人,很少有人同情,因为她在获取别人的眼泪时还可选择别样的生活,然而却放弃了。但是,我忍不住同情她、喜欢她,喜欢她细密贤惠的女人味道,喜欢她平淡的顺从和理智的隐忍。尤其是她后来为了照顾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虽然是一步错棋,但使我由衷地喜欢了她的性格,至少她不任性。所以当我看到她被折磨成一个脸色黄黄病态满容的呆傻人的那一节,真是毫无保留地恨死了祝鸿才。这样的女子被岁月和命运慢慢地剥蚀了光华,却因为被剥蚀的悲剧命运在读者心里激荡起更加怜爱情绪。看来,命运可以泯灭美的生命,但无法泯灭生命之美。
张爱玲的文字便是这样,尽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尽管那些事件已经沉寂,尽管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然而,张爱玲在把它们定格成文字之后,后人就尽可以重温甚至重回那段历史,去体味一番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美与不美。《倾城之恋》里雾蒙蒙的旧上海,即将倾覆的香港和浅水湾边极具沧桑感的灰墙,有着“滴滴娇的清水眼”和“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的白流苏,一切都近在眼前,甚至每每看到书中香港开战的情节,我的耳边都会有嗖嗖的凉意,眼前硝烟弥漫。
人说张爱玲冷淡寡情地冷眼看社会,我倒觉得张爱玲内心应该是热情的,只是没有足够的纯真和善良来唤醒她。或者说她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只有很善良的人才会更看不惯社会的丑恶,并且采取冷眼的批判,而不是世俗行动上的报复。二十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后不都采取了一种改良的宽容社会的态度么?更何况她天生是个多情的人。所以我更愿意抛却种种形而上的论调,转从一个纯粹的女性视角来体会张爱玲。看着她从历史的尘封里缓缓走出来,挥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胡琴舒缓的调子里,或者茶烟缭绕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而她也在时间仓促的流逝中成为一个凄美的身影,如陈与义一阕词里所吟的意境:“长沟流月”!
时人评张爱玲说:“张首先是女人,而后才是作家。”——此语不无道理。
落花寂寞,孤独很美;暗香盈动,泪水盈怀。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张爱玲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
——这就是芳香长留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