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维能力,效度,历史前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9-0026-03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10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0题,非常精彩。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够通过这道试题理解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理解了这道试题考查思维的功能,那么,改进教学,使教学向着培养素质的方向发展,就会变为教师的主动行为。假如高考命题朝着第40题的方向发展,文科班教学非改不可。假如考试中心的命题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迈进,而各地自主命题仍参差不齐,那么高考的公正、公平性就会面临更大的质疑。
这道题的精彩首先在于选材的精良。第一个材料学生很容易读懂,第二个材料也没有任何阅读障碍,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历史思维之中。有些试题所选择的材料晦涩难懂的字词过多,学生解读不在于历史思维,而是文字字义,这就不是考查历史学科的能力,而是迁移到考查语文水平了。一道好的历史题不应在材料的文字上有过多的字义障碍,这是常识,但是,试题的材料既容易又包含较多的思维含量,很难选择。这道试题的第一个材料与教材对应,尤其是人教版教材,因此基础好的学生读一遍就能够解答第一问。看第二个材料需要细心。材料中有三个时间概念:中世纪晚期、16世纪初、1700年。在新航路开辟中,教材描述了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的状况。第二问的时间概念是:19世纪中期以前。材料中又有“原工业化”的概念,因此,考生只要有明确的工业革命时间概念,那么,阶段的划分迎刃而解。阶段划分解决了,阶段特征基本与教材知识对应,思维清晰的学生就不会想得太远、太多。到此,学生的心理应该是最佳状态。第三个材料虽然短,但需要充分理解。看看第三个问题,再看材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假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过学术界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学生可能首先抓住“雇佣劳动”,然后考虑“历史前提”包括什么;假如学生根本没听说过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争论,那么冥思苦想会集中于理解材料、考虑问题。这样,学生完全进入试题引导的历史思维,无论解答如何,试题的考查目标充分到位。假如判卷环节掌握一致而又精确,试题的效度会得到保证,但区分度的数据都不会理想,因为目前的高考复习水平仍然没有摆脱新课程实施前的模式。
现在我们在非考试状态下解答第三问。恩格斯这段话的第一句:“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前半句去掉“雇佣劳动”前的两个定语,可以理解为“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后半句是为说明“很古老的”,存在了几百年,特征是“个别地”“分散地”。为什么学术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有人会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存在已久的一种生产方式。过去学术界没有弄明白的恰恰就是,传统的雇佣劳动并非都可以认定为资本主义萌芽。再看第二句,“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可以生长成大树,但必须有阳光和水分,这是条件。反之,没有条件长不成大树。也就是说,雇佣劳动不见得就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历史前提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可能永远就是雇佣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与“雇佣劳动”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环境。农业时代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是自由劳动者,可以给张三打工,也可以给李四打工。这在宋、明、清各时期并非鲜见。那么问题就在于必须具备的历史前提条件是什么。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二者的统一。而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私人所有制,这是政治常识。再看第三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问题的实质是:通过比较中国和英国都存在的、相同的“雇佣劳动”所面临的不同的历史环境,寻找“历史前提”。“历史前提”指的是“原工业化”阶段的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雇佣劳动”才能叫做“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劳动”,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材料二虽然说到“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但这个材料描述的是“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基本情况,结合材料三“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前提”指的“萌芽”的条件,不是工业革命的条件。
这道题考查思维的精确度无可挑剔。
假如学生能够思考到最后一步,还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仅仅从经济方面思考,联系新航路开辟背景中的知识,反思明清时期中国的差异。阐述“历史前提”;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代的英国,同样形式的雇佣劳动,为什么发展各异。理想的答案应该在后一思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根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生产规模越大,要求私人资本就越雄厚,或者是社会融资的条件充分。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社会融资都需要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不能靠人治而要依靠法制。明清社会是皇权至上,皇帝之下任何私有财产都没有根本的保障,大商人、大官僚无论聚集了多少财富,也无法保证财富不受侵犯,中小商人和地主更不例外。重农抑商政策更是国家权力干预私人经济的突出表现。而英国自从大宪章诞生之日起,国王都无权征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由思想而列入宪法不是偶然的,社会意识的传统是基础。因此,法律政治层面的传统因素不同,对私有制的保障差异很大,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历史前提。其二是市场。市场是刺激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得到法律保障,而刺激圈地的是毛纺织业的发展,毛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当时英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海外市场还在其次。市场经济在“原工业化”时代,也是自由经济,这点中国也不具备。重农抑商与“海禁”“闭关”双管齐下,市场经济存在于有限自由的条件下,很难刺激生产力的飞跃。其三是思想意识。西欧文艺复兴以来提倡个人主义,鼓励个性发展,以个人为本位,提倡个人权利,讴歌个人创新,而传统的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倡导“忠、孝、节、义”,压抑个人。直至“文革”,还视个人主义为“万恶之源”。
法律机制、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具备这三方面的基本前提,雇佣劳动才可视为资本主义萌芽,萌芽才能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准确地把握评分层次是实现此题效度和区分度的关键环节。且不说论证观点是否能达到史论结合,如果以为工业革命的条件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实际是误解了整个题意。因为材料一说的就是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说的是英国的萌芽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提供的材料三,恰如其分地提出萌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发展。全题浑然一体,严丝合 缝。
这道题考验了新课程。过去有人说,高考是制约新课程的“瓶颈”,现在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至少全国卷走在了新课程的前面。近年来,考试中心命题经常选择学术界有新发展的内容,这让很多中学教师不适应。其实,这正体现了高中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原则。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高中课程内容首先要遵循时代性的基本原则,“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学术研究的发展无疑体现了当代社会的进步。如果高中教学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水平上,显然落后于学科发展的趋势。教科书观点的陈旧不能作为教学滞后的理由。因为新课程的理念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也不能依赖教科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基本保证。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也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局面,而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问题就是保障所有权。没有这个前提就发展不起来。理解历史就不难理解现实。
高考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命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明显的先例是有关抗日战争的试题。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但是,现行的高中教科书都没有用足够的史实说明这个形成已久的结论。按照教科书复习显然跟不上高考。类似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也有许多,如:重农抑商是否是古代各个王朝的连续性政策?抑商是抑制商人、商业?还是抑制农民经商?明清经济在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世界史存在争议的问题也不少。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实现这些要求都必须改变“教教材”的传统。教学变还是不变,关键在教师。高考已经发生变化,即使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了。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9-0026-03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10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0题,非常精彩。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够通过这道试题理解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理解了这道试题考查思维的功能,那么,改进教学,使教学向着培养素质的方向发展,就会变为教师的主动行为。假如高考命题朝着第40题的方向发展,文科班教学非改不可。假如考试中心的命题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迈进,而各地自主命题仍参差不齐,那么高考的公正、公平性就会面临更大的质疑。
这道题的精彩首先在于选材的精良。第一个材料学生很容易读懂,第二个材料也没有任何阅读障碍,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历史思维之中。有些试题所选择的材料晦涩难懂的字词过多,学生解读不在于历史思维,而是文字字义,这就不是考查历史学科的能力,而是迁移到考查语文水平了。一道好的历史题不应在材料的文字上有过多的字义障碍,这是常识,但是,试题的材料既容易又包含较多的思维含量,很难选择。这道试题的第一个材料与教材对应,尤其是人教版教材,因此基础好的学生读一遍就能够解答第一问。看第二个材料需要细心。材料中有三个时间概念:中世纪晚期、16世纪初、1700年。在新航路开辟中,教材描述了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的状况。第二问的时间概念是:19世纪中期以前。材料中又有“原工业化”的概念,因此,考生只要有明确的工业革命时间概念,那么,阶段的划分迎刃而解。阶段划分解决了,阶段特征基本与教材知识对应,思维清晰的学生就不会想得太远、太多。到此,学生的心理应该是最佳状态。第三个材料虽然短,但需要充分理解。看看第三个问题,再看材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假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过学术界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学生可能首先抓住“雇佣劳动”,然后考虑“历史前提”包括什么;假如学生根本没听说过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争论,那么冥思苦想会集中于理解材料、考虑问题。这样,学生完全进入试题引导的历史思维,无论解答如何,试题的考查目标充分到位。假如判卷环节掌握一致而又精确,试题的效度会得到保证,但区分度的数据都不会理想,因为目前的高考复习水平仍然没有摆脱新课程实施前的模式。
现在我们在非考试状态下解答第三问。恩格斯这段话的第一句:“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前半句去掉“雇佣劳动”前的两个定语,可以理解为“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后半句是为说明“很古老的”,存在了几百年,特征是“个别地”“分散地”。为什么学术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有人会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存在已久的一种生产方式。过去学术界没有弄明白的恰恰就是,传统的雇佣劳动并非都可以认定为资本主义萌芽。再看第二句,“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可以生长成大树,但必须有阳光和水分,这是条件。反之,没有条件长不成大树。也就是说,雇佣劳动不见得就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历史前提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可能永远就是雇佣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与“雇佣劳动”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环境。农业时代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是自由劳动者,可以给张三打工,也可以给李四打工。这在宋、明、清各时期并非鲜见。那么问题就在于必须具备的历史前提条件是什么。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二者的统一。而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私人所有制,这是政治常识。再看第三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问题的实质是:通过比较中国和英国都存在的、相同的“雇佣劳动”所面临的不同的历史环境,寻找“历史前提”。“历史前提”指的是“原工业化”阶段的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雇佣劳动”才能叫做“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劳动”,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材料二虽然说到“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但这个材料描述的是“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基本情况,结合材料三“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前提”指的“萌芽”的条件,不是工业革命的条件。
这道题考查思维的精确度无可挑剔。
假如学生能够思考到最后一步,还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仅仅从经济方面思考,联系新航路开辟背景中的知识,反思明清时期中国的差异。阐述“历史前提”;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代的英国,同样形式的雇佣劳动,为什么发展各异。理想的答案应该在后一思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根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生产规模越大,要求私人资本就越雄厚,或者是社会融资的条件充分。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社会融资都需要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不能靠人治而要依靠法制。明清社会是皇权至上,皇帝之下任何私有财产都没有根本的保障,大商人、大官僚无论聚集了多少财富,也无法保证财富不受侵犯,中小商人和地主更不例外。重农抑商政策更是国家权力干预私人经济的突出表现。而英国自从大宪章诞生之日起,国王都无权征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由思想而列入宪法不是偶然的,社会意识的传统是基础。因此,法律政治层面的传统因素不同,对私有制的保障差异很大,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历史前提。其二是市场。市场是刺激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得到法律保障,而刺激圈地的是毛纺织业的发展,毛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当时英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海外市场还在其次。市场经济在“原工业化”时代,也是自由经济,这点中国也不具备。重农抑商与“海禁”“闭关”双管齐下,市场经济存在于有限自由的条件下,很难刺激生产力的飞跃。其三是思想意识。西欧文艺复兴以来提倡个人主义,鼓励个性发展,以个人为本位,提倡个人权利,讴歌个人创新,而传统的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倡导“忠、孝、节、义”,压抑个人。直至“文革”,还视个人主义为“万恶之源”。
法律机制、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具备这三方面的基本前提,雇佣劳动才可视为资本主义萌芽,萌芽才能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准确地把握评分层次是实现此题效度和区分度的关键环节。且不说论证观点是否能达到史论结合,如果以为工业革命的条件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实际是误解了整个题意。因为材料一说的就是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说的是英国的萌芽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提供的材料三,恰如其分地提出萌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发展。全题浑然一体,严丝合 缝。
这道题考验了新课程。过去有人说,高考是制约新课程的“瓶颈”,现在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至少全国卷走在了新课程的前面。近年来,考试中心命题经常选择学术界有新发展的内容,这让很多中学教师不适应。其实,这正体现了高中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原则。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高中课程内容首先要遵循时代性的基本原则,“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学术研究的发展无疑体现了当代社会的进步。如果高中教学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水平上,显然落后于学科发展的趋势。教科书观点的陈旧不能作为教学滞后的理由。因为新课程的理念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也不能依赖教科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基本保证。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也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局面,而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问题就是保障所有权。没有这个前提就发展不起来。理解历史就不难理解现实。
高考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命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明显的先例是有关抗日战争的试题。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但是,现行的高中教科书都没有用足够的史实说明这个形成已久的结论。按照教科书复习显然跟不上高考。类似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也有许多,如:重农抑商是否是古代各个王朝的连续性政策?抑商是抑制商人、商业?还是抑制农民经商?明清经济在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世界史存在争议的问题也不少。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实现这些要求都必须改变“教教材”的传统。教学变还是不变,关键在教师。高考已经发生变化,即使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了。
责任编辑:王雅贞